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
讓我們經歷了一場深刻的洗禮
疫情過后
很多事情都會恢復如初
但這段時間我們經歷的一切
所帶來的改變
可能會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
不少我們用傷痛
得出的理念共識和行為習慣
或將成為我們長期堅守的個人自覺
或許疫情過后
我們才會發現
這些來自生活當中和內心深處
潛移默化的改變
是這樣徹底和深切

改變一
出門回家后終于記得洗手
出門回家后要洗手,這個從小就被父母和老師教育的習慣,在我們成年之后很多人仿佛已經忘記。但這次疫情中,伴隨著無數專家院士的告誡和提醒,回家先洗手,終于成為我們生活中恪守的習慣。就連醫務人員操作前的“七步洗手法”都成為網上的熱搜詞——洗手,毫無疑問是今年疫情發生以來重復最多的生活習慣。
也許疫情過后,出門未必會再需要戴口罩,但回家后趕快去洗手,一定會成為很多人一個下意識的行為。

改變二
更多人接受餐桌上“多擺一雙筷子”
共吃一盤菜,這或許是生活中最常見、最毫不起眼的日常。但疫情讓我們警醒,這樣的零距離接觸,可能帶來傳染性疾病的聚集性傳播。對于傳統上傾向于合餐的國人而言,分餐不習慣、顯生分、太麻煩,配備公筷公勺或許相對更簡單易行。
疫情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們傳統的夾菜方式,不少餐飲企業已經自發為食客配備公筷公勺,防范“病從口入”。不少省市也提出推行公筷公勺的倡議,獲得民眾積極響應。多一雙筷子,多一份健康,更不會少一分見外。相信疫情過后的相當一段時間內,不少聚餐的餐桌上都會多擺一雙筷子。

改變三
無接觸支付將更加普及和流行
即使在疫情暴發以前,移動支付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疫情發生后,一張張經過轉手的“錢”確實有可能成為間接傳播源。在這樣的背景下,無接觸支付降低了人們被感染的風險。
疫情發生以來,網絡上時不時就會出現“急尋某某車次、航班、出租車患者同行人員……”類似的新聞。而如果沒有移動支付,疫情防控下的信息追溯將會更加困難。相信疫情過后,更加安全、可溯源的無接觸支付方式將在這個社會中更加普及和流行。

改變四
意識到在公共場所保持距離的重要性
平時我們在銀行柜臺等處辦理業務時倡導的“一米線”外排隊等候,既是一種文明,也是對別人隱私的尊重。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我們在公共場所如醫院候診、繳費,等候公交、地鐵,食堂打飯,進出小區登記、測溫時,更需要排隊,保持相互之間的距離。
疫情過后,相信有更多人會意識到在公共場所主動與他人保持距離的重要性。這個距離,不僅是文明的距離,更是安全的距離。文明的養成需要久久為功,這樣的距離,不是疏遠和冷漠,反而體現的是一種尊重、一種分寸、一種友好,一種對自己也對他人負責的行動自覺。

改變五
儲蓄觀念或將再被重視
這次疫情,考驗了不少人的現金流。房貸、車貸、信用卡、花唄的催繳日期可能會遲到,但絕對不會缺席,在意外來臨的時候,手頭有點存款是一個人最大的安全感。
在這個提倡提前消費的年代,這次疫情對借貸型消費也是一次警示,未來的生活里別透支、別月光,錢一定要攢一點,養成儲蓄的好習慣。遇到危難才明白,存款標志著一個人抗風險的能力。

改變六
新式的守望相助有望重塑鄰里關系
中國有句老話,遠親不如近鄰。在居家隔離的日子里,鄰里關系被重塑,而我們也重新認識了“鄰居”。原來我們的身邊有這么多好鄰居,他們或是爭做左鄰右舍的守護者,或是主動為隔離家庭跑腿的代購,或是給孤寡老人、貧困戶捐資送物,或是幫助抗“疫”戰場上的醫護人員、一線人員照看家人……
在疫情期間,一棟樓或一個小區一般都會建個“鄰里群”,拼單購買消毒液,一起“團購”蔬菜日用品等等,這種新式的守望相助,或許可以在疫情結束后持續下去。

改變七
線上生活方式將繼續深化
對不少中老年人來說,疫情發生以前,超市、菜市場、藥店等線下實體場所,仍然是他們的主流生活方式。但是因為疫情所必須的物理隔離,因此很多生活也只能轉移到線上,線上生活方式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
因為網絡的便捷,使我們每個生活在家中的人,隔離但卻并未與世隔絕。線上買菜、線上辦公、線上教學、在線門診、在線車保……各種線上生活的場景和方式,經過此次疫情被推廣開來,這樣的生活方式未必會成為主流,但一定會繼續深化。

改變八
個體公共責任意識有望得到強化
疫情面前,每個人都是防線。這樣的特殊時期,對每個人的公共責任意識進行了強化,你或許不習慣戴口罩,但當你要進入公共場合,戴不戴口罩已不是個人自由的問題,而是涉及公共安全的問題。
參與防控疫情并不需要什么高深學問,作為一名社會成員,遵守社會秩序,尊重公共利益,關愛他人利益,每個人需要的只是基本的責任感。突如其來的疫情,是對社會文明底色的一次大考,也是對我們公德意識的一次喚醒,通過這次大考,也讓每個人意識到公共責任意識的重要性。下一次,當你想打噴嚏的時候,你可能會不自覺地抬起手肘擋住嘴。

改變九
更加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管理
這次疫情告訴我們,配備一個家庭藥箱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買不到口罩、酒精的人,更加意識到醫藥用品居家常備的重要性。疫情過后消毒液、洗手液、消毒紙巾、口罩可能會成為居家必備的用品,甚至會有貯備一定衛生用品的習慣。
疫情過后,很多人意識到,規律作息、膳食平衡、營養全面、戒煙限酒、加強運動……這些健康的生活方式,應成為我們生活中的自覺行為。當下一個秋冬季節來臨時,相信將有更多的中老年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出入人員密集場所時戴上口罩。

改變十
餐桌上再也不能亂吃東西了
我們早就認識到食用野生動物風險很大,對公共衛生安全構成了重大隱患。革除一些餐桌上的陋習,有利于從源頭上有效防范重大公共衛生風險。
近期,國家已經通過立法禁止野生動物交易。今后,我們也學會了,不是什么東西都能擺上餐桌,健康文明的飲食習慣,不僅是對自己,也是對他人負責的表現。個體的自覺將形成推動整個社會文明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