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不僅是我國,世界各地都出現了口罩、醫用手套、防護服等物資緊缺的情況。盡管制造企業一直在加班加點地生產,但對民眾的日常供應仍顯不足,超市的貨架上的依然難見口罩的蹤影,甚至連廁紙、紙巾等衛生用品也未能幸免。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搶購防護用品上,卻容易忽視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些用過的防護用品都去哪兒了呢?
民眾使用過的防護用品屬于普通垃圾,分類處置即可,而疫區醫生甚至是新冠肺炎患者使用過的醫療用品、產生的各類垃圾,就屬于危險的醫療廢物了,簡稱“危廢”。在疫區的醫院里,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醫療垃圾,需要專人清理、收集和輸送出去,而那些被清理出去的“危廢”又去哪兒了呢?
高溫焚燒是處理危廢最徹底的方式,但疫區大量的醫療廢物令當地的環保企業不堪重負。而就在此時,水泥企業站了出來:我們也可以為抗擊疫情做更多貢獻——
金隅集團水泥窯(中部深色管道部分)
為啥水泥企業能站出來承擔這個抗疫重要工作呢?
水泥企業都有水泥窯,這個裝置主要用于高溫焚燒。窯內物料溫度一般高于1450℃,氣體溫度則高于1750℃,甚至可分別達到1500℃和2200℃的高溫。在此高溫下,醫療廢物中的微生物、有機物都將得到徹底的分解,一般焚毀去除率達到99.9999% 以上,對于醫療廢物中有毒有害成分將進行徹底的“摧毀”和“解毒”。據統計,物料從窯頭到窯尾總停留時間在40 分鐘左右,可以使廢物較長時間處于高溫之下,更有利于廢物的燃燒和徹底分解。焚燒狀態穩定,具有良好的湍流,同時具備堿性的環境氣氛,有效地抑制酸性物質的排放,便于其尾氣的凈化,而且可以與水泥工藝過程一并進行。沒有廢渣排出,可固化重金屬離子,是全負壓系統,煙氣和粉塵不會外溢,從根本上防止了處理過程中的再污染。廢氣處理效果好,具備燒成系統和廢氣處理系統,使燃燒之后的廢氣經過較長的路徑和良好的冷卻、收塵設備,有著較高的吸附、沉降和收塵作用。投料點多,適應性強,利用原有危廢處置系統,不需要在工藝設備方面進行改造,因此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快速響應。原來如此!
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問題,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僅用3周時間,策劃出版了《水泥窯協同處置新冠肺炎疫情醫療廢物關鍵要點40問》一書。該書為問答形式,以醫療廢物的特性為出發點,通過對醫療廢物特性、處置要求、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及注意事項等內容的介紹,為水泥窯協同處置新冠疫區醫療廢物的企業提供理論知識和指導意見,使其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快速響應社會需求,從而在我國的疫情防控中發揮重要作用。
↑華新水泥
↑《水泥窯協同處置新冠肺炎疫情醫療廢物關鍵要點40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