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雨池
編輯:葉鐵橋

2016年10月18日,一場專門針對媒體的“嘗鮮”看片會在長沙召開,看片會的“主角”是《真正男子漢》第二季,這檔國防教育節目是衛視Q4季的一枚“重磅炸彈”,三天后將在湖南衛視周五綜藝檔播出。
較之前的傳統模式有所不同,本次看片會不但通過芒果TV、騰訊視頻兩大平臺進行同步直播,還邀請了80多名媒體人到場觀看,其中還有10個專注娛樂綜藝的自媒體人。
“這在第一季的看片會上是不可能發生的。”推廣部的劉濤是這一季《真正男子漢》的品推項目負責人,他清楚地記得,去年那時候只有正兒八經的媒體機構才能拿到入場券。
聯系自媒體人到場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劉濤還需要將關于節目的新媒體文章“扔到”一個微信群里。這個群里“大咖云集”,有劉濤的直屬領導推廣部主任湯集安,還有湖南廣播電視臺副臺長、總編輯、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兼湖南衛視頻道總監張華立、湖南衛視黨委書記、常務副總監李浩等重量級人物。
“老大們都會認真讀這些自媒體人寫的文章和評論的。”對此,劉濤可不含糊,不論是表揚性還是批評性的文章,他都會認真搜集過來,發到群里。
他還計劃著,在節目首播后,得找“小鮮肉”蔣勁夫在他們的微信采訪群里接受一次媒體伙伴們的采訪,再造一波話題攻勢。這個微信采訪群是湖南衛視在2012年建立的,放眼全國同類媒體,算是開先河之舉。現在該群已有200多個成員,全是媒體從業者,一旦湖南衛視有新動作,就可以在群里迅速完成一場即時語音發布會。
這樣的安排節約了時間和人力成本,還加快了信息傳播的速度。媒體伙伴們都非常喜歡這種形式,推廣部的員工們也習慣了采用這種微信群訪的信息發布方式。
微信的各種功能已經迅速融入到了湖南廣播電視臺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動了一場悄然降臨、過程卻轟轟烈烈的新媒體“革命”,這場革命或許始于一個產品——微信公眾號。
章回體小說掙來的“特殊”嘉獎令
湖南衛視開通官方微信公眾號的時候是2012年,當時微信公眾號產品剛上線,正值湖南衛視在電視這個“第一媒體”陣地上做得風生水起,于是它自然而然受微信官方邀請成為第一批內測用戶,成為了首家開通官方微信號的電視媒體。
公眾號開通上線很快,湖南衛視的推廣力度也很大,常常把公眾號的二維碼植入電視節目中,鼓勵觀眾掃碼關注。很快,憑借湖南衛視強大的品牌效應,公眾號就積累了幾十萬粉絲。
把用戶吸引過來了,可是接下來到底要怎么做內容呢?發展才剛起步、整體用戶規模偏小,再加上定位的是熟人社交、“圈內”社交,微信公眾號的發展沒有多少人看好,就連一直主張積極擁抱新事物的大領導們對這個產品也持謹慎態度。
“我們把微信公眾號當成一個跟粉絲互動的陣地,但實際上我們當時開號的時候,沒有什么經驗,大家知道,這種帶有官方烙印的號,實際上運營的難度是比較大的。”湖南衛視總編室推廣部主任湯集安看著“剛出生”的官方公號,心里一點也不輕松。
作為整個湖南衛視品牌形象和文化的官方輸出口,推廣部擔負起了衛視官微——即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的運營重任。湯集安是推廣部的領頭人,不過作為一個曾經的青年詩人,湯集安和很多老牌文字工作者一樣,最初對互聯網并不那么感冒。
2012年,湯集安成為了全臺最早一批使用微信的智能手機用戶,他記得身邊第一個微信使用者和倡導者是當時主管內容的常務副總監李浩。微信1.0時期的功能非常簡陋,但是對新事物向來敏感的李浩還是感受到了這個新產品身上潛藏的生命力,于是他拉上湯集安一起來體驗這個有趣的“新玩意”。
“我原來就愛寫字,喜歡書法,不喜歡用電腦打字,”湯集安認為自己以前是個標準文青,可是干了電視品推工作之后,他發現自己不得不擁抱互聯網了,“新媒體發展太快了,我打字也越來越快了。”
2013年下半年開始,微信產品快速迭代升級,微信公眾號的很多輔助功能上線,加上用戶總數呈幾何倍增長,微信公眾號跟著“火了”。進入2014年,已經成為老微信用戶的湯集安清晰意識到:除了一直重視的官方微博的運營,必須在微信這個端口上投入大力氣。
做事情人最重要,得先從人員上下手。于是湯集安找來一個新媒體專員來給微信“輸血”——余丕勛。
從超級女聲百度貼吧的志愿吧主到微博達人,相較活在紙質載體上的前輩們,余丕勛算得上是媒體從業者中的互聯網“原住民”,同時他也對湖南衛視品牌認同度極高。湯集安看中了余丕勛的好文筆和“網感”,不久后,現實告訴他:選對了!
2014年3月20日,由湖南省廣播電視臺和省博物館領頭的湖南代表團與佳士得公司和原賣方達成協議,撤拍國寶皿方罍[u1] ,將其以低價購還給中國。時隔近一個世紀后,國寶皿方罍終于可以“身蓋合一,完罍歸湘”。
這一次“國寶歸湘”影響巨大,同時,因為湖南廣播電視臺也積極參與到這次“公益救寶”行動中,總臺臺長呂煥斌對此十分重視,直接對湖南衛視總編室下了指示:要做好傳播工作。接到這個任務,湯集安和推廣部的成員有點頭大,這個活可不好干。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傳統時政新聞,尤其是這種文化歷史題材,又帶公益性質的時政新聞,按照常規套路,在互聯網上很難傳播,所以我們在官方微信上想了一個新辦法。”湯集安“混了”幾年新媒體后,已經看到了微信公眾號的傳播潛力。
2014年4月,由湯集安創意策劃,余丕勛執筆創作的《護寶傳奇 完罍歸湘》原創章回體小說在湖南衛視官方微信上開始連載,用虛實結合的手法把皿方罍從“身首異分”、“流落海外”到“完罍歸湘”的整個過程戲劇化處理為一個中篇傳奇故事。在湯集安的關注推動下,這個原創小說持續更新了13章,有一次余丕勛因為出差沒按時更新,后臺還收到了來自粉絲的催促:“《護寶傳奇》怎么還沒出新的啊,已經3天了!”
不過對余丕勛來說,直到某次坐車從“金鷹955”電臺的廣播節目里聽到自己寫的小說,才明顯的感到這個小說火了——就連長沙最熱的廣播電臺也來購買《護寶傳奇》的廣播劇改編版權。
《護寶傳奇》的走紅,為湯集安和余丕勛帶來的不僅是官方微信號新增的十幾萬粉絲,還有總編室專門頒發的大紅特別嘉獎令和1萬元獎金。
“錢不多,但是這個嘉獎令可是從來沒有過的,是特意為我們的創意和成績而設立的。”湯集安現在說起這件事,還是有點小得意,因為這次實踐,驗證了他自己堅持的“新媒體運用必須從特性出發去創新、去為內容和項目傳播服務”的想法是正確的。
一夜“搖”來60萬粉絲
作為第一批入駐微信公眾平臺的電視媒體,湖南衛視和微信的結合比很多媒體機構要深入得多。除了在公眾號上的內容耕耘,湖南衛視更看重微信作為一個超級平臺的“互動潛力”,在這一方面也有不少創舉,比如說,對微信“搖一搖”功能的花式運用。
“搖一搖”成為一種“全民運動”始于2015年央視春晚的紅包大戰,據微信官方數據統計:從除夕當天的20:00到大年初一的0:48,春晚產生的“搖一搖”互動量高達110億次,全中國的觀眾通過“搖一搖”分走了價值5億元人民幣的微信紅包。
不過,即便是央視的推手把“搖一搖”的搖電視模式推上了發展頂峰,但它卻不是在大型晚會上采用這種互動玩法的開創者。早在2014年,湖南衛視就先人一步“搖”上了。
2014年10月,第10屆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u2] 在長沙舉行。這次藝術節開幕前夕,將在金鷹節閉幕式上頒發的主要獎項的投票通道就已經開啟,除了傳統的手機短信投票,微信“搖一搖”投票方式也被廣泛采用。在那段時間,任何觀眾只要打開微信進入“搖一搖”,選擇搖歌曲,全天任意時間對著湖南衛視搖一搖,即可進入微信投票界面。
實際上,“搖一搖”的元素貫穿了整個金鷹節,從前期投票一直到閉幕式頒獎晚會。2014年10月12日晚,閉幕式晚會在頒發“觀眾喜愛的男女演員”獎項時進入最高潮,頒獎嘉賓張翰和小宋佳這次不是直接宣布獲獎結果,而是帶著現場嘉賓和電視機前的觀眾,打開微信“搖一搖”,一起把獲獎者的名單“搖”了出來。
如果你參與了這場“集體搖手機”的活動,就會知道搖出來的是一個可進行互動分享的H5頁面,除了獲獎者孫儷和陳逸恒的照片之外,上面還留出了關注湖南衛視官方微信號的入口,這個入口帶來的流量讓人驚喜非常。
“不談別的數據了,光從后臺看,我們那一個晚上就漲了差不多60萬粉絲,60萬啊!”推廣部主任湯集安每次談起這個,都很興奮,畢竟這種規模的增長看上去像個奇跡——如今湖南衛視官方微信訂閱用戶總數達到300多萬,其中約五分之一來自這個晚上。
湖南衛視對“搖電視”這一模式的探索遠不止于此,2015年1月開播的《我是歌手》第三季上,它把“搖一搖”的玩法升了級:在節目播出的時候,通過微信“搖”游戲紅包,觀眾可以在微信端選擇自己愛聽的歌曲,還能給自己喜愛的歌手送金話筒,而在完成互動后,觀眾還有機會去搶廣告贊助商提供的現金紅包和代金券。
湯集安認為,這種設置為一檔單線傳播的電視綜藝增加了全新的互動場景,有效提高了觀眾對節目的參與度,增強了粉絲黏性。更值得一提的是,這種“雙屏聯動”的模式打破了移動端和電視端之間的傳播壁壘,很大程度上挽留住了那些正在不斷和電視揮手告別的年輕人。與節目有機結合的新廣告植入方式,也讓品牌的露出顯得更加靈活——手機屏幕上近在咫尺且更個性化的廣告,對觀眾來說,顯然比“千人一面”的電視廣告更有趣、也更具沖擊力,這一點對節目贊助商來說也是件好事。
此外,新玩法也助力了《我是歌手》在移動社交平臺的快速傳播和話題發酵。人民網的報道顯示:在終極淘汰賽結束后,第三季《我是歌手》的累積觀眾規模已超過3億,首發、補位和踢館的13位唱將掀起了“國民”歌手的討論熱潮,同時節目還以133.5億閱讀量高居微博熱門話題榜榜首。當然,這段時間湖南衛視官方微信號的訂閱用戶數增長的速度也明顯加快。
湖南衛視嘗到了“搖電視”模式的甜頭,很快在不同電視內容上大量推廣這個新玩法,尤其是在獨播劇場的電視劇播放時,觀眾可以通過“搖一搖”來參加劇情討論和小游戲互動,不但推高了收視率,還大大激活了衛視原本的青少年粉絲群體,也為想進行廣告投放的商戶們提供了成本更低且更靈活的合作方式。
對微信平臺的高效利用,不但在移動端平臺擴大了“芒果臺”的品牌影響力,還使得湖南衛視聚合了越來越多的忠實粉絲。以微信為代表的社交媒體,也成了湖南衛視和粉絲建立溝通的重要工具。
“我們很多時候和粉絲互動,包括活動報名都是通過官方微信,到了寒暑假組織粉絲活動的時候,后臺每天幾萬條報名信息,一個人根本看不過來。”劉鑫說。
90后年輕人劉鑫是接替余丕勛的新一代衛視官微君“湖小微”,除了統管七八個新媒體平臺的內容制作推送,他同時還要負責社交媒體上的粉絲互動。
粉絲數量不斷增加,他們對于互動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湯集安開始思考:還要怎樣才能實現和粉絲更進一步的心理交融,讓湖南衛視的品牌更深入人心?
首先,必須保持高頻率的粉絲互動,牢牢粘合“芒果臺”的觀眾和客戶;同時,湯集安還要求自己和部門同事,時刻關注新媒體的律動和迭代,不斷尋求更新更優的操作方式,讓最前沿火爆的新媒體形式成為湖南衛視內容傳播、乃至內容本身的一個入口,同時也變成品牌輸出的一條通道。
為了進一步尋找答案,推廣部的小伙伴們不斷嘗試最新的移動端產品,除了已經初具規模的微信公眾號,他們還“瞄上”了大熱的移動直播。
用直播“復活”頂級IP《超級女聲》
2016年暑期,湖南衛視總編室推廣部策劃推出了“粉絲直播季”,一連做了二十余場直播活動,每場活動的流程策劃和執行對接,與直播平臺、網絡主播的溝通,與欄目組、劇組、藝人的協調,對粉絲的微信、微博征集等工作全部由推廣部工作人員來完成。嚴格來說,這一次的“暑期粉絲直播季”更像是一個大型季播節目,推廣部通過這一活動,還同時打通了“兩微”平臺和移動直播平臺的獨立粉絲群體、產生聯動,從而在傳播中形成“波紋效應”。
此外,“粉絲直播季”還同時提升了“芒果自制”品牌節目的收視率、以及線上線下影響力。以游戲類綜藝《全員加速中2》的九大直播平臺探班為例,2016年6月2日,《全員2》節目組將“網紅直播”搬到了長沙錄制現場,通過多個人氣主播的直播視角,手機屏幕那端的觀眾們就能全方位“探秘”節目里精心設計的鏡子迷宮。
直播平臺后臺實時數據顯示:“《全員加速中2》節目直播探班”當天的觀看人數累計突破兩百萬,各直播平臺同時在線人數基本在10萬以上。多平臺聯合直播的線上影響力輻射到了線下,當天有很多長沙市民自行前往節目錄制地——長沙地標建筑三館一廳和橘子洲,希望能實地一睹節目真容,和明星們現場互動。
當然,這次創新帶來的成績也很可觀:當期節目收視大幅攀升,獲得了CSM全國網收視率1.72、份額5.51%、同時段收視第一的好成績。
不過,顯然湖南衛視并不會止步于僅用直播進行品牌傳播和項目推廣,它瞄準的是“直播+綜藝”的新市場。“暑期粉絲直播活動”可以先一步把新市場“養熟”,同時,借助與十多家直播平臺的合作,湖南衛視還迅速積累起了平臺和網紅資源,與他們搭建了良性對接機制。
湖南衛視還有計劃在內容創作環節大范圍地融入直播元素,這一點在2016年新上線的《夏日甜心》中,已經有了相對成功的嘗試,或許在未來的綜藝制作環節中,直播將成為“芒果臺”一個擁有巨大想象空間的新玩法。
芒果TV的做法正在逐漸驗證這一點:2016年新年伊始,湖南衛視的頂級IP綜藝《超級女聲》卷土重來,不過與往屆不同的是,這檔承載了一代人記憶的經典選秀節目這次將由湖南廣電的視頻網站平臺——芒果TV策劃制作并播出。
“我做過第一屆超級女聲,當時是跟著龍丹妮[u3] 。”芒果TV節目部高級總監、《2016超級女聲》的制片人周山談起節目很感慨。不過,雖然制作團隊中有當年的老班底,但距離2004年第一屆《超級女生》誕生已經過去了12年,曾經的現場或電話報名的參賽章程顯得不合時宜,而當年風靡一時的短信投票互動方式也成為了歷史。如何讓這檔“重生”在互聯網上的經典節目更貼合當下的傳播環境?芒果TV必須得想出幾個新點子。
很快,一款由芒果TV自制的App“芒果直播”伴隨《2016超級女聲》同時上線,通過這款直播APP,用戶只要注冊并填寫基本資料,上傳個人照片以及個人視頻即可快速報名成功。通過統計報名數據能清楚看到:在不到1個月的時間里,由“芒果直播”官方渠道確認的有效報名選手人數已經突破26萬。
“芒果直播”還不光只是一個報名通道,《2016超級女聲》對賽制進行了全面升級,主打“live show競技+真人秀+偶像養成”模式,在賽程進入“女聲學院”階段時,節目組要為觀眾24小時、360度全時全景直播選手動態,所以“芒果直播”同時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互動播出平臺,通過它,觀眾不僅僅能在線用彈幕互動,還能和選手實時交流。
對外傳播的渠道也不僅局限于芒果TV的自有平臺,選手在參賽過程中還可以通過唱吧、QQ空間、微博、百度貼吧等多個網絡平臺與粉絲進行互動,進行“偶像養成”,而這個養成階段會助力人氣選手進入最后的20強。
“網感十足”的新玩法帶來了明顯的成效,作為一檔純網綜,《2016超級女聲》共吸引了61萬女性參加,這個數字比2005年李宇春奪冠的“最炫”視綜版翻了四倍;總決賽冠軍之夜直播1個半小時,同時在線觀看人數突破1000萬,而選手人氣值突破了8億。
內容才是轉型的最后王牌
單單看數據,《超級女聲》的網絡轉型就已經成功了,而這次芒果臺視綜轉型網綜的勝利號角一直吹響到了2016年年末。
受限于廣電總局新規,湖南衛視的經典親子真人秀《爸爸去哪兒4》選擇放棄衛視播出平臺,“轉戰”網絡——由芒果TV獨家制作,優酷和芒果TV全網聯合獨播。出人意料的是,10月14日晚,《爸爸去哪兒4》首集正片才剛播完,節目就徹底“火”了,這和當年第一季在電視頻道上首播,幾集之后才“漸入佳境”的情況截然不同。
節目全新設置的混搭組合——“萌娃”阿拉蕾和實習奶爸董力迅速霸占了各大網絡熱搜榜,甚至在社交網站上還帶出了一波“生女當如阿拉蕾”的話題熱潮。百度指數的走勢反映得更為直觀:10月7日先導片播出后,《爸爸去哪兒4》的搜索數據就開始上升,而在正片播出第二天,10月15日,《爸爸去哪兒4》的百度指數峰值達到467881,而當周在浙江衛視平臺播出的《十二道鋒味3》峰值數據是10618,僅為前者的四十五分之一。
“董力是我推薦的,我當時一眼就相中了他!”聽人談起這對“最萌身高差”父女,湖南廣播電視臺副臺長、芒果TV董事長聶玫笑得很開心,“這種類型的男生,可愛、溫暖,一定受女性觀眾歡迎。”
1995年進入湖南經視從事新聞工作,從最初的新聞記者到后來的改革辦主任,再到今天全力協助呂煥斌臺長為湖南廣電的新媒體產業布局和內容“走出去”進行積極籌劃,21年的電視媒體從業經驗讓聶玫能敏銳地判斷出什么元素才是最受觀眾喜歡的。
“我在微博上還觀察了很久,看看董力一發照片什么的,下面留言點贊的是哪些人,是不是和我們的觀眾群吻合。”選擇董力,聶玫不光憑直覺判斷,還做了細致的調查。微博上,擊劍運動員董力的粉絲多半是女性,其中年輕女性明顯占更大比例,這剛好與湖南廣電多年來定位的核心觀眾群相吻合——湖南廣電和芒果TV的觀眾中女性至少占到了60%。
有了董力這個最具女性觀眾緣的長腿暖男,還有導演組千挑萬選、自帶特效的素人“萌娃”阿拉蕾,再加上從先導片播出開始,節目組就有意識地剪輯出很多不同主題、長度從幾十秒到幾分鐘不等的短視頻,然后將它們投放到今日頭條、微博、優酷等大流量網絡平臺上,通過點擊量和留言來判斷觀眾喜好、發現節目問題,并以此為基礎對整體節目進行優化。在這樣的多重保險下,節目“躥紅”顯得順理成章,不過在最開始,《爸爸去哪兒4》的總制片人周山心里可不是特別有譜。
“傳統的電視節目形態和網絡綜藝的區別很大,這也意味著改造難度并不低。首當其沖的就是‘被動收看’到‘主動收看’的大門檻。”周山在接受《三聲》采訪時直言不諱。
雖然有《2016超級女聲》轉型成功的案例在前,但誰也不能保證《爸爸4》能再獲突破——與《超級女聲》不同,《爸爸去哪兒》這檔節目已經連續播到了第四季,按照一般真人秀的制作規律,它已經進入了創作瓶頸期,觀眾開始審美疲勞,很難有辦法再刺激到他們的興奮點;而僅在全網獨播,意味著節目將失去湖南衛視的強勢品牌背書,還要直面比電視的單向傳播更為復雜的網絡傳播環境。
幸運的是,節目改版后增加的“實習奶爸”模塊得到了觀眾的廣泛認可,全新的嘉賓組合也讓節目產生了化學效應。不過,要說兩個節目能先后成功轉型的核心原因,周山想得也很明白:平臺轉化的命脈最終還是掌握在內容手里。
無論是嘉賓選擇還是借助網絡反饋調整節目,其最終的目的都是優化升級節目內容,好看的節目才能把觀眾圈在自己的“柵欄”里。這和聶玫的觀點相一致:在用戶主導的網絡時代,只有持續貢獻優質的內容,才能保證整個湖南廣電在巨大的轉型風口實現平穩過渡。
“在電視里面要取得觀眾,在互聯網里面也要取得用戶,這本質上來講就是說,用戶是一個主導的因素,是需要你去維護互動的。你要給他提供有價值的東西,讓他們離不開你。”在聶玫看來,主動吸引用戶、并讓用戶成為芒果TV的“鐵粉”,需要有持續不斷的內容生產和產品創新能力,去為用戶提供價值,而這正是他們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湖南衛視一貫堅持內容導向,以優質內容為第一驅動力,與衛視一脈相承的芒果TV自然也把“憑內容取勝”的核心戰術寫在了自己的兵書上。
“‘內容引力’實際上是靠一個一個階段性的持續不斷的產品來建立的,這是原生的視頻網站現在正在做的事情,卻是湖南衛視十幾年前就在做的事情。”聶玫說。
作為一個老牌“芒果人”,聶玫對傳統媒體轉型的問題持樂觀態度,她認為內容打造的金盾并非能被互聯網潮流輕易沖垮。
2016年10月28日,2017芒果TV招商發布會在北京召開。在這次發布會上芒果TV公開了自己下一階段的內容戰略:第一、將深度運營湖南衛視王牌,包括王牌IP《爸爸去哪兒5》、《媽媽是超人2》和即將轉網的《快樂男聲》;第二、采用當下大熱的直播形式打造全新綜藝模式,推出《荒野戀愛》、《男女大變身》等一系列原創綜藝。除此之外,在不斷升溫的“網劇”領域,芒果TV也明顯加大馬力,一口氣拿下了《慶熹紀事》、《擇天記》、《路從今夜白》等多個超級網絡IP的自制版權。
聚合了湖南廣電大量優質資源的芒果TV,其戰略地位一直相當重要,也一度被認為是廣電系對視頻網站的“高調反擊”——2014年,湖南廣播電視臺整合旗下所有的新媒體業務,以快樂陽光公司為運營主體,打造了統一以芒果TV為品牌的互聯網視頻平臺,展開了對互聯網企業的正面競爭。芒果TV于2015年、2016年先后成功進行了兩輪融資、目前投后估值近 135億元,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芒果獨播”戰略取得了成功,芒果TV的用戶體量呈爆炸式增長。
截止至2016年10月,芒果TV的全網日均活躍用戶已突破4700萬,日點擊量峰值突破22億,移動端累計下載量4億次,“芒果自制”也形成了一條穩定的優質內容流。
“新媒體大部分都失敗了,你現在也不能保證我們永久成功,只是說目前戰略是正確的,而階段性的實施和執行,還是達到了預期。”談起目前的成績,聶玫保持冷靜。
不可否認的是,有了芒果TV做先鋒,整個湖南廣播電視臺都已經走入轉型發展的快車道,未來困難依舊無處不在,而“芒果人”的路還有很長,就像聶玫早前說的那樣:作為一個行業來講,媒體不管新舊,最重要的就是“進化”,而20多年來,湖南廣電一直在轉型路上,從未掉頭。
[u1]全名皿天全方罍,為大型青銅器,商代晚期鑄造,屬酒器中的盛酒器一類,因器口銘文為“皿天全作父己尊彝”而得名,被稱為“方罍之王”。 1922年,皿方罍 [u1]在湖南省桃源縣漆家河被一農戶發現,器蓋于1956年由湖南省博物館保存至今,器身流至國外。2014年3月,經多方溝通和協議,皿天全方罍于6月14日回歸中國長沙。
[u2]簡稱金鷹節,即原“中國電視金鷹獎”評選活動,以中國電視金鷹獎的評選頒獎為主要活動內容。金鷹節是中國電視界唯一的、經由中宣部批準的、通過觀眾投票評選的全國性電視藝術大獎,其整個頒獎晚會由湖南廣播電視臺負責制作并在湖南衛視平臺播出。
[u3]原湖南廣播電視臺員工,《超級女聲》、《快樂女聲》、《快樂男聲》等選秀節目的創始人,被稱為“快女教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