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銀行業保險業整體運行穩健,風險可控,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斷提升。但也必須看到,在未來一段時期內潛在風險依然較大,要保持清醒,冷靜研判,未雨綢繆。”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7月11日指出,當前面臨的突出風險與挑戰有幾個方面,其中之一就是部分市場亂象有所反彈。一些高風險影子銀行死灰復燃,有的以新形式新面目企圖卷土重來。企業、住戶等部門杠桿率上升。部分資金違規流入房市股市,推高資產泡沫。
因此,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將深入開展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依法嚴厲打擊資金空轉和違規套利行為。當前特別要強化資金流向監管,規范跨市場資金往來和業務合作,嚴禁銀行保險機構違規參與場外配資,嚴查亂加杠桿和投機炒作行為,防止催生資產泡沫,確保金融資源真正流向實體經濟中最需要的領域和環節。
近年來,銀保監會以強化金融監管為重點,以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為底線,始終保持整治金融市場亂象的高壓態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的特別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17年以來,中國金融監管部門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監管政策和措施,組織開展“三三四十”等一系列專項治理行動,大力整治金融業市場亂象,取得了明顯成效,金融業資金脫虛向實,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和能力不斷提升。
“在實踐中,監管部門連續開出巨額罰單,加大對違法違規的金融機構、從業人員的處罰力度,如對‘僑興債’違約事件中的金融機構處以罰款超過20億元等。”董希淼認為,這一系列“嚴監管”、“強監管”行為,產生了強大的威懾作用,使金融監管不斷“長牙齒”,有助于促進金融業合規經營,良性創新,防范和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為鞏固拓展亂象整治成果,堅決打贏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今年6月24日,銀保監會印發了《關于開展銀行業保險業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工作的通知》,就宏觀政策執行、股權與公司治理、信貸管理、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業務等六大方面的17項內容提出詳細要求。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銀保監會系統對銀行業開出的罰單超520張,其中信貸違規仍是處罰的“重災區”;對保險業開出的罰單超800張,主要違規事由包括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以外的利益、虛構中介業務套取手續費、編制虛假財務報表及其他資料。同時,保險中介違規也是處罰重點。
“今年上半年開出的罰單金額和罰單的數量相比2019年有所下降,但這并不能說明對銀行保險業的監管放松,其很大程度是受疫情的影響,金融資本活動減少,其中信貸比如涉房貸款、消費貸、金融貸款等仍是處罰的重點,同時銀行業保險業內部監管也是監管的重點。”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銀保監會發言人7月11日在亂象整治的重點內容中特別提出“嚴禁銀行保險機構違規參與場外配資”。實際上,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股票市場一直都是銀保監會的整治重點,在銀保監會開出的罰單中也屢見不鮮。在董希淼看來,監管機構一直嚴禁銀行業保險業參與場外配資,此次再次強調可能是針對近期股市上漲較快的情況,希望投資者能理性參與。
盤和林認為,監管層此次強調場外配資的問題說明影子銀行等場外配資已經對資本市場產生了漏出效應,不利于實體經濟的發展,影響了資本效率。未來相關部門可能會對資金流向進行更加嚴格的追蹤,落實政策對實體經濟的收益,整改市場行為并進行責任追蹤,以遏制違法行為,防止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