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是《莊子·養生主》中最為人所知的一個故事。
庖丁向文惠君展現他如何殺牛,他的技術非常高超,以至于當牛被殺死時,還不知道自己已死,只見肉體突然解體,轟然倒地,而他的那把用了十九年的殺牛刀,卻像剛剛被磨好一樣嶄新。
圖片來源網絡
梁冬在《梁冬說莊子·養生主》一書中提到,如果把這頭牛比作人世間的種種困難,那么這把殺牛刀就像游走在世間的我們。
說到世間的紛擾,大多都與復雜的人際有關。如果人際關系不和諧,會給人造成很大的精神壓力,也會加速衰老。
我們要如何才能像庖丁這把刀一樣,穿梭于各種人際之間,多年后依然完好如初,青春永駐?
跟庖丁學習如何解牛就知道了。
與人交往時,把握節奏感
莊子在描寫庖丁解牛時,寫道他殺牛時刀和牛接觸發出的聲響,像是音樂一樣有節奏感。
這樣給人一種感覺,庖丁解牛一點也不暴力,像跳舞一樣,有節奏地做這件事。
在處理復雜的人際時,同樣也需要把握節奏感,也就是保持自己的節奏。
沒有找到自己處事節奏的人,會十分在意別人的看法和反應,也就是我們說的討好型人格。
蔣方舟在《奇葩說》講述自己的討好型人格時提到;她在做什么事之前,都會去想別人的反應,以及她有沒有符合他人的期待。
圖片來源網絡
討好型人格者容易被他人影響,一場交際下來會感覺很疲倦,身體被掏空。他們在交往中常常會失去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心理學家戴爾·卡耐基說:“很多精神和心理方面的問題,隱藏的病因往往是他們不能保持自我。”
對于討好型人格者來說,也是如此。他們害怕沖突、害怕被他人否定、也不懂得拒絕他人的要求。
圖片來源網絡
其實剝開討好型人格者格外衣,會發現他們心中都住著一個過度敏感和脆弱的小孩,內在充滿了不安全感。
他們的順從,表面上看是在討好他人,但其實更多是希望得到他人的喜愛。他們有深深的低價值感,需要他人的肯定和關愛才能填補內心的匱乏感。
圖片來源網絡
原生家庭是形成討好型人格最大的影響因素。
父母是孩子認識世界的第一個老師。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表現好就鼓勵,表現不好就重重批評,看起來好像沒毛病,但其實這會給孩子造成一種信念,只接納自己好的一面,不接納自己壞的一面。
圖片來源網絡
同時也會讓孩子覺得,愛是有條件的,必須要表現得好才能得到。
為了追求愛,他們只能去隱藏自己的任性、壞情緒、笨拙……甚至在長大后的人際交往中,也會像小時候那樣看臉色行事。
▲ 如何改變討好型人格?
改變討好型人格的第一步是,學會自我接納和允許。接納自己過去的經歷,并允許自己展現不完美,給予自己無條件的愛與包容。
圖片來源網絡
改變討好型人格的第二步是,學會表達自我。要放平心態,明白交流的本質是雙方的意見互換,表達自我不是反駁他人,只是闡述自己的觀點而已。
看到事情的本質,遵循本質行事
庖丁在向文惠君解釋自己如何解牛時他說到,原來自己剛開始殺牛時,也是傻乎乎的像一般人那樣,只看到這是一頭牛。不過三年后,如今自己再看牛,看到的就不是牛了,而是一幅完整的經絡圖。
如果把這頭牛,看做是人際中遇到的一個困難。有多少人是庖丁剛開始那樣,只看到事情本身,看不到事情的本質呢?
用我媽打個比方,每次我在外面玩很晚,她都會說:“你再不回來,就別回來了!”
這時要是我被激怒說:“不回來就不回來,你說的,到時候別一直給我打電話哈!”
那么,我媽就會越來越氣。家遲早是要回的,最后受苦的還是我,這樣太不劃算了。
其實她這句話的意思是,她很擔心我一個女孩子在外面,太晚會有危險。了解了她的“話外音”就順應著來回答:“我再有半個小時就回來了,你別擔心,一會我上車跟你打電話。”
這樣不僅避免了爭吵,反而讓媽媽覺得自己的關心被懂得,憤怒也消了大半。
與人交往,不要過多觸及他人的情緒
庖丁所用的殺牛刀非常薄,因為牛的骨節乃至各個組合部位之間是有空隙的,所以他用薄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節和組合部位間,牛就感覺不到太大的痛苦了。
這種方式要是用在人際交往中,其實就是在談不要過度觸碰他人的情緒。
觸碰他人情緒,會有兩種結果,第一種是他覺得跟你在一起很開心,你們關系會很好;第二種是他覺得跟你在一起很生氣,你們之間充滿了火藥味。
不要觸碰他人的憤怒點,這很容易理解。可是為什么,也不要讓他人過于開心呢?
越是相處愉快,越想要在一起。而越是親密的關系,就越缺少邊界意識。常常踩到雷區而不自知,給雙方都造成困擾。但介于害怕打破和諧,又不好意思說明。
圖片來源網絡
老子曰:“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
當事情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開始遠去,并向相反的方向發展。長期以往,兩人的關系也會走向破裂的邊緣。
所以人與人關系再好,也要懂得保持距離感。像庖丁解牛一樣,懂得在縫隙中游走,而不觸發他人的情緒。君子之交,雖淡如水,卻能保持長久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