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騰訊決定徹底拿下搜狗。
7月27日晚間,搜狗公司宣布,董事會已收到騰訊的初步非約束性提案,騰訊擬以每普通股或每美國存托股份(ADS)9.00美元的價格,現金收購搜狗包括ADS在內尚未被騰訊或其附屬公司持有的所有剩余的流通中普通股。
搜狗表示,董事會剛剛收到提案,尚未做出任何決定;完全由獨立董事組成的搜狗董事會特別委員會將審議該提案。不保證騰訊會給出最終要約。
隨后,搜狗CEO王小川在朋友圈發文稱,感謝騰訊公司對搜狗公司價值以及技術能力、產品創新能力的認可。接下來會對相關事宜進行認真的討論和衡量,讓搜狗能夠持續為用戶創造更大的價值。
據悉,若能完成擬議中的交易,搜狗將成為非公眾持股、騰訊的間接全資子公司,搜狗ADS將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受此影響,周一收盤時,搜狗股價大漲48%(市值約32.6億美元),搜狐股價大漲39.96%(市值約6.1億美元),均攀升至一年中最高點。
聯姻7年,搜狗過于依賴騰訊系
成立于2004年8月的搜狗,原是搜狐旗下子公司,主營搜狐的搜索業務,后推出搜狗輸入法、搜狗瀏覽器等產品。
2010年,搜狗從搜狐分拆,成立了獨立公司;2013年,騰訊以4.48億美元戰略入股搜狗,并將旗下的“搜搜”業務和其他相關資產并入搜狗,由此獲得后者36.5%的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雙方聯姻后,騰訊對搜狗業務給予極大資源支持,包括放棄自有搜索業務,在騰訊系新產品中提供搜索服務優先使用搜狗服務,包括微信。在業務和決策方面,搜狗則保持了最大的獨立性。
此后,從推出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再到微信頭條搜索,搜狗試圖滲透“封閉”的微信內容,在移動搜索的紅海競爭中找到一條差異化路徑。按照兩家公司的一系列協議,搜狗可以繼續使用騰訊非微信的傳統流量資源直到2023年,保證了搜狗繼續利用QQ瀏覽器的流量變現。
據其最新財報,2020年一季度,搜狗來自騰訊的流量占比36%,剩下的25%來自自有渠道,39%通過付費購買。流量獲得成本一直是搜狗營收成本的主要構成,2020年一季度占比總營收70.5%,遠高出去年同期的56.6%。騰訊對搜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過于依賴騰訊系產品的流量變現進入瓶頸期后,搜狗營收持續下跌。財報顯示,2019年搜狗年收入11.72億美元,同比增長4.28%,凈利潤8910.5萬美元,同比下降9.8%。今年一季度,其收入2.57億美元,同比增長1.81%,凈利潤虧損3161萬美元,約2.2億元人民幣。
中金公司最新一份研報中指出,預計2020年二季度搜狗收入約為2.6-2.8億美元,低于預期的3.06億美元,表明疫情后搜索廣告復蘇緩慢,并判斷其2020年搜索廣告收入將全年承壓。主要依據是,疫情導致宏觀經濟承壓,廣告需求降低,且廣告行業競爭激烈。同時,中金認為,其收入承壓導致利潤率進一步下滑。中金公司甚至下調其目標價至3.3美元。
事實上,近年來,搜狗一直面臨著雙重壓力:廣告業務受到信息流產品挑戰,AI和硬件等創新業務短期資本開支較大。這也導致,搜狗的股價自上市以來走出了一條下行曲線,市值持續縮水。
搜狗股價走勢,來源:雪球
騰訊為什么要收購搜狗?
根據搜狗公司發布的最新年報,目前該公司的最大股東為騰訊,持股占比為39.2%,擁有52.3%的投票權。既身為最大股東,騰訊此次動作又有何意圖?
比達分析師李錦清在接受北京商報采訪時表示,“搜索和AI是搜狗的兩塊業務,搜狗的AI對騰訊而言就是小打小鬧,收購搜狗大概率是看上了搜索,用搜狗為微信和騰訊系其他產品提供外部的搜索支持。”
盡管一早就將微信全網搜索“外包”給搜狗,騰訊對搜索業務始終念念不忘。
2017年,微信成立“搜索應用部”,將目前已有的微信搜索業務獨立出來;2019年12月11日,騰訊宣布將“微信搜索”正式更名“微信搜一搜”,圍繞著“用微信就能搜”的口號,搜索能力全面升級,讓更多可靠的信息和服務一搜即達。
張小龍在2019年微信公開課PRO上聊到小程序的流量分發邏輯時指出:“用戶要通過社交與搜索兩個途徑獲得”。從這個角度看,搜索是微信整個龐大生態的必然組成部分——要做,且必須給自己的團隊做。這背后也是搜索核心數據必然融入瀏覽器、信息流、社交應用、尤其是小程序生態的大趨勢。
目前,微信已成為全能搜索引擎,搜索子頻道有公眾號、小程序、文章、朋友圈、視頻、百科、音樂、讀書、表情、問答,其中,全網搜索靠搜狗,余下靠自己。
此次將搜狗收入囊中,再次表明了騰訊發力搜索業務的決心。對騰訊來說,搜狗是戰略上的重要互補,作為重要流量入口補充,有望在搜索體系內完成閉環。
不過,李錦清補充說:“其實搜索既不是風口也不是競爭高地,既然騰訊和搜狗已有搜索合作,用不著全資收購。能讓王小川暗示支持收購,很有可能的情況是,騰訊看重了搜狗的人才和技術積累。大膽設想一下,有可能交易完成后,王小川會帶著團隊加盟騰訊,整合騰訊體系和微信的搜索業務。”
此外,不可否認,騰訊收購搜狗,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加強其AI業務。
搜狗聚焦在以語言為中心的AI上,主要瞄準兩個維度,一個是人機交互,另一個是知識計算,前者在交互上布局,從語音識別、語音合成、圖像識別、圖像合成衍生研發出極具特色的情感遷移、唇語識別、虛擬主播等技術,都在解決交互問題;后者在知識計算上布局,比如做問答、對話、翻譯,這兩個技術在騰訊的場景中都有大量的應用空間。
而當事人騰訊,截至發稿,對為何全資收購搜狗始終保持沉默。
搜索之爭愈演愈烈
騰訊瞄準搜索背后,搜索領域競爭日益激烈。
今年3月,字節跳動旗下的頭條搜索獨立上線,字節跳動系產品的國內日活已經高達6億,內容生態涉及圖文、短視頻。根據自媒體燃財經報道,字節系搜索的主陣地其實是抖音,字節希望使抖音變成“短視頻界”的搜索引擎。
今年6月,阿里創新業務事業群成立智能搜索業務部,重點圍繞此前推出的智能搜索App夸克展開布局。其公布的數據顯示,夸克搜索近一年來活躍用戶量增長5倍,搜索量增長6倍,AI相機識別搜索量提升超10倍。
支付寶也在重新整合搜索業務,開放首頁搜索中心化流量,將搜索框改版升級,以更好地匹配支付寶升級為數字生活平臺之后的全新定位。
作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搜索至今已發展出百度貼吧、百度新聞、百度知道、百度地圖、百度百科、百度文庫、百家號,其內容搜索矩陣逐步形成。在2019年中國搜索引擎市場,百度的份額出現了下跌,不過,在移動端搜索領域,百度地位仍難以撼動。Statcounter數據顯示,在平板電腦和手機搜索引擎市場,百度的市場份額分別占92.97%和81.19%。
移動互聯網時代,巨頭們紛紛加碼搜索業務,但搜索已經變成了工具,廣告變現也不是主要訴求,各巨頭更多是在為自己的生態服務,為服務用戶、鏈接生態內的各類內容,留住或打通流量。
從搜狗的角度來看,在整個搜索賽道里已很難再突破,一方面,缺乏自身內容生態,搜索已不是核心能力;另一方面,巨頭的搜索競爭日益激烈,此時被收購,借助騰訊的生態發揮其價值,或許是搜狗更好的歸宿。
(鈦媒體編輯萌萌綜合自一財、北京商報、雷鋒網等)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