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均衡的飲食對兒童的成長發育至關重要,但仍有家長在兒童健康飲食方面存在一些誤區。下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健康頻道就為您盤點。
中國經濟網資料圖 王璐瑤/攝
誤區一:感到餓了才吃飯
有些孩子不是按時就餐,而是不餓不吃飯。還有些孩子學習緊張,常常做完功課才吃飯。這些做法都容易損傷胃,削弱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因為食物在胃內僅停留四至五小時,當感到饑餓時胃內食物已排空,胃黏膜這時會被胃液進行“自我消化”,容易引起胃炎和消化道潰瘍。
誤區二:多吃菜少吃飯
餐桌上,常聽到父母對孩子說,多吃菜,少吃飯,多吃菜營養才全,且不容易長胖。其實這是相對而言的。對一些身體過度肥胖的兒童,可適當多吃一些青菜,但從科學營養的角度來看,如果長期這樣下去,對身體健康極其不利。米飯面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它是既經濟又能直接轉化為熱量的營養素。營養學家提倡主食與副食科學合理地搭配,在所食米飯、蔬菜、葷菜和水果中,主食要占絕對的比重。青少年正在長身體和骨骼,活動量也大,更不能多吃菜、少吃飯。
誤區三:額外營養品多補充
如今,很多父母熱衷給孩子買保健品,不是補鈣就是補腦,往往只注重營養和智力開發,而忽視了身體的鍛煉,補來補去,孩子的身體反而吃不消,嚴重的還容易導致兒童性早熟。專家介紹,額外補充營養保健品,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檢查后,才能適當補充,否則對孩子的身體是有害無利的。
誤區四:大魚大肉就是營養
不少家長認為大魚大肉有營養,給孩子提供的越多越好。可是,孩子對食物營養的吸收是有限度的,超標了就會以脂肪的形式存儲起來,小胖墩就是這樣一點點形成的。其實,學生的合理營養貴在全面、平衡、適量,食物要多樣化,任何一方面缺乏都不能滿足需要。
誤區五:靠咖啡提神醒腦
現在許多孩子的課業繁重,寫作業導致睡眠不足,每天靠喝咖啡提神醒腦。但殊不知,兒童是最不適宜喝咖啡的人。因為咖啡因對大腦記憶有干擾作用,雖然咖啡因對中樞神經有較強的興奮作用,但可以引起兒童精神煩躁、不守紀律、學習成績下降,而且咖啡因還可能促使細胞突變率增加。 鑒于兒童身體各個組織器官并沒有發育完全,解毒能力和抵抗能力較弱,因此對身體危害極大。
誤區六:早餐營養單一
早餐是兒童攝取所需能量和營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一日三餐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據我國營養和醫學部門對近萬名城市兒童飲食狀況的調查發現,每天經常吃早餐的兒童中,男生的比例高于女生,且年齡越小,比例越高。而在食用早餐的兒童中有52%~56%存在早餐安排不科學、食品種類單一、營養成分不均衡的現象,只有34%的家長在準備早餐時,注意了營養搭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