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卷走約50萬元的胡先生悔不當初。在偶然的情況下,胡先生在名為“齊榮證券”的平臺注冊了賬戶,在平臺老師的號召下,胡先生先后投入50余萬元,卻一夜之間被平臺客服踢出群,賬戶也再打不開。“表面薦股,實際暗度陳倉!”胡先生感嘆。
伴隨牛市氣息越來越濃,各路“大師”活躍起來,頻頻出沒于微信群、QQ群以及直播間等渠道,指點股市,推薦個股。然而,在光鮮亮麗的外表下,卻隱藏著非法薦股的氣息。
表面薦股,實際暗度陳倉:有投資者被“查無信息的公司”騙了約50萬
據胡先生介紹,自己在瀏覽行情時,偶然發現薦股直播間廣告,好奇心之下他聯系上了一個名為“齊榮證券”的平臺,看到群友們曬出的盈利的截圖后,胡先生也在這個平臺開了賬戶。
起初,胡先生僅拿出2萬余元買入一只股票,在大盤行情普遍不好的時候,還略有浮盈,這讓他對“齊榮證券”有了信心。于是,在“齊榮證券”平臺的老師盧廣喬(音)的號召之下,胡先生先后又投入40余萬元,總計約50萬元。
在投入資金50萬元后,胡先生稱,齊榮證券的人將他踢出了群,他在“齊榮證券”開設的賬戶再也登陸不上。
“表面薦股,實際暗度陳倉!”胡先生感嘆。目前,胡先生已經聯系上了律師,準備通過法律途徑挽回損失。
記者在證監會、中證協、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均未查出“齊榮證券”的相關注冊信息。在企查查中顯示,齊榮證券有限公司為香港企業,成立日期為2003年11月26日,其余董事長、地址、電話等均不詳。
這僅僅是非法薦股的冰山一角。經記者調查發現,這背后有的薦股組織會穿上證券公司馬甲,賺取高昂會員費,而投資者盈虧只能自求多福;有的直播間 “薦股大師”宣稱入會跟隨操作能賺20%,但投資者最后往往虧損;甚至有的表面薦股,暗地設虛擬盤進行詐騙,致使投資者血本無歸。
非法薦股背后的局中局:有的設虛擬盤詐騙
胡先生的例子并非個例,今年以來,以虛擬盤交易作為工具的詐騙屢打不止。
今年4月16日,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區分局官方微信號“余杭公安”推文稱,余杭公安在“颶風21號”集中行動中,出動230余名警力,打掉了一個涉嫌以推薦股票形式實施詐騙的犯罪團伙。
今年余杭公安也查獲了以投資股票為名實施詐騙犯罪團伙。經調查發現,一炒股平臺由杭州某數據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實際控制,該公司偽造專業資質吸引大量投資者進行投資,通過后臺操作限制出金、鎖倉等形式,造成投資者虧損從而牟取利益。
周先生(化名)是其中一名被騙者,其來到余杭公安分局良渚派出所報警時稱:3月3日以來,經朋友“小范”介紹,他下載了一款炒股軟件,對方稱有特別的炒股平臺能助其獲得很大收益,周先生按照對方指示在平臺進行注冊及操作。
“小范”告訴周先生,這個炒股軟件是有國家認證資質的,但比一般的股票交易平臺更快捷更具優勢,投資人充錢到平臺后,就可使用杠桿進行炒股,最多有10倍的杠桿,也就是說,充值1萬元實際可以操作的金額是10萬元。
“小范”拿出了“資質證明”,用專業的炒股術語時常分享給周先生一些股市信息,對股市走勢也分析得頭頭是道,周先生心動了,慢慢放下了警惕之心。
后來,周先生終于下定決心,根據“小范”的指示,在炒股軟件App上實名認證綁定了賬戶,隨后進行充值。沒想到一番操作之后便小有盈利。隨后,“小范”誘導周先生趁熱打鐵,加大充值金額,以獲取更大利益。幾番買賣交易下來,周先生之前盈利轉負,還屢屢虧損,加上手續費共計虧損38000元。
經警方調查,該炒股詐騙平臺從2019年初開始經營,沒有任何資質,不僅賺取各類手續費,并且還可以通過技術對投資者的買賣進行操作,讓投資者虧損。實際上投資者操作的是一個虛擬盤,充值進去的錢并未進入股市,而是直接進了該平臺的賬戶。據余杭公安分局介紹,公安機關已初步查證受害人400余人,被騙資金2000余萬元。
直播間大師推薦的“大肉股”:宣傳能賺20%,投資者最后往往虧損

隨著牛市氣息越來越濃,直播間也慢慢成了薦股的主陣地。
記者在牛吧云播、股拍等app中看到,目前不少的平臺中都有來自證券公司實名認證的分析師、投資顧問入駐,同時也有自稱炒股大師的非券商投顧參與。直播形式包括文字直播、視頻直播等。
據記者觀察,多數股票直播間為短線操作,持股一般為2-3天,往往不超過一周。每日開盤前,博主會推送自己看好的股票,號召大家可以跟隨,間或發布會員跟著推薦買入股票賺取的20、30個點位等的廣告。
在一個名為“牛股實盤”的交流群中,記者跟隨管理員“牛老師”的操作指引,連續記錄了幾個交易日的操作情況。
盡管其宣傳跟隨的會員中有賺取20個點位、抓住多只“大肉股”(即盈利在5%以上的股票)的案例,但實際上,在操作中,大部分出現在每日推薦的名單中的個股往往是前一日漲幅較好的熱點股票。除熱點股外,群內有會員告訴記者,直播間內偶爾會有“福利股”。
按照老師的推薦,記者以3萬元買入為標準計算,2周時間內,盡管記者盡量跟隨直播間的節奏,在前期盈利2000元左右的情況下,到后期虧損約1000元。而 “大師”推薦的賣點甚至只在一瞬間,錯過之后就有可能被套牢。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追逐熱點股,會有被“追漲殺跌”的風險;而所謂的“福利股”,這一類股票往往是利用信息不對等引導投資者在某一時機買入,實際上這構成了操縱市場的違法行為。而擁有內部信息對于散戶來說是把雙刃劍,既有可能讓其得利,同時,也有可能被內部信息誆騙入局,高位接盤。
“薦股”包裝術:有的投資顧問變身首席分析師
今年5月,一位名叫“劉端瑞(化名)”來自中訊證券工作人員主動添加了小張的微信,在添加微信后,該工作人員幾乎每日都向小張發送廣告,“現在準備開始建倉一只短線牛股,預期收益20個點左右,回復518跟上”、“10w買入就賺6.7萬”、“20個交易日活力67%+,這只股票也是我們王志輝帶領內部客戶操作的跨月金股”。
密集電話攻勢下,真的有投資者被套路了。
一位中訊證券的投資者稱,自己多次受到業務員電話騷擾,引誘她加入會員,在她嫌會員費太貴后,業務人員就以申請優惠價格,名額有限吸引她入會。隨后她交了98000元入會,入會后她按照客服的指引買入第一只股票,幾個交易日后就虧了不少。在她提出希望退錢退會后,業務員就“失聯”了。
記者按照投資者提供的線索聯系上了中訊證券的工作人員,在記者表示了對成為其內部會員的興趣后,劉端瑞介紹,成為內部會員需要3.98萬元每季度的會員費,將在服務時間內指導客戶操作,每周將操作2-4只股票,每只股票的收益預計在5個點以上。“我們不能保證每只股票都是漲,但是以往來看,我們推薦的七八只股票都是漲的,偶爾一兩只微虧的情況,老師也會通知客戶及時止損出來”。

“10萬元入場,一只股怎么樣也能賺到10個點左右,一只就能賺到1萬元,說實話,幾只股票下來,這個會員費就賺回來了,我們是服務您一個季度的時間”,劉端瑞說。
為了向記者證明真實性,劉端瑞隨后向記者發送了多張公司照片,以及公司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下發的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證明等。除此之外,還向記者介紹了公司的一位曾獲“2017年新浪最牛人氣理財師”獎項并登上紐約時代廣場的理財師黃恒軍,以及首席分析師王志輝。
據證監會官網中顯示,中訊證券全稱為福建中訊證券研究有限責任公司,是具有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的專業投資咨詢機構。


當記者在百度搜索該照片時發現,該照片與多張紐約時代廣場背景的照片極為雷同,僅圖片中熒屏宣傳照中的人物有區別。而記者依照其所提供的證書編號,在中證協官網找到了王志輝與黃恒軍的登記編號,其中,被稱為首席分析師的王志輝的登記信息中顯示的執業崗位為“證券投資咨詢(投資顧問)”,而非所謂的分析師。
“薦股”生意的馬甲:有的打著券商旗號,有“牛哥”無資格,話術引人上鉤
“你好,我是國***證券的工作人員。”家住上海的王先生日前接到了一通來自湖北的電話,當他和對方確認身份后,對方表示,自己有幾只股票,希望能給他分享,然而,當王先生對對方提出,是否方便透露工號等信息時,對方卻掛斷了電話,“我最近接到過幾次這種電話,也不知道是從哪里得到我的信息”,記者多次根據王先生提供的號碼回撥過去,均顯示為無法接通。
與有著可查詢到登記信息的投顧相比,不少薦股群的大師的身份以及其是否具備資格也讓人生疑。
“如何提高盈利的概率?首先你得知道‘疊加概率’,就是讓各種有參考價值的因素疊加起來,從而提高成功的概率。”在一個高級VIP牛股群的QQ群中,自稱是(薦股大師)黃老師助理的丹丹發著這樣的廣告,此外,廣告中還寫著,“黃老師周末調研歸來,帶來絕密消息,你更加不能錯過!”
丹丹在群中邀請群員在直播時間內準時進入直播間,領取“一只大牛股”。然而,在記者對黃老師的身份提出質疑后,隨即被移出群聊。
這位黃老師,自稱是某證券公司首席分析師,同時擔任某研究所所長,曾獲2018年中國十大誠信金融品牌“金麒麟”獎,然而,當記者還想進一步詢問其個人信息時,黃老師卻再未有回復,記者也未能根據其提供的信息在中證協官網中搜索到有關黃老師的任何信息。
記者在某求職平臺中發現,目前有不少的平臺在公開招聘股票講師、期貨交易講師,申請者不在少數,上述招聘要求門檻并不高,對學歷要求上或是不限、或是“大專”,且大多對是否具有相關資質沒有明確要求,僅要求“熟悉二級市場”、“有股票期貨投資經驗”等,僅一則在首席股票講師的招聘啟事中提出,“有從業資格證者優先錄用”。
據業內人士介紹,在股票直播平臺中,部分“牛哥”、“老師”確實擁有證券投資顧問的證書,同時,還有一部分僅僅是對于股市稍有涉獵,然后利用微信、QQ群難以完全監測的漏洞,以系列的話術,吸引對股票以及其他投資工具有興趣的投資者上鉤。

播主頭銜多變、身份隱秘,非法直播薦股的罪與罰
日前,被市場廣泛關注的盛洋科技、合力科技、濟民制藥等多只個股均被投資者指出,存在有人利用微信群、QQ群及直播間向股民推薦買入的情況。有媒體報道,有股民在直播間中被老師推薦,稱經過調研發現某上市公司股價被嚴重低估,已與上市公司協商好,要把公司股價拉起來。當大家重倉進場后,上市公司會趁機發布利好消息,預計收益可以達到70%至150%。在股民全倉買入濟民制藥后,連續經歷三個跌停板,股價由53.44元/股的當日收盤價連續跌至36.98元/股。
“其實主要利用了大部分散戶專業知識匱乏,容易輕信,追求高收益的心理”,資深業內人士告誡投資者,不要貪圖小便宜,踩住法律紅線,還有可能造成經濟損失。
非法薦股一直以來被監管嚴令禁止。今年2月,上海證監局再次發布網絡直播平臺“非法薦股”活動風險警示,近年來,通過電視、廣播、報刊等傳統媒體“非法薦股”已大幅減少,但利用網絡直播平臺“非法薦股”增多。此類直播薦股是一種新的招術,誘惑力強,播主頭銜多變、身份隱秘,投資者往往難以識破。
層出不窮的各類薦股方式是否違反法律?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陳曉薇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證券法》第一百二十條明確規定了經營證券投資咨詢業務需要經證監會批準,并取得相應的許可證。假冒證券公司工作人員推薦股票,因其并沒有相應的許可證和資質,可能涉嫌非法經營行為。設置虛擬盤,騙取投資者的財物,則屬于赤裸裸的詐騙行為。這種情況,往往會讓投資者入金到個人賬戶或者空殼公司的賬戶。而那些有相應薦股資質的,如果在推薦之前大幅買入,后又通過公開媒體引導投資者買入,可能涉嫌“搶帽子”的操縱證券市場的行為。
一旦遭遇“非法薦股”,投資者應當如何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陳曉薇表示,如果被假的證券公司及人員推薦股票,造成了一定損失,投資者可以以相關行為人涉嫌非法經營罪,向公安機關報案來維權。如果是行為人自設虛擬盤,數據造假、修改盤面騙取投資者財物的,投資者可以以詐騙罪向公安機關報案。
陳曉薇補充道,個人的開戶記錄、入金記錄、交易記錄、出金記錄等都可以作為證據使用。虛擬盤在非法獲利后,可能會馬上關閉,所以投資者最好能采用錄像的方式予以固定。
一位券商業內人士認為,對于非法直播薦股,證監會、公安部門、直播平臺可以進行跨界聯合行動。一方面,監管部門需要加大對非法薦股的打擊力度,對相關法律法規可以進一步細化;另一方面,直播平臺應當盡好主管責任,加強對平臺的監督審查,對非法薦股信息及時處理。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思源 編輯 岳彩周 校對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