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允許擺地攤了,哪些物品可以地攤賣?選擇擺地攤的思路有10種

01覺成觀點
擺地攤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有效手段,可以提振經濟,豐實老百姓的錢袋子,提高人們的幸福感、增加成就感。
擺地攤也要有方法和思路,才能達到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02地攤一般經營那些物品?
地攤有早市和夜市之分,一般主要經營日常生活用品、各種小吃、飲品、以及蔬菜、水果等農副產品。
1、服裝類:衣、帽、褲、襪、鞋、飾品等等。
- T恤:情侶T恤、親子裝T恤。
- 女士包:各式好看、新穎的款式最重要。
- 首飾、頭飾類:戒指、項鏈、耳飾、發夾、手鏈、手表、手環、洗臉發帶、裝飾發帶、小鏡子、耳環、梳子、頭繩、手鏈等等。
- 牛仔褲、連衣裙:式樣多、或單一款式,簡單好看為主。
- 鞋、襪類:各式鞋子、拖鞋、男女襪子。
2、雜項類:塑料花,玻璃杯,各式水杯,兒童玩具,布娃娃,各種掛飾,手機殼+貼膜,圖書、音像,手工制品,古玩字畫,寵物等等。
3、食品類:酸辣粉、臭豆腐、涼皮、炸串串、小籠包子、各式餅子、粘糕類、燒烤、啤酒、毛豆等小菜類等等。
4、新鮮瓜果、蔬菜類:各種蔬菜、水果、鮮果汁、海鮮、生肉類、熟肉類。
03地攤經濟為什么能火?
1、實用性強。價格便宜、方便、實用、成本低。
2、是網購的有效補充。家里用的小東西網上買不太劃算,早市、夜市上買,不僅方便,選擇性還多。
3、品種多。早晚市花樣品種多,利潤客觀,需求量大。
4、交際場所的有效補充。閑暇之余與朋友小坐、閑聊,在夜市方便、隨意,花銷不大,還交流了感情。
5、增加就業和家庭收入。擺地攤就業門檻低,還能利用業余時間增加家庭收入,解決了低收入家庭的燃眉之急,緩解了就業壓力。

04選擇的思路
地攤上買東西基本是沖動消費,閑逛時,看著有用,也不貴,隨手就買了。這種行為,看著不起眼,可是,擺地攤的人卻能養活一家人。至于掙多少,主要看選擇賣的東西是不是適合。
1、選擇熱賣的商品
要根據當地的風俗習慣,選擇熱賣的商品。
比如,在小學門口和在大學門口,公園門口,早市、夜市一條街擺地攤,選擇的東西就不一樣。要因地制宜,想好客源需求是什么,再來確定自己賣什么。
2、選擇人流量大的位置擺地攤
就是要選擇地方,易經過的地方。
比如,校門口、公園門口兩邊的位置。位置能決定你的營業額。
3、選擇大型聚會等活動來擺地攤
一個城市,臨時性的大型活動,往往是擺地攤的黃金期,如商業展出、燈會、廟會、各種慶祝活動等等。這些都是好機會,不要錯過掙錢的機會。
4、選擇便宜、實用、方便的經營策略
- 逛地攤的人,要么圖便宜,要么圖方便,要么圖實用,很少有人在地攤上追求質量的,一般質量過得去就行了,沒有過高的要求。
- 所以,擺地攤一定要最大限度地考慮消費者的心理需求,才能成功。
- 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就是,價格便宜是一方面,體積也很重要,同樣的價錢,體積大,人們就會感覺便宜,覺得值。
- 比如說,玩具熊,同樣的價格,大的玩具熊就感覺比小的便宜,拿大的,就會有占了便宜的感覺,這是人之常性。
5、選擇專一商品,才可能賣出爆款
比如,專賣牛仔褲,或者,專賣襪子,專賣情侶衫等等。
6、要選擇固定的攤位,固定的品種,花樣要繁多
這樣人們才能記住,下次需要還會來買。否則,到處打游擊,有買家,也找不到你。
7、要選擇消耗品來賣
消耗品,購買率高,賣出的機會就大。否則,買一次用很久,不常用,不常換,購買率就會降低,畢竟,客源是有飽和度的。
- 那什么是購買率高的消耗品呢?
常用的生活必需品,是購買頻率高的消耗品。
比如:食品、零食、水果、小吃、飲品、常用的日用品、女裝、童裝、女鞋、童鞋、女性用品、女性飾品等等,這些都是購買頻率高的消耗品。
- 購買頻率低的商品:鮮花、塑料花、手表、凳子、桌子、梳子、字畫、碗筷等等,就屬于購買頻率低的商品。
8、減少貨物的可選性
- 比如,賣小籠包子,就有韭菜雞蛋素餡、胡蘿卜餡肉餡、白菜肉餡等等,誰來買,只能三選一,反而賣得好。花樣太多,反而沒有人買了。
- 再比如,賣童鞋,進的號碼全了,表面上好像好賣,實際上,剩下不全的號碼,全壓在倉庫里了,影響資金周轉。
9、選擇保質期長的商品賣
比如:新鮮蔬菜、牛奶、化妝品,保質期短,易腐爛、過期,增加成本,減少收益率。
10、選擇利潤率相對較高的物品賣
有些東西小,價格不貴,但是,利潤率極高。
比如:有些小東西,幾毛錢,或者一兩塊錢進的,能翻倍賣,那利潤率就是100%,這就不得了。利潤率超過50%的都是高利潤率。
05地攤銷售技巧
擺地攤,要講究銷售技巧。
1、送小東西
- 到地攤上買東西的人,都為了圖便宜,對質量要求不高,真要是重視質量,就去超市了。
- 所以說,顧客買東西,買一件就優惠一點價格。
- 買兩件就送一點小東西。
- 買三件就降價,或者,送一件像樣一點的東西。
- 做到這些,下次客戶還會來,就有了回頭客。
- 比如:買你東西,你送上一個頭花,或者發卡,不貴,還留下了好印象,有了回頭客,多值呀。
2、嘴甜
俗話說,嘴甜哄死人。哄得人開心了,還愁不買你的東西?就是不買,你送出的也是沒有成本的語言,也不吃虧。但是,幾句暖人心的話,有可能留下好印象,招來回頭客。俗話說,良言一句三春暖嘛。
3、會觀察人的心理
買東西要學會觀察買家的心理,及時跟進,才能更多地促成交易,這一點非常重要哦。
06擺地攤的法律依據
最近兩會開完,總理發話,10月擺地攤合法化。
總理說:
"我看到有些城市,街邊到處是小店,賣什么的都有,不僅群眾生活便利,整個城市也充滿活力。但有的城市規劃、管理觀念存在偏差,一味追求'環境整潔',犧牲了許多小商鋪。這樣的城市其實是一座毫無活力的'死城'!"
總理反問道:
"之前有個別城市,夏天不讓農民拉西瓜的小板車進城,說是影響城市清潔,讓老百姓吃不上西瓜,農民也賺不到應有的收入。政府難道就沒有解決清潔問題的辦法嗎?"
李克強進而強調,政府必須要提高規劃、管理能力,決不能光圖省事:"一禁了之"。
李克強說:
"說難聽點,這不就是懶政嘛!"
國務院近日公布《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今年10月1日起施行。
《辦法》規定,在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場所和時間,銷售農副產品、日常生活用品,或者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不再屬于無證無照經營。
我對于"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這句話的理解是:自制的物品。
比如:自制的手工藝品、刺繡、鞋墊、小物件、小工具等等。
07地攤經濟的意義
1、擺地攤帶來的不僅是方便、實用、便宜,還能促進貨幣流通速率。
2、擺地攤能給低收入人群帶來經濟收益。
3、能幫助解決一部分人就業,以解決燃眉之急的困難。
4、成本低,見效快。擺地攤啟動資金低,能快速進入良性循環,收到良好經濟效果。
5、能促進疫情后的經濟盡快復蘇,對解決通貨緊縮有一定的幫助。
08給地攤經濟的建議
1、加強專人管理。對衛生、交通等的影響要加強管理。
2、可以收少量的租金。畫出固定的經營區域,每月收少量的費用,將收來的錢,用于專人管理的專項支出。
3、城管改變職責。城管不是追著擺攤者亂跑,而是變成有序經營的管理者,以防形成臟亂差的局面,影響市容市貌。
09覺成結語
今年因為新冠疫情影響,很多人面臨就業難和收入減少,或者不穩定的情況。
擺地攤是一種合理的調節和補充,是讓城市活起來的有效辦法,是接地氣的便民措施。
大家利用業余時間,做點適合自己的小生意,是盡快恢復經濟的有效辦法,這在改革開放之初,已經得到了充分的證明,沒有什么可顧慮的。

個人觀點,歡迎點贊、收藏、關注、評論、轉發,共同學習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