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微信
記者:陸柯言 徐詩琪
“
“這個功能來得太晚了。”
”
蟄伏三年之久的公眾號付費閱讀功能終于等來落地的消息。
1月15日,微信團隊宣布,微信訂閱號付費能力正在進行灰度測試,符合條件的運營者可以前往公眾平臺開通付費功能。
成功開通后,運營者可對原創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內容設置收費,用戶購買文章后方可閱讀全文。微信方面稱,此舉是為了給優質的內容創作者提供更多能力,獲得更多收益。
當天,已經有部分原創作者收到了內測邀請。其中,公眾號“三表龍門陣”發出了第一篇付費閱讀文章《千字長文告訴你微信付費閱讀賺錢之道》,閱讀價為1元。文章發出18小時后,已經有將近5000人付費。
幾位公眾號從業者向界面新聞表示,目前最適合嘗試付費閱讀可能是文獻、小說連載、知識付費、粉絲經濟、互聯網財經等公眾號和場景,這類受眾粘性較強,付費意愿也更高。
但擔憂也隨之而來:付費閱讀極有可能被標題黨利用,或利用半隱藏的性質來發布色情等違規內容,這考驗的則是微信平臺的審核及監管能力。
“我們恨不得給讀者錢讓他們來看,還想收費?”微信內容創業者姜茶茶表示,現在很多公眾號倒發紅包吸引讀者打開,讓他們做付費閱讀,等于把好不容易吸引來的讀者趕走。
另一位娛樂公眾號從業者也認為,自己的內容不適合做付費。在微信公眾號打開率普遍低于10%的情況下,能把流量留住才是最重要的,因為這是廣告變現的根本,而廣告才是收入的大頭。
公眾號“半佛仙人”擁有67萬粉絲,主要發布互聯網、財經、社會等雜談文章,平均每篇文章打開率在15%以上,已經算非常高。
創始人仙人認為,他完全不會考慮嘗試付費功能。“任何一個人都可以付費截屏。然后把長圖發出去,所以我認為沒有付費的意義。”
理論上說,如果一篇文章的內容有價值被截圖傳播,那么也會為這篇內容的作者吸引更多的粉絲。某種程度上,公眾號的作者并沒有理由排斥這樣的行為。
Tom也是一位微信內容創業者,他所創立的公眾號主要關注年輕人的生活及想法。在他看來,付費功能來得太遲了。2016年,團隊只有幾人,公眾號已經有很可觀的打開率。他曾嘗試過把內容制作電子雜志、實體書,無奈這對一個小創業團隊來說成本很高,計劃經歷幾次擱淺才成功。
“我們那年實體書賣了快20萬,這說明我們粉絲的付費意愿還不錯,但這其中包含很多前期成本。如果那時就有付費閱讀,我想我們不用這么費力”,Tom說。
就目前來看,公眾號的變現模式已經十分成熟,主要是廣告和賣貨,僅有少數的公眾號仍在嘗試知識付費。Tom擔憂,微信公眾號的紅利期已過,用戶獲取資訊的方式多種多樣,很難再培養起微信用戶為內容付費的習慣。
早年間,微信并不是沒有考慮過開通這項功能。早在2015年,微信團隊就對外公開表示過做付費閱讀的想法 ,2016年曾有相關方案曝光,2017年,馬化騰就曾在友人的朋友圈評論透露,騰訊正在加速開發微信公眾號付費訂閱功能。
但付費閱讀直到現在才真正落地,這其中必有微信在商業化和用戶體驗之間的衡量。付費在無形中為用戶觀看文章增加了一道心理門檻,造成公眾號粉絲的流失。
不過,也有幾位從業者向界面新聞表示會嘗試付費閱讀。2019年剛起步的地產資訊公眾號“樓市問號”的創始人表示,不會將付費閱讀作為主要變現手段,而是粉絲篩選手段。在他看來,過去幾年不是公眾號的紅利期,而是泡沫期,未來優質內容的價值將會越來越高。
對公眾號從業者來說,今年更值得關注的還是張小龍在微信公開課PRO上強調的“短內容”。業內猜測,微信可能會在朋友圈里內化一個類似微博的板塊,讓公眾號推送的短內容能夠更加有效地在微信生態內傳播。
界面新聞了解到,不少公眾號都成立了短漫畫、短視頻等小組,為短內容做籌備。某種程度上,這是對公眾號從業者的一種考驗,因為公眾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鼓勵長文氛圍,要想在短內容時代也保持優質產出,對內容制作團隊的人力物力是新的考驗。
實際上,微信內容創業者同時向B站、抖音、快手等平臺發力的現象已經很普遍。對他們而言,新的內容形式意味著收入來源,短內容是其必須發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