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之家網(ZFZJ.CN) 4月30日,人民銀行開出史上支付機構最大罰單,商銀信支付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商銀信)涉十六項違規合計罰沒1.16億元。
處罰決定書文號為“銀管罰〔2020〕9號”的罰單顯示,商銀信因擅自中止支付業務、挪用備付金等涉16項違規,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5,009.097471萬元,并處罰款6,588.694167萬元,罰沒合計11,597.791638萬元。
商銀信支付于2007年9月29日在北京依法注冊成立,注冊資金1億元人民幣,在上海、深圳、廣州、廈門、西寧、湖北、山西、內蒙等地設立了分公司。
支付查(zhifucha.cn)顯示,商銀信于2012年6月27日獲得人民銀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業務類型為互聯網支付和北京市、廣東省、青海省三省市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
去年11月份,媒體報道稱德國數字金融平臺Wirecard將以至多807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北京的商銀信支付AllScore Payment Services所有股份,該框架協議在北京簽署。
根據慣例和法規的相關條件,在完成交易后,Wirecard將持有AllScore的所有股份的80%。兩年后,認購期權使Wirecard能夠收購剩余的20%股份。
8070萬美元換算成人民幣約5.7億,被收購的商銀信所持有支付牌照覆蓋了互聯網支付和三省市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單純從牌照價值看是高于支付牌照并購行情價的。
不過考慮到商銀信公司業務體量人才儲備以及其他公司資產,5.7億的收購價也基本上算是行情價。
Wirecard是金融商務領域全球增長最快的數字平臺之一,擁有超過5300個全球員工,遍布26個世界各地。
Wirecard的此次收購,主要為了能夠在國內為商戶提供收單服務和跨境收單,并且國際商戶也將獲得接觸中國客戶的渠道,并能夠使用他們的貨幣進行清算。
隨后沒多久,商銀信支付的大股東北京蘋果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發生了工商信息變更。工商信息顯示,蘋果信息公司的原自然人股東陳佳退出,新增了“JOY DRAGON CONSULTANTS LIMITED”和“WirecardAcquiring&Issuing GmbH”兩家外資公司。
由于大股東蘋果信息公司的信息變更,商銀信的實際控制人已由自然人股東“陳佳”變為了外資企業Wirecard。(據小道消息,陳佳是大老板的妻子)
如今,商銀信領上億元罰單,Wirecard甘心成為“冤大頭”?顯然不愿。
當然,新老股東之間的并購協議對此是否有約束就變得非常關鍵,違規行為是發生在管理權移交之前還是之后也很重要。
監管機構的罰單,尤其是類似幾千萬上億元的天價罰單往往存在半年一年甚至更久的滯后性,商銀信此次被列出的16項違規大概率是發生在管理權移交之前的。假如并購協議中對此有相關約束,那么Wirecard下一步極有可能采取措施進行追償。
不過話說回來了,把吃進去的肉再吐出來難度可想而知,況且大老板林耀的手頭上也比較緊。
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商銀信在4月3日被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要求執行1.236余億標的,案號為(2020)京02執278號。
除此之外,裁判文書網顯示,北京市二中院就玖富數科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提出的保全申請,裁定查封、凍結、扣押北京蘋果及林耀名下1024萬元財產。
第三方支付這個行業最早追溯到1999年,據說首信易支付成立第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2001年,剛剛誕生不到3年的第三方支付行業,便遭遇中國互聯網泡沫破裂之災,再加之受制于信用、資金等因素,集體陷入困境。2003年的“非典”,卻意外成就了第三方支付行業。由于人們都盡可能避免戶外交易,電子商務市場被全面引爆,第三方支付行業隨著電子商務市場的火爆而迅速繁榮。
央行于2010年6月公布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從事支付業務需要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也稱《支付業務許可證》。根據業務類型分為銀行卡收單、網絡支付和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三大類,其中網絡支付又細分為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數字電視支付和固定電話支付。
隨后在2010年11月份,時任央行支付結算司司長歐陽衛民在“第四屆中國電子銀行高峰論壇”接受北京晚報采訪時表示,央行不會對第三方支付機構進行數量限制。歐陽衛民表示,“不應該說多少年批幾家,凡是符合規定的都要給予許可,讓市場去選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支付牌照是央行為規范第三方支付行業發展秩序而設立的行業準入制度。2011年5月7日,有一批企業焦急地等待“放榜”,在央媽那里,他們還是“野孩子”。
此后,每一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發放,都引人矚目,尤其是前幾批牌照,都要經歷幾番波折,哪幾家支付企業會拿牌、會拿到哪些業務類型、何時發放牌照、發幾張……在沒有塵埃落定之前,這一切都成了津津樂道的話題。
不過直到2015年初,“嚴格支付機構市場準入,鼓勵現有機構兼并重組、持續發展健全市場退出機制,研究實施支付機構分類、分級監管”被寫入央行同年2月底下發的2015年支付結算工作要點的通知中。
這向外界傳遞了監管層有意收緊支付牌照下發進程。
隨后在2016年8月第一批支付牌照到期續展時,央行已明確表態原則上不再核發新牌照。不僅如此,在停發牌照的同時行業還面臨著違規公司被“摘牌”、牌照只減不增的現實。
彼時,人民銀行全面暫停了支付牌照的核發工作。
有支付牌照買賣需求的機構可以帶著需求私聊suipay
支付牌照不可以倒買倒賣,其他公司如想快速獲得,只能通過直接收購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方式將支付牌照收入囊中,這使得支付牌照的市場存量越來越少。據支付之家網了解,近幾年來第三方支付企業被上市公司、互聯網企業等收購現象頻現,比如小米收購捷付睿通、萬達收購快錢、唯品會收購浙江貝付、美團收購錢袋寶、海立美達收購聯動優勢、新大陸收購國通星驛等。
支付行業不斷成為產業巨頭布局金融業務的入口,因此被資本市場看好。
彼時,動輒上十億的巨資就為買一張五年續展一次的許可證,讓人驚嘆得懷疑人生。囤牌照的賺得盆滿缽滿,做中介的也動輒獲取千萬傭金。
之前筆者或接觸或途聽一些支付牌照的并購案,前些年牌照持有方因為資質的稀缺性坐地起價是常態。
最近幾年因為監管趨嚴天價罰單頻現,牌照交易市場降溫,不少需求方保持著極其審慎的態度觀望中。并且,據說收購第三方牌照還需要經過中國人民銀行或其分支機構的信用誠信等級評審,評審結果可能會是監管層重點考量的指標之一,這無形中淘汰了部分希望入局者。
需方的減少,讓部分心思不在支付業務而急于想套現離場的牌照持有方也學會了放低姿態。
商銀信天價罰單這件事也讓我們重新審視支付牌照并購了,尤其是對于這種有一定行業壁壘監管趨嚴的領域,做好“背調”還是非常重要滴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