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時代傳媒格局,怎樣才能提高網絡策劃能力?從實踐中我們梳理總結出時間、區位、產品、話題和渠道“五個變量”。從統計學觀點講,時間屬于持續變量,其余四個屬于離散變量。我們發現,在網絡宣傳策劃案中,用四個離散變量去對接一個持續變量,交集越大,策劃案越有價值。
變量一:重要的時間節點
循著特定時間節點開展新聞選題策劃,往往能彰顯新聞宣傳的溫度、深度與厚度。兩會、重要節慶活動、重大會議賽事等,均可提前進行重大議題的選題策劃。如2019年9月24日,騰訊策劃推出“領取你的國慶專屬頭像”互動活動,將朋友圈演變成大型許愿現場。
變量二:獨特的區位優勢
區位優勢,就是具有特定區位條件的顯要優勢。沿海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是一種不同的區位優勢;少數民族地區和邊遠地區,又是一種不同的區位優勢。在選題策劃中,聚焦具有獨特地理標志的區域,置于國家和地區總體工作大局中考量,使選題策劃在宏觀大局“獨樹一幟”,讓受眾產生親近感和自豪感。
案例
新華社2015年《“眼見”“顛覆”“耳聞”四川藏區帶給你的“N個沒有想到”》的報道,就是基于四川是全國第二大藏區,深入解讀四川藏區在中央治藏方略指引下發生的根本性歷史性變化。
廣東每年都舉辦“粵”字頭網絡主題活動,2019年推出“壯麗70年 粵來粵好”網絡主題活動,主題落腳到“世界看中國,嶺南一扇窗,廣東是中國向世界敞開的一扇窗口”,把廣東定位于展示國家對外開放的窗口,十分精準,也取得了成功。
變量三:新穎的產品形態
公眾信息選擇方式的改變,推動產品形態的變革。碎片化閱讀和視像傳播正成為越來越多公眾的信息選擇方式,前者以微博、微信為代表,后者以抖音、快手、B站等為代表。
案例
《70年,我是主角》
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推出《我愛你中國》主題MV和互動H5、全民定制微電影《70年,我是主角》、大型手繪長卷H5《復興大道70號》,新華網推出創意微電影《一生有信》等大批融媒體產品,創新使用電影、動畫、MV等產品樣式,借助圖像識別、人臉融合等智能技術,拓展了新聞傳播的新領域,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營造了濃厚的網上輿論氛圍。
短視頻、長圖和智能技術的出現,符合當下互聯網移動端短平快的特點,它能夠迅速提高人們處理信息和表達信息的能力。這些新穎的產品形態不僅是適應市場的需要,也是選題策劃必須考慮的變量,更是選題策劃的一場自我變革。
變量四:鮮艷的話題標簽
社交媒體上的話題標簽(Hashtags)是以“#”字符開頭的一個短語,在一則消息中用以分辨關鍵詞或熱門話題,并便于用戶進行搜索。在重大議題策劃中,如果對正在發生的事或眾說紛紜的話題貼上“新標簽”,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無疑是選題策劃的良好開端。
案例
2019年4月成都舉行外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主題是“Chengdu, Can do”,翻譯過來就是“成都,都成”,當然“都成”的“都”應念“dou”。這句話,最早出現在英特爾成都工廠的文化墻上。四個字,言簡意賅,句短理盡,不僅濃縮了英特爾在成都開疆拓土、不斷壯大的16年企業傳奇,也記錄了“成都制造”爬坡上坎、一步步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的“走出去”過程,更投射出外企與成都的不斷融合、攜手共進。
延續“成都,都成”的城市標識影響,成都此次外資集中簽約獲得很大成功。只有在對內容進行深度分析的基礎上提取出反映關鍵信息的主題、話題,才能讓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變量五:豐富的傳播渠道
面對爆炸式增長的信息,受眾的選擇空間越來越大,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甚至不同文化水平的受眾,對信息渠道和內容的選擇存在明顯差異,對于看什么、不看什么,受眾擁有絕對自主權,這正是選題策劃要考慮豐富傳播渠道的重要原因。
案例
2019年8月,《新聞聯播》入駐快手、抖音后,一次又一次登陸社交網站熱搜 榜。截至2020年2月9日,《新聞聯播》抖音粉絲數達2562.4萬。每天19時陪伴一代又一代人晚餐的《新聞聯播》,其嚴肅、端正的官方話語體系,一經與微博、抖音、快手等平臺成功嫁接,瞬間讓傳統節目煥發出全新的生機與活力。
傳播媒介的每一次革新都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今新媒體的發展更是一種穿越式、零距離的變遷。4G技術的出現曾讓電視人以為大家都會在移動端看電視,沒想到火了的卻是短視頻。隨著5G技術商用化的推廣,傳播渠道將呈現出怎樣的發展態勢更加不可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