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操夜夜添-日日操影院-日日草夜夜操-日日干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不卡

公告:魔扣目錄網為廣大站長提供免費收錄網站服務,提交前請做好本站友鏈:【 網站目錄:http://www.ylptlb.cn 】, 免友鏈快審服務(50元/站),

點擊這里在線咨詢客服
新站提交
  • 網站:51998
  • 待審:31
  • 小程序:12
  • 文章:1030137
  • 會員:747

編者按:

 

我們在生活中,總能見到一些“很厲害的人”,他們似乎總能依靠自己的一套獨特思維方式把握自己的命運,從而實現物質和精神的雙重自由。

 

可是要成為很厲害的人,難題有兩個:究竟什么是很厲害的人?很厲害的人和我有什么關系呢?這兩個難題的矛盾指之處就在于,厲害的人越厲害,對普通人就越南模仿、借鑒、學習。

 

唯有探索這個時代最厲害人的“認知地圖”,掌握他們的方法,才有機會成為高手。因此,我們特別從「混沌大學」(ID:hundun-university)轉載了這篇文章,與大家分享這份獨家心法。

尋找“底層算法”的9種方法

 

 

究竟什么是底層算法?

以螞蟻來比喻:科學家們發現,螞蟻出動搬運食物的時候,不管地形多么復雜、距離食物多么遙遠,它們總能找到一條最優路線。

 

原來,每個螞蟻一開始都會隨機選擇一條路線,并且留下信息素,也就是記號。若干只螞蟻找到了食物,也留下了若干條搬運道路的信息。

 

最后,短路徑上的螞蟻數量總是比長路徑上的螞蟻數量多。因為路越短,相同時間內往返的次數就越多,也就在路上留下的信息素就越多,蟻群會慢慢聚集到最短的路徑上。

 

螞蟻不停重復這個過程,最終總能找到一條最優路徑,這就是著名的“蟻群算法”。

 

想象一下,你自己就是一個蟻群。每時每刻,每個決策的你,每個行動的你,就是一只螞蟻。無數個不同時刻的無數個你,疊加在一起,構建了一個智能系統。

 

螞蟻之間的傳輸控制協議,是這個智能系統的算法。不同時刻的你之間的關系和連續性,是你的算法。

 

該算法采用了強化學習,作為機器學習的一種,它能自我學習、不斷進化。

 

也就是說,人生算法就是每個人給自己的一套編程。你的底層算法是什么樣的,就會導致什么樣的結果。

 

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為什么不能成為有強大底層算法的人?

 

我們的認知系統,都是建立在鐘表宇宙里的,像鐘表那樣精確運行。然而現實卻充滿不確定性,不可預測,難以計算。

 

問題還不止于此,我們甚至無法真正控制“自我”。大腦中并不真正存在一個中心,“我”只是由無數個“涌現”串起來的電影角色。

 

這話什么意思呢?

 

人類的智力具有“涌現”現象,也就是說具有“無中生有”的能力,這會產生原來沒有的創意,但這種能力也會產生大量錯誤,因為很多想法只是你想當然的認為。

 

進一步,我們花時間試圖控制不可預測的那些東西,卻對自己自暴自棄。我們的知識都是牛頓時代的,我們的行為方式是牛頓時代的,我們的學習方式,也是牛頓時代的。

 

而厲害的人是怎么做的呢?

 

他們既承認大多數物質系統具有復雜性質,又知道,加入拋開外部世界的不確定性,鐘表式科學的這種典型策略在封閉環境依然是奏效的。

 

所以,他們嘗試在個人半徑里,來打造“機器”。

 

機器學習強調如何基于環境而行動,以取得最大化的預期利益。其靈感來源于心理學中的行為主義理論,即有機體如何在環境給予的獎勵或懲罰的刺激下,逐步形成對刺激的預期,產生能獲得最大利益的習慣性行為。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羅伯特·凱根說:“從出生開始,我們便踏上持續學習和成長的旅程。這兩股力量往往交織在一起,但又不盡相同。如果僅僅是知識儲存量的增加,以既有的思維模式來運算資料,談不上真正的學習,更談不上成長。成長是指思維模式本身產生改變。”

 

我們大腦神經是可以后天塑造的,每秒即逝的那個“我”,并沒有被不可逆的時光之河裹挾而走,而是被寫入“我”的底層算法。

 

然而,我們只能控制我們可以控制的,讓其它涌現而來。

 

怎么做到呢?

 

我們拆解了喻穎正的《人生算法》,喻穎正是公號“孤獨大腦”的作者。本書總結出一套完整的“底層算法”,發現高手往往都是通過“9段心法”,在智力和情感的探險游戲中實現對于自己人生的掌控。

01 閉環:靠譜做事的能力

“閉環”這個詞來自PDCA循環,又叫“戴明環”,是美國管理學家戴明博士提出的一個模型。管理學上的閉環包括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處理(act)。戴明提出,PDCA是一種螺旋上升的知識增長模式,每一層都是一個獨立的PDCA循環;新的循環把上一次循環的結果作為已知條件,于是越來越接近螺旋結構頂端的終極目標。

 

當我們拆解大腦認知的時候會發現,大腦從“獲取信息到采取行動”的過程同樣包含4個動作,分別是感知、認知、決策、行動。我們積極地做以上4個動作,就可以完成認知的閉環。

 

從我們日常生活的視角來看,閉環就是把一件事情做完。我們平時夸一個人靠譜,也就是說他“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扎克伯格創業初期,在Facebook的辦公室墻上貼了這么一條標語——比完美更重要的是完成。這個行動準則,就是要激勵每一位員工按時交付,快速行動。

要是團隊里有人不同意怎么辦呢?

 

亞馬遜的貝佐斯也碰到了這個問題。他的解決辦法是:“不同意,但執行。”貝佐斯有一句話,說服不同意的員工特別管用,他會說:“你看,我知道我們意見不統一,但你愿不愿意跟我賭一把?”把員工快速拉回到完成閉環的軌道上。

 

閉環的能力,對于企業家而言,就是要敢于決策,敢于拍板。對于個人而言,就是敢于行動,敢于試錯。

 

那么,如何完成閉環呢?

 

遇到問題,我們與其悶著頭想,憋大招兒,不如邁出雙腿,先完成一個閉環再說。勇于嘗試,不停修正,自然能一步步逼近問題的最優解。希伯來語有一個詞匯“Chutzpah”,這個單詞的字面意思是“厚顏無恥、膽大包天、傲慢自大”,同時,它也指一個人即便不斷失敗,也會重新站起來積極嘗試。

 

換句話說,我們在閉環這件事上吃的虧,并不是“怎么做”的問題,而是“做不做”的問題。

 

也就是說,真正的問題,出在了思維方式上。

 

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認為,所有的事情都離不開個人努力,這個世界上充滿了那些幫助我們學習、成長的有趣挑戰。而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認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被決定了,不會變化,別人的評價就是給自己下結論,所以他們極度在意外界的評價,而非事情本身的樂趣。

 

如何培養成長型思維的人呢?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合作開發了一款“獎勵過程”的游戲。學生們每一步的努力、策略和進步都會受到獎勵。而不會像應試教育那樣,只獎勵結果,只有高分才算成功。隨著游戲的深入,學生想出更多的策略,當遇到特別難的問題時,也展現了更為持久的韌勁。

 

閉環是為了形成一個反饋系統,給自己的未來按下啟動按鈕。

 

我們通常認為,閉環是為了給別人一個交代。其實不然,它不是為了給別人,抑或給自己一個交代,而是給未來一個交代。

 

采用成長型的思維模式,邁出用行動改變自我的第一步,你就能獲取和未來的某種連接。

02 切換:自如切換大腦兩套系統的能力

大腦里并行著兩套運行系統:一套是快速、自動并且基本無意識的,一套是緩慢、刻意和深思熟慮的,可以分別被稱為“自動駕駛系統”和“主動控制系統”。

 

“自動駕駛模式”的特點是快,例如,你在駕駛汽車遇到突發事件時猛踩剎車,這是一個自動處理的動作,包含了反射、本能、直覺、沖動。“主動控制系統”則顯得有些遲鈍,因為它需要深思熟慮,調用經驗、記憶、分析、理性。

 

為什么大腦會形成兩套截然不同的系統呢?

 

這需要我們追溯大腦的進化歷史。人類的自動駕駛系統,主要由大腦進化較早的部分支配,包括小腦、杏仁核和基底神經節等。而主動控制系統,則在前額葉皮層運行。大部分時候,我們都是靠自動駕駛系統在運行。

 

這是因為自動駕駛系統非常優秀,能幫我們快速處理日常事務。英國生物學家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寫道:“一個人把球拋向高空,再接住它,仿佛他是通過一系列微積分方程算出了球的軌跡,他可能根本不知道或不在意什么是微積分方程,可這并不影響他的球技。潛意識里的某些功能,替他做了數學運算。”

 

另外,主管主動控制系統的大腦前額葉皮層太年輕了。加州理工學院行為經濟學教授科林·凱莫勒說,前額葉皮層是人類獨有的,它非常薄,很容易超負荷,指望它來作更多深思熟慮的決策,讓我們少干拍腦袋的蠢事,其實不太可能。

這就是為什么大家天天都在說理性思考,但真要做起來就覺得很不舒服,很反人性。

 

如何培養在兩種模式之間自如切換的能力呢?

 

第一,把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交給“自動駕駛系統”。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曾經說,自己將瑣碎的日常決定自動化,從而將精力集中在重大決策之中。他只穿灰色和藍色西裝,在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上,減少作決策的次數。奧巴馬說:“你要給自己的生活設計一套刻板動作,這樣就不必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分心。”

 

第二,使用“自動駕駛系統”后,積極用“主動控制系統”復盤。

 

當你將自己熟練的事情交給自動駕駛系統后,這件事可能會被忽視,你也不再進步。你就可以用復盤自我審視,不僅可以給自動駕駛系統做體檢,還能提升其性能。

 

第三,在大腦中用“主動控制系統”模擬“自動駕駛系統”。

 

每年的大賽之前,老虎伍茲都會用一個星期的時間,作精神和身體上的調整。開車到比賽現場,在那里練上幾輪,等到回家之后,伍茲躺在床上,閉著眼睛。他說這是在腦袋里練習,那些比賽中需要的擊球。

 

這種精神備戰法,被稱為心理演練。傳奇高爾夫球手鮑比·瓊斯這么說:“高爾夫球賽發生在一塊只有五英寸的場地上——那就是你的兩耳之間。”

03 內控:防止被自己欺騙的能力

內部控制點最初由美國心理學家朱利安·羅特提出,是人格心理學的一個概念。羅特認為,具有強大的內部控制點的個體會相信生活中發生的事件主要取決于他們自己的行為,并且認為每一個行為都有其后果,這些后果取決于他們是否要主動控制這個結果。

 

美國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說,“在刺激和回應之間存在一段距離,成長和幸福的關鍵在于我們如何利用這段距離”。

 

要想善用這段距離,并不容易,這是因為:

 

1. 人的專注力帶寬非常有限,人腦每秒鐘能夠接收1000萬比特的信息量,但其中只有50比特會被大腦在有意識的狀態下加以處理。

2. 信息泛濫讓人的持續專注力下降,微軟調查顯示,2000年人們的持續專注力達12秒,到2013年就下降到8秒。

3. 我們的世界變得越來越自動化,智能手機和網絡使人們不再那么敏銳。

 

要如何建立內部控制點,暫停自動模式,開啟主動模式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引入一個概念:認知飛輪,由感知 、認知、決策以及行動4個環節構成。他們就像要共同完成4*100米的接力賽跑的四個人,而彼此交棒的時刻,就經常是認知容易出現問題的時候。

 

例如,“感知”作為偵察兵獲取了某個信息,但因為太敏感或情緒化,很難客觀評價各種可能的情況,結果到了內控點他不交棒,拖到認知環節。又比方說,“認知”作為一名軍師,優點是特別智慧,考慮問題周到,但讓他拍板,可能就會因為想法太多而優柔寡斷,不及時把接力棒交給將軍氣質的“決策”。

 

現實生活中,有兩類人經常在認知飛輪的環節之間掉棒。

 

第一類人有點懶,沒有在恰當的時間節點主動思考。

 

新西蘭科學家保羅·卡拉漢說,人們做不出聰明行為,并不是因為他們缺乏動機或能力有限,而是他們缺乏對思考時機的敏感性。這種敏感性,就體現為我們在“內控點”的暫停能力。就好像在一條路上走,明明有個岔路口,如果你停下來想一想多半都能得出正確答案,但大部分人壓根沒有停下來。

 

第二類人愛耍小聰明,總是自圓其說。

 

他們不能忍受不完整和不確定性,總想跳過交棒時刻,把認知飛輪接力賽盡快跑完。認知神經科學之父邁克爾·加扎尼加發現,大腦會為此編造理由。愛耍小聰明的人很擅長找到一個解釋,然后就覺得自己想明白了,想趕緊蒙混過關。

 

為了避免掉棒,你需要在大腦里設立一個立項決策者的角色。

 

立項決策者是四人接力賽的總教練,指揮“感知、認知、決策、行動”這四個角色完成接棒和賽跑。你可以將其想象成一個揮舞小皮鞭的狠人,督促我們完成每個角色的任務,順利交棒。我們常說,“一個人要對自己狠一點”,說的就是你腦海里的那位立項決策者不跳過、不逃避交棒時刻,主動思考。

 

還可以參考巴菲特的做法。巴菲特說自己如果不在一張紙上寫下自己的理由,就絕不交易。這個交易可能是錯的,但自己必須有一個“交易答案”。比方說,在紙上寫:“我今天要花500億美金來買蘋果公司,因為……” 如果你不能回答這個問題,你就不要買。

 

寫在紙上能有什么用呢?其實,就是建立了一個節點,人為制造了一個“內控點”,防止愛欺騙自己的大腦過于沖動。

04 重啟:在不確定環境中不斷重啟的能力

無論遇到什么打擊,都可以若無其事地站起來的重啟能力,是當今社會不確定環境下的底層生存能力。在解鎖重啟技能的時候,往往會有兩個挑戰:

 

第一,舍不得丟掉舊的。

 

人是一種戀舊的動物,很難輕易擺脫過去。在面向未來做決策的時候,我們總是習慣性地關注過去的損失和代價。在經濟學和商業決策制定過程中,會用到“沉沒成本”的概念,指的是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而為了規避沉沒成本,人們會選擇非理性的行為方式。

 

第二,無法開始新的。

 

人類不光有“損失厭惡癥”,也特別不喜歡不確定性。

 

我們總能聽到這樣的話:

——等我忙完這陣子,就開始好好學習英語。

——等我的想法完善了,并且找到資金,就開始創業。

——等我工作壓力沒那么大了,就帶父母出去旅行。

……

 

然而,現實不可能什么都準備得好好的,很多時候其實是“只有東風,萬事都缺”。

重啟的作用就在于,幫助你對付人天生的、對過往損失和未來不確定性的厭惡,提醒你駛入理性的軌道。

 

設計自己的精神裝置

 

亞馬遜的創始人杰夫·貝佐斯有一套叫做Day1的“精神裝置”,意思是每天都要像創業第一天那樣運營公司,其嚴格遵守的四個原則,分別是:

 

第一,真正把目光鎖定在顧客身上;

第二,抵制形式主義;

第三,積極適應外部趨勢;

第四,快速做出決策。

 

擁有Day 1“精神裝置”的創業者在講述公司愿景,介紹自己的產品時,哪怕重復1000次,再講起來還是會像第一次那樣充滿激情。

 

正如丘吉爾所說,成功就是即使從失敗到失敗,也依然不改熱情。

 

那么,我們該怎么設計自己的“精神裝置”呢?

 

你可以把自己代入這兩個角色的視角。

 

第一,“外星人”視角。

 

假設有個外星人,突然飛到地球,接管了你的生活,那么他一定會冷靜地評估現實,忽視那些讓你糾結的沉沒成本,面對問題,制定理性的解決方案。

 

首先,找一個厲害的人,他最好離你不是特別遠,他的思考和行動讓你心服口服,你經常想:“我要是能成為他那樣的人就好了。”

 

其次,你把他當作外星人,當你面對一些重要的問題時候,問問自己,要是他面對類似的問題會怎么做。

 

第二,“阿爾法狗”視角。

 

阿爾法狗下每一手棋時,都會根據眼下的局面從頭思考,找到當前勝率最高的一手。對它而言,每一個決策點都是獨立的。從頭思考,獨立決策,就是不斷重啟的過程。

 

阿爾法狗會把所有的事實當作已知條件,重新配置資源,積極計算,尋求最佳答案。這樣一來,情況是好是壞,條件是否充分,在你看來都是可以計算的數字了。理論上,你總能找到當前條件下最好的選擇。如果你總是采用這種算法思維,就會變得格外強大。

05 增長:把自己做大做強的能力

增長是第一流公司的核心法則。

 

2005年,Facebook剛成立不久,創始人扎克伯格就認為,公司當時的戰略焦點是用戶增長,而不是盈利。投資人也更看重公司未來的發展空間,投資一臺印鈔機,而不是收銀機。

 

對于個體而言,同樣道理。最重要的增長,不在于工資水平的增長,而在于能力的提升和社會網絡的建立,以及未來賺錢能力的提高。

 

為實現增長,具體應該怎么做呢?

 

第一步,假設:建立最小化閉環。

 

假設你需要完成這樣一份工作:有一大批信件,必須先在信封上寫上地址、貼好郵票,再把信件裝入信封、封上封口。你會怎么做?

 

第一種辦法是:拆分動作,把所有的郵件全部裝好,全部封好,全部寫上地址,再全部貼上郵票;第二種辦法是:每次把一個信封的動作全部完成,然后再完成下一個。

 

你可能覺得第一種更快,但實際上,第二種能更快完成工作,因為萬一信件塞不進信封,要是采用大批量的方式,我們一直要到接近流程終點才會發現問題。如果一次只裝一封信,我們馬上就能發現問題。

 

一次裝一個信封的做法在精益生產中被稱為“單件流”,就是我們說的“最小化閉環”,它的價值在于能快速試錯。

 

無論是公司還是個人,不行動,你就沒有辦法獲取反饋。當知道每一次失敗都是為最終的成功采集數據,你就不會那么害怕失敗了。

 

第二步,驗證:找到北極星指標。

 

先建立一個反饋回路,獲取驗證結果。不斷思考如何才能做得更好,不斷對自己提問題,這個動作看起來是多了一個步驟,但它能讓你少走彎路。如果沒有這個步驟,你就有可能原地打轉。

 

驗證,其實是確認兩件事:第一,獲取一個正向反饋;第二,找到單一指標的關鍵要素。

 

那什么是單一指標的關鍵要素呢?

 

Instagram早期的社交功能和現在不一樣,后來它發現用戶分享照片的需求很大,于是只留下了發布照片、評論和點贊功能,并增加了濾鏡。當時市面上已經有了Facebook,多功能的社交產品很難再突出重圍。而Instagram團隊找到了最關鍵的要素,也就是分享照片,再以照片為核心去設計產品。

 

幾個月后,專注于圖片社交分享的Instagram正式推出,上線第一天獲得25000個用戶,三個月后這個數字達到100萬。

 

第三步,執行:設計增長策略。

 

優秀的創業公司往往采用分階段發布產品的戰略。例如Facebook,開始只面向哈佛大學的學生開放注冊,緊接著是常春藤大學,隨后是其他大學和高中,最后才對社會開放。

 

分階段增長戰略有兩個優勢,首先在驗證技術風險之前先要驗證客戶風險。

產品再好,如果推薦給了不合適的人,可能也無法獲得正向反饋。驗證一個商業模式并不需要大量的用戶。

 

其次,控制好節奏,將一場馬拉松拆成很多個400米比賽,團隊更能聚焦。

 

對于一個團隊來說,把不切實際的任務分割成合理的小任務,只要每天完成小任務,就會越來越接近大目標。正如《精益創業》的作者埃里克·萊斯所說:“魔術與天才并非成功創業所必需的,運用可學習和可復制的科學的創業程序才是重要的”。

 

從物理角度來說,一輛車從靜止到啟動這個步驟最費力,而一旦啟動了,后面用慣性也能推著車子往前走。滾雪球也是這樣,最小的雪球很容易滾動,大多雪球,則會越滾越快。

06 內核:找到可復制的最小內核的能力

每一個成功的人,都要經歷找到自己內核的步驟,但這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

 

內核有兩個特點:

 

1. 簡單,這樣才可以大規模復制;

2. 有構建系統的潛力,這樣才能防止被別人復制。

 

比如,海底撈。一般經驗,餐飲公司很難做大、很難上市,但海底撈在世界各地開了300多家店,在香港上市,市值曾突破1000億港幣。

 

海底撈是如何突破餐飲業的瓶頸,取得成功的呢?秘密就在于它的內核。其實,張勇在1994年創立海底撈的時候,是因為自己不會做飯,才開了家對廚藝要求不高的麻辣燙店。也正是因為火鍋、麻辣燙不依賴大廚,反而給日后海底撈的復制、擴展提供了空間。

 

但是,火鍋店那么多,怎么只有海底撈殺出了重圍呢?張勇走的路線是 “態度好點”,即上菜快,服務殷勤,滿足客戶的各種需求。

 

要實現“簡單”,需要滿足三個關鍵指標:

 

1. 大概率

好吃的火鍋會有很多顧客光臨,這是經過驗證的、可以重復實現的大概率事件,而不是靠熱情、夢想或者運氣。

 

2. 被復制

海底撈解決了長期以來中餐不能標準化的問題,以標準化的底料完成了對味道的品控,中央廚房提升了效率,保證了菜品的新鮮,還構建了數字化的管理系統。

 

3. 大規模

如果這只是很少一部分人的需求,比如極限運動,那就很難做成大規模。但我們每個人一天都要吃三頓飯,所以火鍋就是一個有大規模潛質的事。

 

要實現構建系統的能力,發展獨特的企業文化:

 

說回海底撈,從最開始的“態度好點兒”這個樸素的行動,推演出一套系統。對內有人文的一面,例如關愛員工,服務員在租金昂貴的北京,住的是正規的居民樓,還有專人洗衣服、打掃衛生;對外,有商業的一面,例如,極致的服務帶來的“網紅效應”,待客能力強,所以可以找位置不太好、租金低的地方開店。

 

這套系統就是它的護城河,別人學不來,也抄不走。

 

怎樣找到自己的內核?

 

投資大師巴菲特有句名言,“我并不試圖超過7英尺高欄桿,我到處找的是能跨過的1英尺高欄桿”。

 

跨過7英尺高的欄桿,適用于極富天賦的人,例如達·芬奇、比爾·蓋茨等,他們能夠快速學習,還能在不同學科之間自由穿梭。可惜,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這種方法風險極大,且極難復制。

 

相反,跨過1英尺高的欄桿,找到可重復的“簡單動作”。對于絕大多數普通人而言,成功的概率要遠大于前者。假如找到這一類方法,你只需重復、堅持,就能取得超乎想象的回報。

 

巴菲特說:“在投資方面,我們之所以做得非常成功,是因為我們全神貫注于尋找我們可以輕松跨越的1英尺高的欄桿,而避開那些我們沒有能力跨越的7英尺高的欄桿。”

 

你必須找到那些可以大規模復制的1英尺高的欄桿,取得成功的難點不在于做好一件大事,而在于找到一堆可復制的小事。做到專業,進而挖通自己的專業護城河。

07 復利:能長期局部壟斷的能力

復利,是一種計算利息的方法。除了計算本金的利息外,新得到的利息同樣可以產生利息,俗稱“利滾利”、“驢打滾”。對“復利”描述最生動的是巴菲特的“滾雪球”理論: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濕的雪,和很長的坡。

 

假設一張紙的厚度是0.1毫米,對折20次,它的厚度將突破100米;對折42次,它的厚度就能達到44萬公里。而地球到月球的距離,只有38萬公里。這就是復利的魔力。

 

用壟斷優勢實現復利

 

復利可以實現數字上的戲劇化,但是很難實現,也就是說,雪球會停下來。

 

那怎么樣才能避免復利停止的風險呢?硅谷著名投資人彼得·蒂爾的觀點,特別簡單粗暴——壟斷。

 

壟斷的反義詞是完全競爭,我們看一組對比的例子。

 

航空業算是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而網絡搜索則是一個相對壟斷的市場。2012年,美國飛機票價平均178美元,但航空公司從一張機票中只能賺37美分。

 

而谷歌作為網絡搜索的壟斷企業,利潤率高達21%,是航空業的100多倍。谷歌當年的市值是所有美國航空公司市值之和的3倍多

 

對個人而言,什么叫壟斷呢?

 

不管你覺得自己內心有多么豐富,你在其他大部分人心目中,可能就是一個標簽。比如,那個特別能聊天的,那個搞投資的,那個賣房子的,等等。

 

這個標簽就是你獨一無二的價值,也是你占據的一個賽道。當別人有相關的需求,也許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你。

 

因此,你在一個公司里面地位是否牢靠,不取決于你有多厲害,或者有多么勤奮,而是取決于你是不是不可或缺,實現個人意義的壟斷,就能避免復利停止增長的風險,持續獲得收益。

 

延遲滿足與持續學習

 

復利的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但是在行動上,絕大部分人,都沒有真正理解時間之于復利的意義。

 

我們再來看一個例子,美國軍隊縮編,軍人要么選擇一次性拿到退休金,要么選擇有保障的、分期的年金支付。選擇前者,只能得到“年金支付現值”的 40%。盡管如此,大部分人還是選擇一次性拿到退休金。

 

德州撲克冠軍安妮·杜克,她把這種“以犧牲未來自我為代價,來滿足當前自我”的傾向,稱為時間貼現。人類很容易為了眼前的滿足,而放棄長期最佳利益。

 

你可能說,如果你明白了退休金是怎么計算的,你就不會犯這種錯誤了。退休金可以推算出來,但我們還要面對時間的另一個敵人,那就是“未來的不確定性”。

我們總說,要是買對一只增長100倍的股票,十萬變成一千萬,那就“躺贏”了。說起來簡單,做到真不容易,大部分人就是拿不住。

 

比如你有幸在亞馬遜1997年剛剛上市的時候,買了它的股票。這20幾年股價漲幅高達38600%,你最初就算只買1萬美元,什么都不做,現在就變成387萬美元了。看起來是不是很容易?

 

但實際上在過去20年中,亞馬遜的股價曾有三次跌幅超過50%。最狠的一次跌了多少?95%!有多少人能承受這種過山車般的起落呢?

 

再好的雪球,也不是一直向前滾,有時候會倒回來,甚至把人砸死。

 

在不確定性面前,一個人要堅持守住時間是很難的。真正能延遲滿足的人,本質上是有一種能著眼長期價值的時間觀。

 

大部分普通人打折甩賣了自己的未來,那誰是買家呢?就是那些能夠做到“延遲滿足”的人。

 

安妮·杜克給出建議是:想要獲得更長遠的利益,就要放棄這種即時滿足感,通過更準確地理解世界,做出更好的初步決策,然后可以更靈活地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08 愿景:著眼于長期價值的能力

我們應該怎么去理解仰望星空的愿景呢?

 

愿景由兩大要素組成,核心理念和未來藍圖。核心理念就是你努力要變成一個什么樣的人;未來藍圖就是你努力要做成什么樣的事。

 

愿景是一種粗線條的強大算法。企業家杰森·弗里德說,在他們需要頭腦風暴的時候,會用盡量粗的筆。假如你用很細的筆,筆尖的分辨率太高,會促使你擔心一些你不應該擔心的事情,讓你掉進細節里。而用又大又粗的筆,你就會關注大畫面,從大局出發,聚焦于少數關鍵想法。

 

愿景還會幫你規避掉一種系統性的風險:過度擬合。在統計模型中,因為使用過多的參數而導致模型對觀察數據過度擬合,以致當用該模型預測其他測試樣本輸出的時候會與期望值相差過大。算法專家湯姆·格里菲思提醒我們,不確定性越大,數據越雜亂無章;這時,你越應該注意“過度擬合”的風險。

 

打個比方,你在一個森林里迷路了,你有兩個工具可以借助,一個是你手上的那幅地圖,一個是天上的北極星。手上的地圖標注很詳細,但在不斷變化的森林里,你能完全信任前人的經驗嗎?如果你太過于依賴特別具體的地圖,一旦有錯誤的信息,環境發生變化,你就可能陷入原地打轉的困境。

 

走出森林的最好辦法是什么呢?抬頭看,找到北極星,然后順著大方向往外走,途中發揮創造性和自主性,應對隨時發生的突發事件。

 

地圖看起來很精準、很確定,但會讓你陷入細節,失去大方向。北極星很遙遠、形象模糊,但卻是確定的永恒存在,這就是“北極星優于地圖”的道理。

 

愿景,本質上是一種從全局出發,著眼于長期價值的算法,幫助我們穿越未知的黑暗森林。

 

愿景是怎么樣發揮神奇力量的?

 

其一,愿景代表了一種“預見”能力,能夠把一個抽象概念轉化為一幅圖景,讓大目標可視化。

 

阿里云現在是阿里最重要的業務之一,但是當年阿里內部對“要不要做云計算” 產生過極大的分歧。最后馬云拍板,做。就是因為阿里的愿景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云計算可以把IT服務平民化,很小的創業公司也能享受這樣的服務,它符合阿里的愿景和使命。符合愿景的事,在長期來看就是對的,值得投入。

 

亞馬遜的創始人貝佐斯也是這樣做決策的,他說過一段話:“亞馬遜喜歡做5~7年才有回報的事情。只要延長時間期限,你就可以做許多正常情況下無法企及的事情。我們在愿景上固執己見,在細節上靈活變通。”執著于愿景,幫貝佐斯做出了很多更有利于長遠價值的選擇。

 

其次,人是一種需要反饋的動物。

 

但是人生中大部分的事都無法得到及時、具體的反饋。在沒有反饋的時候,你就可能猶豫要不要堅持。創業者需要處于一種半妄想狀態,才能直面創業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高潮和低谷。

 

人們在尚未得到充分實證支持的情況下,也會半妄想:我想成為的人、我想做的事。愿景提供不可或缺的鼓勵和反饋。

 

其三,愿景能夠引發化學反應。

 

18世紀的法國學者傅里葉讓仆人每天早晨都對他說:該起床了,偉大的理想正在召喚你!

 

愿景為什么能給別人打雞血?我們來看一種了不起的思維方式,最偉大的企業和個人都是這么思考問題的,那就是“黃金圈法則”。

 

黃金圈就是有三個圓圈,里面那個叫WHY:為什么,是指“目的”;

中間的圓圈叫HOW:如何做,是指“方法”;

外面那個圓圈叫WHAT:做什么,是指“執行”。

 

普通的思維方式是從外到內的,先考慮做什么,再想怎么做,最后才問為什么,也就是WHAT→HOW→WHY。

 

舉例說,如果是一般的廠家來賣電腦會是:

WHAT:我們做了一臺最棒的電腦。

HOW:用戶體驗良好,使用簡單,設計精美。

WHY:能幫你提高工作效率,讓你的游戲效果更好。

然后對用戶說:買一臺吧!

 

而厲害的思維方式是由內而外的,WHY→HOW→WHAT。

 

比如蘋果公司賣電腦會這么說:

WHY: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為了突破和創新。我們堅信應該以不同的方式思考。

HOW:我們挑戰現狀的方式是通過把我們的產品設計得十分精美,使用簡單,界面友好。

WHAT:我們只是在這個過程中做出了最棒的電腦。

最后才對用戶說:你現在來買一臺嗎?

 

蘋果公司先闡釋了公司愿景,給出一套極具說服力的理由,所以更吸引人。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說:做企業,需要樂觀地設想,悲觀地計劃,愉快地執行。其實,人生也是如此。

09 涌現:在自己身上發揮群體智慧的能力

涌現,來源于對復雜系統的研究,是復雜系統中最顯著也是最重要的一種特征。在系統科學中,大量微觀的個體一起互相作用之后,就會有一些全新的屬性、規律或者模式自發地冒出來,這種現象被稱之為涌現,最后的效果是“整體大于部分之和”。

 

動物學家卡爾·弗里施發現蜜蜂可以通過舞蹈交流,他因此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當一只獨自行動的蜜蜂發現一處豐饒的蜜源時,它會興奮地返回蜂巢,表演一段8字舞。之所以叫8字舞,是因為密封的舞蹈路徑會形成一個阿拉伯數字8,其中包含一個搖擺運動和一個返回運動。

 

借此,蜜蜂能夠把花蜜的方向和距離精確地告知同伴,比如,它擺動臀部的時間越長,意味著蜜源的距離越遠。其他蜜蜂可以解碼這段舞蹈,按照它提供的信息找到花蜜。單個蜜蜂的智能水平很低,蜂群卻可以發揮群體智慧。

 

蜜蜂和螞蟻一樣,都是采用了非常簡單的算法,通過大量個體的嘗試,最終得出最優路線。

 

螞蟻費力地穿過沙灘回到蟻巢,沿途要爬過很多山丘,繞過很多鵝卵石。如果我們試圖對每一條可能的路線編程,失敗是一個注定的結局,因為理論上存在的路徑無窮無盡。螞蟻們不斷地重復嘗試,走的最多的路會留下最多的信息素,它一定就是最短的那條路徑。

 

與之類似的,我們的大腦也是由無數個簡單的神經元構成,通過信息交換涌現出智慧。在蟻群和神經元群體這兩種體系中,整體水平較高的智慧,都是從一只螞蟻,一個神經元這些簡單的群體當中涌現出來的。

 

利用涌現的方法,在蟻群、蜂群和大腦中構建出智慧的力量,我們的大腦本身,就是一個涌現的超級系統。

 

如果我們把涌現應用到具體生活中,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力量。

 

有一個媽媽曾經辦過一個攝影展,記錄的無非是孩子的日常生活,攝影技術也談不上高明。卻吸引了大量的觀眾,趕到她所在的小鎮,一睹為快。

 

神奇的吸引力說出來也很簡單,她從孩子出生開始,每天為孩子拍一張照片,直到成年,一天都未曾錯過。即使每一張照片都很普通,成千上萬張照片串聯在一起,就能產生震撼人心的效果。

 

單看每一張照片都很簡單,可能還不如業余攝影師拍的好,放到一起的攝影展,就會產生超越整體的效果,這就是涌現。

 

大自然有兩個重要的算法,一是進化,二是大腦,后者難免會被歸為前者。在現實中,我們雖然會拼命思考,但是極少思考自己的思考。

 

只有一步步理解了更高維度的算法,才能重新獲得對于人生的控制感。

本文整理摘自 《人生算法》

分享到:
標簽:底層 算法
用戶無頭像

網友整理

注冊時間:

網站:5 個   小程序:0 個  文章:12 篇

  • 51998

    網站

  • 12

    小程序

  • 1030137

    文章

  • 747

    會員

趕快注冊賬號,推廣您的網站吧!
最新入駐小程序

數獨大挑戰2018-06-03

數獨一種數學游戲,玩家需要根據9

答題星2018-06-03

您可以通過答題星輕松地創建試卷

全階人生考試2018-06-03

各種考試題,題庫,初中,高中,大學四六

運動步數有氧達人2018-06-03

記錄運動步數,積累氧氣值。還可偷

每日養生app2018-06-03

每日養生,天天健康

體育訓練成績評定2018-06-03

通用課目體育訓練成績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