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萬聯網
▼
百煤云總裁黃貴生:這些年供應鏈金融發展朝氣蓬勃,紅紅火火,各類創新不斷涌現,但是這么多年好像還是沒有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為什么呢?
圖中是一條典型的核心企業供應鏈條,客觀存在著供應鏈“數據”的斷點、盲點、不相容點。導致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在這個鏈條里,大中小微企業共存、分工細化;想要整體協同,但是各個環節企業的能力不對稱,比如信用、比如信息化能力,數據的獲取手工與自動化并存;
二、一個供應鏈條要跨區、跨行業比如煤炭,煤炭生產、物流、到電力、鋼材等行業,跨越行業、業態鏈條上的數據、信息、格式之間也有很大的差距,打通難度比較大;
三經濟進入L型底,中小企業發展減速,利潤空間越來越小,一方面銀行“嫌貧愛富”形勢不好不但不給予支持,還要比跑得快,另一方面因為利潤率變薄,用不起“貴”的錢,導致融資通道越來越窄,中小企業覺得融資貴的時候,融資自然就難,資金也是根據風險定價的。對銀行的這種行為也無可指責,他們是替“人民”管錢的,必然把風險放到首位。
當然中小企業的苦日子也和核心企業有很大關系,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核心企業越來越強勢,核心企業怎么“欺負”中小企業?招標的時候定個攔標價,然后價低者得,基本上就是卡著中小企業的“生死線”來的,算賬算到骨子里,知道多少錢中小企業能接受,還死不掉,但是也活不好。他越強勢你越沒有議價能力,你越沒有議價能力中小企業就越完蛋。我們政府、銀行等機構還是在大力支持核心企業,這就是現狀。
不管現狀如何,這些年供應鏈金融被認為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得主要解決方案,因此也是蓬勃發展,產業鏈上各類企業都積極參與供應鏈金融業務或者服務。如圖所示:
這些年表現最亮眼,讓大家最熱衷于討論的就是金融科技的應用,科技給供應鏈金融打開了一扇希望之窗。科技非常有價值,但是很多科技還是“浮在”供應鏈之上,或者浮在金融之上而不是深入到產業供應鏈里邊,很多假設建立在底層資產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概念意義大于實際價值!
供應鏈金融的根在供應鏈,供應鏈金融發展到什么程度其實取決于供應鏈能發展到什么程度,如果供應鏈實現了物聯網、數字化等高級形態那么供應鏈金融也很容易快速發展。從國家的層面來講其實非常重視,從2017年提出供應鏈創新這個政策(《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提出供應鏈要與物聯網、互聯網融合,走向智慧化,包括今年提出的新基建,今年4月份國家發改委和網信辦印發的552號文(《關于推進“上云用數賦智”行動 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首次提出構建產業互聯網。我也認為這些是從根本上解決供應鏈的問題。
我們接下來看看供應鏈金融里的幾個關鍵角色的困境與選擇,從中希望找到一些解決方案。
第一個關鍵角色核心企業。講供應鏈金融離不開核心企業,供應鏈金融的信用要依托核心企業;被大家詬病最多的地方是核心企業不確權,不配合,但是供應鏈金融的從業者應該感謝核心企業不配合,因為他們不配合才給了大家各類創新的機會!
現在流行的核心企業X信模式大家認為就是核心企業的確權模式,的確如此,這個模式有很多優點比如實現信用傳遞、可拆分流轉等我不多講。主要講講局限性,一是出發點,核心企業搞X信,發供應鏈票據是為了什么?出發點是為了解決對手交易方的資金問題嗎?大家想想也明白,沒有免費的午餐。首先是為了自己,這點也無可厚非,在解決自己問題的同時解決供應商的問題;二是覆蓋范圍只是自己上游鏈條企業,是基于應付賬款交易真實性為基礎,但是解決不了產業供應鏈整體優化的事情,比如行業性的公共基礎設施,數字化平臺等,局限性就在于它是核心企業,核心企業之間是相互競爭的,做不到行業級服務。而這些基礎設施對于供應鏈的智能化升級非常重要,這些設施投資回報期長或者投入較大,中小企業做不了,核心企業做小沒價值,做大則面臨企業邊界挑戰問題。比如很多央企也搞了很多平臺,搞完之后同業不會去你的平臺。我干嘛為你抬轎子呢,所以不會去。
金融機構和科技機構也都喜歡圍繞核心企業,他們也無奈沒有辦法,你找中小企業支撐不了這個服務,所以都找核心企業玩。找核心企業,但是單點優化不等于全體最優,如果給核心企業過度支持就變成壓榨中小企業的工具了。支持中小企業政策今年也有出,國家文件給核心企業更多錢,好讓它把錢給中小企業。我們的政策就是支持錢給核心企業把錢給到中小企業,現實如何呢?
還有一點,供應鏈金融智慧化起點在于供應鏈的數字化,產業鏈上下游同業數據,誰該擁有?誰能中立、客觀的擁有?數據的隱私誰來保證?這點恐怕也是核心企業難解決的問題。供應鏈金融智慧化道且長啊,那么誰來干這事呢?
接下來看看金融科技公司,這幾年最耀眼的明星!首先申明一下我是科技的堅決擁護者,我們在科技上也是不余遺力的投入。有一次論壇上我講了科技的一些問題被認為是反科技分子,還被一個科技公司老總“教育”了好久。
IABCDE這些金融科技是普適的,對2C的價值很大,應用很好;這個C是有共性的而且容易判類的。而產業則是千業千面,一旦金融科技想深入到產業時,會有深深的無力感。因為一旦介入深度介入供應鏈,就發現科技投入巨大,回報看不到,只靠利息很難彌補這個問題,那么產業級基礎設施誰來投入呢?比如生產設備的智能化、商品的標識解析、溯源、可視化等,傳統物流設施的信息化、數字化改造;人機認證等等。
如果是能帶來資金的金融科技公司,還能去“摩擦”一下產業中小企業,如果沒有資金有不懂產業的金融科技公司真的挺難。
我講了好幾次供應鏈金融的根在供應鏈,金融科技的根也在供應鏈,就是產業級科技,產業的信息化、數字化升級改造上。所以國家大力發展新基建,應該是對老基建的數字化升級,是解決供應鏈本身的科技問題,而不是“浮在”供應鏈上面的金融科技問題。
讓金融科技落地最好的方式是發展產業科技,發展從生產-流通-消費的所有底層的設備、人、機、商品的數字化問題。那么依然是這個投入誰來干?誰來管?數據誰擁有?
再看一下其他兩個關鍵角色。
金融機構,一、金融機構是普惠機構,面對所有行業,而供應鏈金融則是根植于行業供應鏈的金融服務,千業千面,隔行如隔山。銀行發展供應鏈金融必須要找準幾個行業去做,很多銀行都成立了行業事業部,但是用的人還是銀行出身的人,沒有產業出身的人,對話起來難度蠻大;二、金融機構發展的科技也是普適的,是金融科技,而不是針對某行業的,行業性的供應鏈數字化金融機構沒有去做,也做不到;三、金融機構去扶持中小企業性價比不高,現階段可能最好的方法是通過核心企業去完成,但是還是前面講的核心企業的問題。
再看看政府,每年出不少政策,尤其是今年非常迫切的想支持中小企業,效果怎么樣,不予評價。怎么支持中小企業,只能通過金融機構去完成;甚至驅動核心企業去完成,效果如前面所講。政府對供應鏈的斷點、盲點更不知道怎么解決,也管不著,也不是他們的職責。政府也設立了不少也引導基金,想支持推動產業數字化,推動上云,那么落在哪兒呢?
發展不好供應鏈金融,好像每個角色都是無辜的。
這些政府管不著,核心企業不愿意干,中小企業沒能力干,科技公司無從下手的地帶。誰來干?把這個地帶發展好對產業鏈整體發展具有很大的價值。站在產業鏈角度來推動產業鏈整體運營效率提升和成本優化,這個視角的公司就是“垂直產業互聯網平臺”。
我們消費互聯網23萬億,產業互聯網180萬億的市場,這么一個巨額的空間,任何一個效率提升都會對產業整體產生巨大的價值。
如何做這個平臺?
凡事都要聚焦到細部才能落地。國內的產業具有明顯的產業集聚情形,聚焦到產業集聚區域,以第三方產業互聯網平臺為載體,政府引導、銀行+科技公司,尤其是產業科技公司、大型互聯網公司幾方組合找到一個解決方案,構建一個垂直產業生態。國內也出現了很多非核心企業發起的第三方平臺,但是這類平臺的缺點是懂產業,但是金融支持和科技手段弱,需要有政府引導支持,將各方資源聯動整合起來!
這類平臺有幾個特點:
垂直化:深耕細分產業,細分地區,從小切入,不要想著跨界可以為各行業甚至跨域地域服務;要與產業鏈貼合的非常緊密,能夠端到端的深度融合,不能之是飄在“云”上,根不在產業上,必須扎深產業地基。
科技化:應用各類科技手段深度改造線下場景,尤其是產業科技,他們是金融科技的根。這方面的投入需要政府政策性支持。
平臺化:不是以核心企業為主來搞,要以平臺模式,搭建場景,讓各方來唱戲。要第三方的方式來進行,確保中立、客觀,數據為行業整體所用。
農業互聯網平臺這幾年發展很快,今年疫情影響,飼料價格,草料價格暴漲,很所牲畜沒有口糧,就得被掩埋;建一個大中央倉儲區,國家搞戰略儲備,來平抑供求矛盾。這就是公共的基礎設施,那么誰來做?核心企業做,一是投入產出不劃算,二是它會優先保障自己而不是照顧對手;政府去干,政府只能補貼引導,它也沒法干;中小種植企業去做,沒有能力投入建設倉儲;第三方平臺做,可以但是如何資金問題,如何讓銀行認同倉儲的貨物安全、公允定價、可以處理等;科技公司可以將底層監管可視化、在線化,但是只有科技手段解決不了問題。這里邊的“三不管”地帶就需要一個垂直產業平臺去做,政府政策性引導、設立擔保讓金融機構放心,產業平臺圍繞一個產業場景做透,在線化、可視化,讓政府、企業、銀行、核心機構、第三方龍頭都放心。
另外,現在我看上午富民銀行(產業+金融+互聯網)聯合組建產融共同體SPV公司,銀行找到一個一致行動人,解決交易真實性問題,同時包括了產業的人,通過科技手段,把產業鏈上下游以及周邊從業者都拉到平臺上來,形成一個健康的生態,供應鏈金融自然可以做好。
上次去某省和一個廳局的領導溝通,他說有幾百億的引導資金,這個錢放在哪兒怎么有效的用出去?我認為應該大力支持區域內垂直產業互聯網平臺。因為產業互聯網平臺就是一個產業鏈“網主”是產業生態的“小政府”,像淘寶就是全國中小零售企業的“小政府”。它制定了行業規則。
我們必須以生態的方式搞產業平臺,以產業的方式搞供應鏈,以供應鏈的方式服務企業。這樣從大方向往下落,這個事情可以做成。每個產業里面可以做出一個阿里級的產業互聯網平臺。他不是核心企業的角色,他是以服務產業整體為目的。我覺得建立在產業互聯網平臺上供應鏈金融才能夠真正解決中小企業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