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平臺發起這樣一個話題:父母教給你最重要的一件事/給過你最好的忠告是什么?眾多回答里,不乏智慧又溫暖的答案。很多人一邊分享著父母的“金句”,一邊驚嘆:原來父母除了平日略顯啰嗦的叮囑,不時讓人覺得難以溝通的“老派思想”,還有那么多屬于他們的通透和智慧。
《父母給過你最好的忠告是什么?》
不可否認,絕大多數父母在人生的長度和厚度上,都是子女的先師。對于人生的種種境遇和況味,他們有著自己的見解,亦摸索出了自己的應對之方。這不僅僅是“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的經驗之談,也是歲月贈予他們的禮物。那些你正在經歷的陣痛和神傷、挫折和成長,也許他們都經歷過,既然如此,聽聽他們的話,又有何妨?
關于戀愛、婚姻
01
剛談戀愛時,平日話不多的父親和我說了十個字:現在喜歡,將來也要包容。
02
爸爸說:“以后戀愛、結婚要注意:兩個人相處,要讓,不要忍。‘忍’和‘讓’看起來像,其實不同,要學會分辨。”
03
曾經有個很喜歡的人,爸爸跟我說: “你追自己喜歡的人所付出的努力,都是你自愿,至于對方是什么態度,你不能強求。”
——@向向向向向太陽
04
中學的時候,班里一個并不太熟的男同學向我示好。我焦頭爛額不知所措,回家抱怨給我爸聽。他嚴肅地告訴我:“喜歡是一件美好的事,別人有喜歡你的權利,同理,哪怕是爸爸,也不能夠剝奪你喜歡別人的權利。當然,你也有不喜歡他的權利,再喜歡也不可以令別人困擾……”
那時候我就知道我有全天下最開明的父親。
——@佚名
05
丟的東西不找,跑的人不追。來自阿爹的忠告。
06
我爸是駕校教練。他說很多時候戀愛甚至婚姻就很像踩離合:在一起是抬離合器的過程,要慢慢來;但分開是踩下離合器的過程,要果斷。
07
我爸說過:“一個人,老是說自己工作忙沒時間陪另一半和孩子,這人不太可能有大出息。”
——@王瑞恩
08
還沒戀愛的時候,我媽就跟我說過這樣的話:什么時候,都不能把愛情當成救命稻草。
——佚名
09
我11歲的時候,有一次我老爸跟我聊天,他說:如果有異性拍你肩膀,或是碰你身體任何部位,你要第一時間有所反應,如果他碰你肩膀你沒任何反應,他就可能會慢慢試著碰你其他部位……
當時我還不太懂,長大后才知道我爸的用心良苦……以后有女兒,我也會這么教她。
——@安靜
10
我的父母關系很不好,帶給我的也多是不好的記憶,他們教給我最重要的一件事,大概就是:如果沒有準備好,如果還擔不起責任,就不要成為父母。
——@布魯今天很Blue
關于為人、處世
11
你多學會一樣東西,就少說一句求人的話。我媽說的,她也是這么做的。
——南宮靖明
12
家父曾經在寄給我的一本書中寫了八個字:做人要方,處事要圓。
——@難得糊涂
13
二十一歲的時候,我爸對我說:“立長志而不是常立志。”
如今,這句話我也給我女兒講了。
14
初中時有次腳崴了,有個關系很好的同學天天下自習用自行車載我,送我回家。有天上學前,我拿了一堆零食飲料要帶走。我爸問我做什么,我說帶給那個同學感謝她。我爸說:“你可以帶,但是你要記住,友情不是用這些就能回報。”
15
我姥爺在我小時候跟我說過一個人生經驗,就是不要跟笨人吵架,那個人沒給你學費,你沒必要教他。
這句話我記住了,也實踐了一輩子,我特別會閉嘴,很少跟人吵架,經常“吃虧”,以前心里還會不舒服,現在已經徹底不會為所謂的吃虧不舒服了。
我想我學到的可能是“不爭”吧,但這是辯證的,按照現在的語言,我想可能是“效率”!
——@請勿關注
16
小時候我哥取笑過一個女生胖,說她像椰子,當時我也跟著笑。結果被家長聽到,被罰打手板。家長說:“不能這樣隨意評價別人的身體跟外表。”
17
我媽媽教育我:“對待別人的苦難與不幸,要有同理心、同情心,但永遠不要指望別人對你的痛苦和挫折感同身受,在別人面前顯示自己的脆弱沒有意義。”
——Lighting
18
“你看路邊那些小樹,沒人修剪就會長得歪七扭八不成材,人也是一樣,做人要挺胸抬頭,也不要怕別人糾正你。”來自做得多說得少的父親。
——@南宮碧泰
19
父親從我小時候就一直嚴厲,平日話也不多,直到高三畢業后,父親有天晚上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馬上就要步入大學,甚至社會,要記住,永遠不要與你眼界不一樣的人爭辯。”
——@天臺
20
我爸是個老實人,老實到有時候讓人生氣,覺得他懦弱,但他說過一句我至今難忘的話:“我這輩子選擇做一個善良的人,吃點虧不要緊的。”
——@再吃最后一口
關于逆境、人生
21
我媽從前經常跟我說,會了不難,難的不會。人生沒什么好害怕的,只有會不會,沒有難不難。
——@張小野
22
不得不做的事,好好做是做,不好好做也是做,那就不如好好做,好好做就能找到樂趣,那件事也就不再是不得不做之事。
父親傳授給我的經驗。
——佚名
23
我爸爸和我說,做一件事情、一個選擇的時候,不用以向任何人證明自己為目的。
24
我爸爸影響我最深的一句話,極其簡單樸實,就是七個字:該干什么干什么。人生很多時候就是(因為)不甘心去做該做的事,然后搞砸了所有的事情。
——@Markuz
25
我考研調劑到一所不太滿意的學校,比較郁悶頹廢。爸爸說,如果你想跳得更高更遠,是不是要后退幾步?
現在研究生已經過去一半時間,希望自己努力走好下一步。
——@Miss snow
26
晴帶雨傘,飽帶干糧。來自母親。
越是餓的時候,吃飯越不要急。來自父親。
——@無印良品
27
我自己是一個遇事就會“失控”的人,出現計劃外的事情會有非常重的心理負擔。跟媽媽發牢騷的時候,她說:“兒啊,人就是事情組成的,人活的就是事兒。”
也許這并不能讓一個20幾歲的姑娘一夜長大,但至少可以幫助我開始不熟練地去接受真實的“意想不到”、有點“混亂”的生活。
28
我大概12歲的時候,我爸帶著我,扛著鋤頭去挖地,他教給我:莊稼不騙人,土地不哄人,這些是沒辦法投機取巧的,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夸海口沒意思,虛偽是行不通的,虛偽會吞噬靈魂。
我爸是個農民,初中文化,老退伍軍人,我都不知道他從哪兒學到的這個洋氣的道理。但他的這句話,我一直受用到現在,我還準備把它再傳給我兒子。
——@龍牙
29
凍死不烤燈頭火。
這句話是我奶奶經常說的,我爸爸常常提起,大概的意思是做人要有志氣。我奶奶一個寡婦拉扯四個孩子,沒一點志氣是熬不出頭的。我爸爸也是這樣的人,從不輕易求人。做人還是要有自己的氣度,在這個世上,靠自己比靠別人的施舍更有價值。
——@湯雷
30
我是外公一手帶大,教大的。外公在我的人生中扮演了外公、父親還有導師的角色。
那年中考前,外婆去世了。回到家,外公領著一大家子人下樓去餐館吃飯。菜上齊后,沒人動筷子。沉默了好久,外公第一個拿起筷子先吃了一口,然后跟我們所有人說:先吃飯,有啥子事都等吃完了飯再說。然后大家才陸陸續續開始動筷子。
吃完飯回家的路上,外公扶著我的肩膀說:你要記到起,不管遇到啥子事,越是你慌慌張張,不知所措的時候越是要靜下來,先吃碗飯,慢慢地把飯吃完,如果不行的話,哪怕是慢慢地喝杯水都要得。你這輩子還很長,以后還會遇到很多事,逢大事要有靜氣,遇不平要有正氣,得不幸要有骨氣,你要記到起啊。
——@王博立
文/央視新聞整編
部分內容來自公眾號“KnowYourself”、知乎等
圖/視覺中國
其實不難發現,
父母這些通透的“金句良言”,
大多是想要教會子女“自愛”和“愛人”,
人生在世,
學會自愛,是對自己的不辜負;
學會愛人,是對世界的不辜負。
而想要把這兩樣“技能”教給你的父母,
不僅是經歷過世事的人,
更是最了解和最愛你的人。
這些或醍醐灌頂,或老生常談的話,
蘊藏著他們走過的彎路和撞過的南墻,
更飽蘸著他們對你的惦念和擔憂。
你正被愛著,
而這是世上最幸運的事之一。
監制丨馬燁 主編丨王若璐
編輯丨楊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