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消息,每日優鮮CFO王珺表示,每日優鮮已于2019年年底實現全面盈利。2019年12月16日,每日優鮮對外宣稱,預估公司業績將達到部分盈利。而在2016年7月,每日優鮮就宣布在北京實現區域性盈利。2018年,每日優鮮開始走出華北大本營,向華東、華南、華中等區域拓展版圖。
整體全面盈利,更是一個重要的階段性成果。意味著生鮮線上零售平臺最難的整體盈利問題,每日優鮮已經率先完成。

早在2016年7月,每日優鮮就宣布在北京實現區域性盈利。2018年,每日優鮮開始走出華北大本營,向華東、華南、華中等區域拓展版圖。
全面盈利的背后似乎對應著,其前置倉模式已在全國被驗證,可跑通且可復制,而這也可能是每日優鮮能在今年市場慘淡的情況下,依然拿到數億元融資的原因。
今年5月,曾傳出每日優鮮拿到新一輪融資的消息,這也成為今年以來幾家頭部生鮮電商中唯一一起報出的融資。根據傳聞,每日生鮮的投前估值已經達到了30億美元。
數據顯示,每日優鮮自成立以來共獲得8輪融資,投資方有高盛集團、時代資本、騰訊、老虎基金、元生資本、聯想集團等,融資金額達數十億元人民幣。
那么,一路高歌猛進的每日優鮮,憑什么殺出重圍呢?
首創“前置倉+到家”模式
在各大資本的投資下,每日優鮮打造“城市分選中心+社區配送中心”的冷鏈物流體系,在社區建立自己的站點從前置倉向外發貨。結合大數據和AI分析,優化倉儲和物流管理,損耗率較低,配送速度更快,帶給用戶體驗堪比甚至超越線下購物。
目前全國布局1500+個前置倉,覆蓋20個城市。每日優鮮發布前置倉2.0版本,單倉300-500平米,單倉SKU3000個,同時建城市中心倉,城市中心倉3萬SKU,前置倉同時是中心倉的分揀站,超市快送與B2C結合。

產地直采,穩定貨源
每日優鮮從原產地直采直銷的業務模式是直接進入到產地通過買手取代過去農貿經紀人的角色,不僅為下游消費者提供了優質的商品,更針對性地解決了上游供應商的困擾,尤其是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方式給了供應商更大的盈利空間。
會員體系
每日優鮮主要采用會員制的方式來提高復購率。并為會員提供了積分加倍、會員任務、超級會員日、會員專享價、共享會員五大特權。通過這些優惠策略和會員任務來增加用戶粘度,維護平臺穩定性,使其復購率升高。同時,會員用戶可以與朋友共享會員,吸引非會員體驗會員特權并購買會員。

產品品類豐富
每日優鮮通過擴大采購范圍并加強和供應商的合作,不僅增加了生鮮品類,還增加了非生鮮的品類供消費者選購,在這里消費者不僅可以購買到生鮮,還可以購買到其他生活所需的商品(如日用和零食)。這樣就提高了用戶購買數量,從而客單價和利潤率也隨之提升。
技術拉新,精準投放
每日優鮮還與騰訊合作,在騰訊技術賦能下,通過精準投放和社交裂變,依靠微信、以及小程序來實現精準的用戶的獲取,通過小程序的拉新量已經接近每日優鮮所有新用戶的50%。每日優鮮公眾號在兩周內增粉4萬,并實現了一個人20天內建群110個,獲客1.1萬。每日優鮮小程序GMV增幅達到400%,新客轉化率達112%,獲客成本實現了30%的下降。平臺在12個月內獲得3000萬的新用戶。

生鮮電商行業的發展受到了多方面宏觀社會因素的共同影響,如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科技因素等,目前來看,該行業在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尤其是2020年疫情的影響,“宅經濟”更是推動生鮮電商迎來爆發式增長,每日優鮮也在這次機會中享受到了流量紅利帶來的平臺增長。
每日優鮮算得上是生鮮市場上為數不多的堅持不開店的玩家,對于線下店,每日優鮮也一直在觀察,總體的判斷是,中國的前20個城市,一線和新一線城市不適合開店,原因是房租太貴,比高留存的互聯網流量還要貴,而在50名以外的城市則是更適合開店的,房租成本不高,但由于需求分散不適合大面積鋪倉。關于前置倉的成本問題,也是被業內質疑比較多的點。一個有門臉有自然流量的門店劃算,還是沒有流量但租金成本略低的暗倉劃算?這至今仍是零售圈的世紀謎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