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行業高強高壓的工作環境下,上班時久坐不動、熬夜加班、飲食不合理、長期憋便、蹲廁所時間長……早已致使當代互聯網人“菊部”連連失守。近日,拉勾聯合馬應龍發布《互聯網人“菊”部報告》(下稱“報告”),揭秘互聯網人痛腚思痛下的“菊”部現狀。
“上班不僅傷eyes,而且還很傷ass”。報告顯示,52.1%的互聯網人都有“菊”部困擾,高于其他行業的“痔”病率。其中,有69%的程序員曾出現過“菊”部問題,因久久坐和996等原因,程序員的“痔”病率遠高于其他崗位,高居首位。
雖說“十男九痔”,但在互聯網圈并沒有如此的性別差異。報告顯示,互聯網人中,67%男生有過后庭問題,而女生里也有43%有相同困擾,看來在“菊”部保衛戰中,距離實現性別平權并不太遠。
在人口老齡化的今天,有“痔”也正逐漸青年化,雖然36~40歲仍是患病的高發人群,占比31%,但31~35歲和26~30歲的患病人群分別高居排行榜第二和第三名,分別占比25%、17%,守衛菊花已經成為當代年輕人肩上的又一重任。
在“菊”部問題城市排行榜中,除北上廣深外,杭州作為唯一殺出的新一線城市,排行高于深圳、上海和廣州,位居第二名。杭州作為近幾年互聯網飛速發展的“電商之都”,可見城市含“網”量越高,“痔”病率越高。
平均每個互聯網人每周有1天受后庭問題所困擾,所以領導們要知道,有時候并不是互聯網人想遲到,而是被馬桶封印不得不遲到。另外,根據互聯網人“菊”部問題自查可發現,“菊”部失守主要來自于“上班久坐”、“帶薪拉屎”、“飲食不規律”、“熬夜加班”……
沒為“菊”部問題請過假的肯定不是一名合格的互聯網人,報告顯示,有20%的互聯網人曾為此請過假,但礙于面子問題,幾乎都會謊報其他病癥進行掩護。此外,互聯網人的“菊”花殘歸殘、痛也痛,但尊嚴不容有失,有76%的互聯網人在體檢項目中拒絕醫生“探花”,寧可流血流淚也不愿被“千年殺”。
隨著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人對待“菊”部健康不再不主動、不負責、不拒絕,馬應龍成為繼護膝、枸杞、泡腳桶后的人氣單品,有33%的互聯網人曾購買過馬應龍,且其中12%其實并沒有“菊”部困擾,可見互聯網人也逐漸形成了保衛“菊花”的憂患意識。
拉勾友情提醒:互聯網人,互聯網魂,互聯網爭做人上人,但再忙再累,也要關注“菊”部地區的健康問題,告別有“痔”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