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帶來了全球經濟的全面洗牌。
對于絕大多數傳統中小企業來說,疫情更像一枚放大鏡,把企業里那些藏在皮膚下的問題暴露無遺。
同時,疫情也像一個時間加速器,讓所有傳統中小企業都提前面對了那句終極之問——生存還是死亡?
如何熬過這個經濟寒冬,已經成為傳統企業老板不得不面對的當務之急,危機之時,尤為考驗企業一把手的軟實力。
疫情之下,企業操盤手該如何提升自己的經營之道?你在微觀學社4周年獻禮——《疫情危機下的企業轉型大戰》公益課程里面,或許能夠找到答案。
↑↑↑頭條搜索,即可免費觀看精彩直播
以下內容為微觀學社創始人陳平老師的直播實錄:
1.企業經營操盤手的根本
從去年到今年,我們總聽到一句話“我太難了”。的確如此,對于傳統中小企業而言,經營、融資、收入都變得很難。
但我認為,疫情之下,所有的老板之所以都陷入了無限的焦慮當中,根本原因是沒有框架,抓不到點,所以付出到無能為力,這就是痛苦的根源。
那我們怎么跳出來呢?你要及時抓住企業經營過程中萬變不離其宗的“宗”,這也是做企業根本。
01.經營為先,經營就是盯錢盯業務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收入、成本、利潤,這三點是企業經營的三大賬本。
想要有收入,就必須要創新營銷,合理地控制好成本,提高效率,才會有利潤。
所以,對于企業而言,首先研究的是經營問題,也就是關于錢的問題,關于現金流的問題,這是根本。
02.有現金流的企業不一定有價值
這里的價值問題,主要就是模式、資本、股權。
對于傳統企業而言,大家一定要牢記,有現金流的公司不一定有價值,有利潤的公司也不一定有價值。
那怎么辦呢?
我們必須得把公司的模式做出來,一旦有了可靠的商業模式,你就必須要用資本來做推動,所以叫模式資本。
那資本憑什么幫你?
這就需要企業跟資本通過股權發生交易,以此來取得資本的關注。
之前喊話,永不上市的西貝,在疫情期間,靠貸款最多只能再撐三個月。
因此最新賈國龍的采訪中表示:“之前我們一直很驕傲,認為自己現金流很好,不需要上市,這是在當時那個時間點的想法,但是最近我確實改變了想法,災難非常教育人,我們現在才發現,自己的造血功能和抗風險能力,遠遠不夠。”
因為上市公司可以通過股權融資,還有大量的現金儲備來抵抗風險,所以,對于我們傳統中小企業來說,你必須要把股權賣給資本市場,來搏取一線生機。
對于不同規模的企業,經營方法也不同。
研究小錢就是賣東西,做消費市場;
研究中錢就是賣模式,做合伙人;
研究大錢就是賣股權,做融資。
對于我們傳統中小企業而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選取不同的方法。
企業需要跨越的三級跳:
1) 如果企業經營困難,現金流不充足,必須多研究收入成本和利潤的問題。
2) 如果企業現金流不錯,沒有生存問題,必須研究管理問題,也就是文化和制度,打造企業自運轉系統。
3) 如果企業經營和管理都不錯,必須研究模式和股權嫁接,引入資本。
2.至暗時刻的管理法則
當一個企業經營趨向正軌,有了資本的注入,接下來就要學會更高效地做管理。
管理是管什么?表面是管事,本質上是管人,因為事都是人干的,所以單純的管事,根本沒法解脫,明智的老板,則需要把人激發出來。
什么是企業?企業就是到人為止,所以很多老板的硬傷就是搞不定人。
我們都知道人有三性:獸性、人性、靈性。
獸性就是跟動物一樣,特別喜歡進攻發脾氣,破壞規則;
人性就是升官發財做老板;
靈性就是除了物質需求之外追求精神上的滿足。
因此管人就是要管理人的三性:
用制度降服人心(獸性);
用機制激活人心(人性);
用文化凝聚人心(靈性)。
所以作為老板,你只有能把人的三性全都能夠收得住,你才是稱職的管理者。
01
用制度降服獸性
一個企業想要做大做強,就不能只依賴能人。
前面我們講過很多次,那些靠能人的企業,就算是一年能干一個億,也隨時面臨倒閉的風險,因為這些能人都是豺狼虎豹之流,豺狼虎豹雖然兇猛無比,容易干出業績,但根本不受管理。
一個企業如果沒有規范化的管理,那么這個公司就是一盤散沙,一旦豺狼離開,整個公司就倒塌了,更別說發展了。
所以一個企業想要有長遠的發展,就必須要有制度,用制度管理豺狼虎豹,降服人心里的獸性。
02
用機制激活人性
做企業五年以上的老板都清楚,人性根本管理不了,人性只能靠疏導、滿足,或者牽引。
對于人性的需求滿足,可謂是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的儒家文化。
《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之天下者,必先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這里的治國平天下放到現在就是在商業社會里的出人頭地,也就是發財升官做老板。
滾滾紅塵,你我皆凡人。無論是老板,還是員工,我們都擺脫不了升官發財的人生追求。但很多老板,整天就只研究自己怎么發財,自己身邊的人完全不考慮,那又怎么能將公司管理好呢?
作為老板,自己賺錢的同時,更應該讓員工賺錢,發財。如果老板能讓員工從一個基層員工,一步步晉升,發財,最后變成公司的股東,那么這個公司大業必成。
漢初名將韓信,當時在項羽麾下只是個折戟郎中,這對于擁有統帥千軍萬馬之才的韓信來說,明顯大才小用。
后來韓信看在項羽麾下無望,即轉投劉邦拜為大將軍,結果韓信在劉邦麾下英勇無比,大殺四方,最終協助劉邦取得天下。
所有的不會管人,都是因為老板沒有把焦點放在隊伍身上,所以人心難聚,大業難成,這都是歷史的經驗教訓。
因此,作為老板,企業管理不好,核心在于不懂得用機制激活人性,這一點一定要引以為戒。
03
用文化凝聚靈性
文化到底是什么?借用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的話:文化不是紙面上宣傳什么,而是信仰什么,如何思考,如何做事。
簡單來說,文化就是企業里的這群人的整體氣質,他們做事的信仰和思想,而靈性就是心里的追求,精神上的滿足。
對于老板來說,如何將企業做大,做強,這里文化的滋養,澆灌是關鍵。
對于老板而言,一定要比團隊更有決策力、更有遠見、甚至更加務虛,因為務實的老板都干不大,干大的老板都是務虛的。
李嘉誠天天講佛法;
柳傳志天天講道德經;
任正非天天講毛澤東思想;
馬云天天講全球化。
馬云曾在十年前說:未來是大數據,云計算的時代。但是沒人信,結果王堅十年磨一劍,期間歷經他人的冷眼和嘲笑,最終將阿里云做了出來。
現在阿里云的計算水平,亞太第一,全球第三, 僅次于亞馬遜跟微軟,僅憑一己之力將中國的大數據云計算水平,提到國際領先水平,王堅本人也由此榮獲中國工程院院士,這就是一個老板的遠見與智慧。
因此,作為老板,要成為企業的精神領袖,在企業里沉淀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只有這樣,企業才可能有文化有靈性,員工才能骨子里有力量。
用制度管員工的獸性,最多能讓員工不犯錯;
用機制激活員工的人性,最多能讓員工干勁十足;
但用文化凝聚員工的靈性,托起員工的靈性,才能讓員工跟你一起追求夢想,生生不息。
這就是文化的魅力和威力。
04
文化第一、機制第二、制度第三
管理不是請客吃飯,而是一套系統規范的方法論。
很多老板都會有疑惑,到底應該先做制度,還是先做機制,還是先做文化呢?
這里,直接給大家答案,關于傳統企業落地管理的順序:文化第一、機制第二、制度第三。
因為文化是管理人心的,它的負作用較小,要是先做制度或者機制,很容易搞崩。
為什么?因為老板只講力度,不講溫度,文化就是溫度,有了溫和的土壤,后面的機制和制度才能有效的落地。
因此,文化就是土壤,有土壤才有力度;
機制就是分錢,讓一部分人先賺到錢;
制度就是績效考核,有文化和機制做牽引,制度就好落地。
總結
最難熬的日子,對企業一把手來說,也是最深刻的修行。
《至暗時刻》中丘吉爾所說:我對于我自己,完全有信心,如果所有人都能各司其責,不疏忽一個錯誤,做好最佳的安排,我們將再一次證明自己,我們能保衛我們的“企業”,讓它安然度過這場疫情風暴。
在疫情的危難中尋求生存,即使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即使孤軍奮戰,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去奮斗,不要浪費任何一場危機。
在這里,愿每個傳統企業永不放棄,踏準時代的節拍,找到危機中的機遇,用心去發現屬于自己的新大陸。
文章開頭,我們提到,疫情對于我們傳統中小企業來說,到底是生存還是死亡?此刻的各位,我想大家應該有了答案。
疫情當下,正是修煉“內功”、檢驗企業管理文化的好時機,也是老板凝聚人心,提升進階的最好時機。
加入微觀,給團隊一個修煉內功的機會,給自己一次提升進階的機會。
逆境之下,微觀陪你一起度過這段至暗時刻,光明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