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在的高校畢業生在畢業的時候可能會選擇深造。因為現在的學歷不斷的貶值,大學生的數量不斷的增多,很多畢業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學生,一點學歷的優勢都沒有。這些學生唯一的選擇就是深造,只有考上了重點的研究院校才能夠讓自己得到更好的發展機會,因為很多待遇較好的用人單位,他們的門檻限制都僅限于研究生起步。
但是很多人考上研究生以后才發現,學院里有這么特殊的存在。這些特殊的存在,就是保研生,他們跟考研生得到的待遇完全不一樣,所以,這些過來人都勸大家有機會一定要爭取保研的名額。
“考研跟保研”之間差距大嗎?過來人道破實情,還好當初選對了!
很多普通選手在參加考研之前一般討論的都是比較容易錄取的名校,或者是哪一個專業競爭力度比較小,往往會忽視這些,早已占據了錄取名額的保研生。保研生也是“推免生”,他們進入研究院的途徑不一樣。這些學生不需要參加統考,只需要提交保研申請,補足資料,就能夠申請到不錯的高校去就讀。
但是想成為保研生,從大一開始就必須非常努力地學習,在排名上,在專業成績上都要名列前茅,而且還要通過層層的考核。這個考核有對學生的專業能力,也有對學生個人品德方面。
一般而言,只有不錯的院校才有保研的名額。對于這些學生而言,想要成為保研生,必須在高考的時候就取得不錯的成績,進入不錯的本科院校,才能夠在此基礎上拿到研究院的錄取券。
很多人看到了保研生不用參加考試,都以為他們是比較輕松的。但是這些人付出的努力不比考研生少。
保研名額多/能夠獲得的學生也不多
對于考研的學生而言,只有參加筆試,通過復試,在公示期也能夠順利通過,才能夠進入自己的研究院。這些學生有深造的意向,就會在學習上付出努力。
對比起這些學生完全不一樣的就是保研生。他們不可能一時興起,從大三才開始準備考研的事項,而是從大一就開始努力。
每一所院校錄取這些保研生的時候,都會看這個學生在大學四年期間取得的成績以及績點。特別是這些學生申請的專業的成績,這些學生不僅要名列前茅,而且有些院校還要求這些學生有科研的成果。
審核的內容非常的復雜,要根據這些學生申請的院校來決定。所以更優秀的人才能夠得到更優秀的院校的錄取名額。例如,有些學校,一定要求這些學生要拿過獎學金。有些985重點院校,更是要求這些學生必須在核心的期刊上發表過論文,可以說,保研生絕對是有過于考研生的。
同樣是碩士,待遇截然不同
對于導師而言,他們往往會比較青睞保研生。首先,保研生在大一的時候就非常努力地學習,他們的專業基礎比較扎實,而且對自己的專業也非常的看重,自然而然能夠跟得上老師的節奏。
在研究生三年,這些學生往往會得到更多的機會發表相關的論文。特別是這些導師也需要做出成果的時候,就會找這些保研的學生從旁幫助。一般而言,保研的學生更容易,也更快接近這些導師。可以說,這些學生“近水樓臺先得月”。
很多考研的學生是看到了就業的困難,后續才著急,開始準備考研,他們的專業基礎知識不扎實,因為他們報考院校以及專業,可能都是根據這幾年的變化發展來決定的,而不是根據自己的專業基礎來決定的。
一些用人單位看見了這些研究生學歷的人才來應聘都會看這些學生是保研生還是考研生,很多企業也知道,保研生比較優秀,所以他們普遍都會錄取后者。
對于想要深造的人而言,一定要提前準備,要在大一的時候就開始努力,如果能夠爭取到保研的名額,就是最好的。因為在大家的印象當中,考研生的綜合實力很差,專業能力也不強。
筆者寄語:對于想要考研的學生而言,自然而然要在競爭激烈的考試之中脫穎而出。所以前提一定要提升自己的成績,哪怕考研比不上保研,也要明白后續的發展也特別的重要。上了研究院以后再來繼續努力也是應該的。要知道爭取進步什么事都不滿,最好就是現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