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合肥市幸福路小學學生在藥劑老師的指導下識別中藥材,學習人體穴位。當日,學校開展“感受中醫(yī)魅力 弘揚傳統(tǒng)文化”課后服務課堂,同學們聽藥劑老師講解中醫(yī)藥知識,通過觸摸、聞味來識別中草藥、了解人體穴位,感受中醫(yī)藥獨特魅力。 蔣娟娟/攝
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jié),安徽省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學數學老師夏菁也難得追起了熱播大劇《人世間》。這部追溯中國百姓50年生活史的影視作品,讓年過五旬的她收獲了熱淚盈眶的情感共鳴。
當年師范畢業(yè),夏菁服從分配,在合肥最偏遠的村小堅守了整整9年,把最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農村學生,后來調入城區(qū)的名校,在基礎教育跨越式發(fā)展進程中,逐步成長為資深的教學名師。一路走來,夏菁身上折射出教師這一職業(yè)群體的堅韌品質與奉獻精神。
《人世間》也被視作一部改革史,在其中能真切感受到改革給個體帶來的洗禮與陣痛。不僅是對夏菁這樣臨近退休的老教師來說,包括新入職的95后教師,“雙減”無疑是教師群體必須面對的職業(yè)生涯“拐點”。減少了作業(yè)和考試,這書到底該怎么教,才能確保減負增效?這是他們終將面對的一道時代考題。
離開了大量的作業(yè)和考試,是不是真的不會教書了?
“雙減”政策出臺倒逼著教育教學改革加快進程、走向縱深,作為改革的關鍵實踐者,教師只有自我變革,才能突破職業(yè)發(fā)展的瓶頸,順利轉型。
正如采訪中一位教師所言:“雙減”的焦點不僅在學生身上,也在教師身上。
2021年9月,95后童玉順利通過合肥市“入編”考試,成為公辦學校的一名語文教師,在此之前她有過兩年的代課教師經歷。對她來說,“雙減”是正式的職業(yè)生涯起點,也是教育觀形成的“拐點”。
“過去,大量的作業(yè)、考試就像一條‘隱形’的鞭子,老師就是這么教的,我們也是這么學過來的,都習以為常了。”童玉坦言,“入職學習雙減政策的那一刻,真的懵了,猛然意識到,考試排名、留堂之類的做法已經不能再用了。”
童玉原以為,兩年的代課經驗會讓她輕車熟路地走上職業(yè)軌道,現在她意識到,“要想站穩(wěn)講臺,真的很難”。
在“雙減”實施之初,面對身邊有些茫然的同事,淮河路第三小學校長李霞這樣反問:“如果離開了大量的作業(yè)和考試,我們是不是真的不會教書了?”
不少教師開始主動檢視自己的教育理念與教育規(guī)律之間的差距,一時間圍繞教育理論的讀書分享活動驟然升溫。就連夏菁也學著年輕人,在手機上收聽教育名家魏書生的講座。這一輪集體“充電”,無疑是在為接下來的改革厘定方向,也在為下一次的躍起“深蹲蓄能”。
“教師的角色已經從‘傳輸者’向‘引導者’‘陪伴者’轉變,如果還停留在‘包辦’學生學習的觀念上,只能無路可走。”李霞說,大家逐漸形成共識,過去的教法已經行不通了,“雙減”就是要減去知識的重復灌輸與枯燥練習,在有效的課堂教學和作業(yè)中,聚焦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核心素養(yǎng)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育。
在童玉看來,現在想著職稱、評獎之類的事還有些遠,首要之務就是把新的部編語文教材吃透,把書教好。她想盡辦法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在課堂上引入視頻材料,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早上帶著學生一起晨讀,抽查字詞,鞏固知識。
教研不再是個別名師的“單打獨斗”,必須集體作戰(zhàn)
“學科類培訓機構大幅度縮減,對學生的考試成績影響是客觀存在的,此外,過去我們的教研、備課,多數研究的是教材、教法,指向是如何教,而現在的備課要盡快轉向研究學情、學法,重點關注學生如何學,尤其是學情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合肥當地一位教育界人士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分析。
在合肥市廬陽中學校長汪曉軍看來,離開教研水平的提升,“雙減”難以貫徹落實。當前形勢下,教研不再是個別名師的“單打獨斗”,必須開展集體教研,實現整體提升。
為此,該校加大了“大單元集體備課”的力度,除了每周的例行備課外,各學科每月都要開放3次備課展示,每次中層以上行政人員參與集體備課,并在教研群中逐個點評。在汪曉軍看來,這一“剛性”要求讓教研活動更加規(guī)范化,也讓很多新入職的年輕教師有了快速成長的學習路徑。
另外從教師減負的角度來看,作為集體備課的成果,多媒體課件可以在同學科教師之間分享,再結合各自班級學情進行完善,從而提高了備課效率,也為教師減負。
這學期在淮河路第三小學,安徽省特級教師李霞牽頭的“故事語文”課改全面鋪開。其實早在8年前,她和團隊成員就認識到:教學方式僵化、內容固化,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習無趣,閱讀視野狹窄,難以整體提升語文素養(yǎng)。學科素養(yǎng)單一化,難以形成適合未來發(fā)展的跨學科綜合素養(yǎng)。
為此,團隊持續(xù)探索利用故事資源重構課堂新樣態(tài),橫向打通學科壁壘,強化故事語文與其他學科的整合,縱向打通學段,貫通小學六年學習生活,實現持續(xù)和深度學習。同時改變傳統(tǒng)紙質作業(yè)形式,在聽說、讀寫、思辨中達到“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的教育目標。
現在,在學習二年級課文《霧在哪里》時,教師摒棄傳統(tǒng)教學的講讀模式,在多媒體圖片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后,聚焦“霧孩子”的三句話,組織學生個別讀、同桌合作讀、師生對讀、學生戴頭飾表演讀,讓學生內化故事語言,在情境中識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項持續(xù)8年探索的研究成果就在去年榮獲合肥市首屆基礎教育成果獎一等獎。在“雙減”全面實施之際,以李霞為代表的青年骨干教師的提前“試水”,為課改提供了理論支撐。
為了幫助年輕教師走出教育教學的適應期,童玉所在的學校正在開展“青藍結對”工程,擔任師傅的都是市區(qū)級骨干教師,與年輕教師捆綁教研,陪伴成長。此外,每日閱讀打卡、每周粉筆字打卡等一系列教學基本功訓練,促使這些年輕教師勤練內功、夯實基礎。就在年初,學校還舉辦了“吐槽大會”,青年教師吐槽工作中的難題,“經驗型”教師支招,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
“年輕教師的可塑性更強,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信息化技術優(yōu)勢不久就會顯現出來,在某種程度上,‘雙減’為教師職業(yè)發(fā)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采訪當天,廬陽中學校長汪曉軍剛剛結束與廬陽中學新入職教師的座談會,他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學生作業(yè)的創(chuàng)新設計對教師提出更高要求
對于基礎教育教學改革來說,學生作業(yè)的創(chuàng)新設計既是突破點、切入點,又是難點、關鍵點,對于教師的教研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看似平常的這項工作,往往要借助團隊的力量,經歷一輪輪的頭腦風暴和反復打磨。
對此,李霞深有感觸。去年寒假之前,她向教師提出一個要求,能不能一改之前學科各自布置假期作業(yè)的傳統(tǒng)模式,各個學科共同布置一個“融合性”作業(yè)。
“用了一周多時間,交到我手上的時候,已經是第三稿的方案了,看起來五花八門,可能大家在理解上還是有偏差。”為此,她熬夜加班改出了最終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對4年級學生來說,這項凝結集體智慧結晶的假期作業(yè),在實物呈現上就是一個紙質轉盤。每個學生將自己制作的轉盤劃分為不同區(qū)域,將每天的學習內容標注在上面,每天早上隨機旋轉指針,按照指示內容完成學習任務。有趣的是,如果指向“免作業(yè)”,當天還能休息。
“學生可以在扇形區(qū)域標志各科內容,根據自己的情況,設計不同大小的區(qū)域,安排學生任務。”一位教師分析,這項作業(yè)既鍛煉了手工能力,也詮釋了五年級將學到的數學“可能性”概念。“有的孩子故意放大‘免作業(yè)’的扇形區(qū)域,看來是真的理解了‘可能性’。”她笑著說。
在淮河路第三小學,集體教研充分發(fā)揮出老中青教師的各自優(yōu)勢,七巧板拼圖、種子生長紀實、閱讀思維導圖等全學科“趣”作業(yè)的開發(fā),讓人耳目一新,在夯實學科知識基礎上,鼓勵學生動手動腦,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改革總是讓有準備的人脫穎而出。對合肥市廬陽中學70后的數學名師匡浩來說,“雙減”的到來并沒有給他平添多少“束手無策”的焦慮感。
早在一年前,匡浩就啟動了“每日一題”的課堂實驗,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每天優(yōu)選一道初中數學題,共同研討解題方法,學生進行講解,教師對此點評。“這就好比每個人都有一把解題鑰匙,討論完善之后,發(fā)現了更多的鑰匙,提升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他總結道。
他用手機把學生在講臺上講解的過程錄制成短視頻,每周在自己的微信公號和班級的QQ群里進行發(fā)布,累計已有200多期。在他看來,視頻的發(fā)布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帶動了學習氛圍的形成。通過教師“少而精”的精選練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切實減輕了課業(yè)負擔。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廬陽中學的一樓看到,每個班級的每天作業(yè)情況整齊地張貼在公示欄上。該校還新近出臺了“作業(yè)熔斷機制”,切實為不能及時完成作業(yè)的學生減負。
據廬陽中學校長汪曉軍介紹,在剛剛過去的寒假,該校組織教師集體編寫了校本寒假作業(yè)。“這樣的作業(yè)更加符合自己學生的學情,我們希望實現‘一課一輔’,把孩子從課后輔導資料中解放出來,為他們減負。”
就在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到訪廬陽中學的當晚,合肥市教育局在官方微信公號發(fā)布了“加強初中校內減負工作15條”,揮出重拳,直擊“在校時間長、作業(yè)時間長、考試次數多、占課情況多、睡眠時間少”等痛點、難點。
“中考只有3個月了,在這個時間節(jié)點上,這條政策的出臺足以顯示教育部門的決心,必須為初中生減負!”一位合肥教育界人士向記者分析,學校和教師都已認識到,這場改革只能前進,不能回退,必須讓教育回歸本原。
不少“功成名就”的骨干教師積極性再次被激發(fā)
雙減之后,小學一二年級不能布置書面作業(yè),課后社團活動時間增多,如何確保接受能力存在差異的學生都能掌握應會的知識點,這是一道亟待攻克的難題。為此,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夏菁從高年級調到了一年級。
“過去有作業(yè)進行強化,還能把個別學生留下來,有針對性地輔導,拾遺補缺,現在都不行了,只能向40分鐘的課堂要效益!”作為一個臨近退休的教師,夏菁在校內率先嘗試使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這讓同事頗感意外。
兒子前往美國讀博士之前,夏菁特意讓他協助自己做好了一到六年級的數學教學軟件。“PPT演示起來更直觀,當然要用起來,不過傳統(tǒng)的方式也不能丟!”
曾在農村學校任教的這段經歷讓她深深意識到,不能放棄一個落后學生,否則就是教師的失職。讓這位同事和家長眼中的“嚴師”津津樂道的是,自己帶過的一個來自農村的“學困生”,后來考上高職,成為一家餐飲企業(yè)的管理者。
她所謂的“傳統(tǒng)的方式”就是“見縫插針”,整合學生在校期間的碎片化時間,對他們的接受情況進行檢查,及時了解學情,動態(tài)調整教學策略。每天她都會雷打不動地提前20分鐘出現在教室,看見學生就會“逮”在身邊,逐個抽查上節(jié)課的知識。
“上課鈴一響,我就會立馬‘沖’上講臺,生怕浪費了一分鐘時間。”她解釋道,現在每天只有一到兩節(jié)語文、數學課,絕不能占用其它時間,教師普遍感到,如果上課不抓緊,教學任務都難以保證。
課堂的節(jié)奏明顯變快了。作為夏菁的同事,方華梅也有這種緊迫感。盡管教了30多年的數學,現在每天上課前,她都會把書上的題目重新做一遍——就是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感受一下哪些環(huán)節(jié)存在難點。“過去,我們可以通過作業(yè)的反饋來了解學情,現在則需要提前預判,對可能出現的難點進行重點講解。”
在方華梅看來,對低年級學生來說,對于數學運算,從“陌生”到“理解”再到“熟練”,這是一個必須依靠多次練習才能實現的過程。既然課后不能留作業(yè),課上必須補起來。為此,她會在一張A4紙上列出重點的題目,發(fā)給學生隨堂檢測。
她統(tǒng)計過,一堂課下來,在講臺下至少要巡視30多圈,檢查學生的正確率,當場批改。對這個年紀的教師來說,體力和精力都是一個考驗。
匡浩近來發(fā)現,“雙減”之后,身邊80后、70后教師的教研積極性又一次得到激發(fā)。一個明顯的信號是,學校鼓勵“功成名就”的骨干教師再次走上比賽舞臺,繼續(xù)在交流中學習、提升,同時在校內發(fā)揮引領示范效應。在不久前廬陽區(qū)初中數學命題大賽中,匡浩與同事徐烈虎獲特等獎,另外3名教師分獲一二等獎。
在淮河路第三小學校長李霞看來,面對“雙減”,不少中年教師絲毫沒有“躺平”的念頭,對于課堂教學抓得更緊更嚴。“他們中不少都是教學名師,有過輝煌的成績,出于職業(yè)責任感和榮譽感,積極融入到這場改革中來,這也為青年教師作出了表率。”
就在當天與新入職教師座談時,廬陽中學校長汪曉軍這位教育界的老兵還是激情滿懷地與在座的師范畢業(yè)生談起了當初的教育理想。
“當初我們?yōu)槭裁匆斃蠋煟覀冊诖髮W里接受的是什么樣的教育思想,我們究竟希望看到什么樣的教育……”汪曉軍感慨,“埋頭行走太遠,總要仰望星空,我們這些教育人,理想主義情懷不能熄滅,對教育規(guī)律的追求不能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