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募基金發行市場明顯“降溫”,多只產品發行失敗,引起投資者的關注。有人說,基金發行遇冷是市場見底的信號,說明現在到了最好的布局階段;也有人說,這顯示市場信心較弱,此時入場風險大。在筆者看來,與其被各種聲音牽著鼻子走,不如多幾分理性和思考,才有可能獲得長期盈利。
Wind數據統計顯示,以認購起始日為統計口徑,5月份只有37只新基金產品成立,同比減少近60%,發行數量創下2018年2月以來的新低。從基金類型來看,債基和央企ETF是資金流入的大頭,貢獻了超八成的發行規模。相比之下,權益類基金則格外“冷場”,多數基金成立的規模僅在千萬元左右。
對于基金發行市場的低迷,毋須諱言,除了5月份假期等客觀原因,其主要原因就是今年二季度A股市場行情較為低迷。此外,相比2021年年初基金市場“人聲鼎沸”,這兩年市場賺錢效應的下降也讓新基金發行“冷清”了很多,加之很多投資者當年買的產品仍處于虧損狀態,進一步打消了投資者的認購念頭。
過去幾年,受新冠疫情反復等超預期因素影響,全球經濟走勢整體放緩,A股市場持續處于震蕩調整。同時,在A股維持結構性行情、板塊輪動加速的背景下,也給基金經理的擇股加大了難度,多數權益類基金產品賺不到錢。多重因素影響下,等待市場明顯回暖再進行布局成了多數投資者的心態。
然而,對于新基金的遇冷,也有人認為未必是壞事。在公募行業內,有一種“好發不好做,好做不好發”的說法,簡單理解就是基金發行越火爆的時候,市場處于高點,未來贏得收益的難度較大;而當新基金發行低迷的時候,往往市場處于底部位置,性價比高的投資機會反而隨之孕育。
拉長投資周期看,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過去的經驗并不能代表未來表現。到底現在適不適合布局?投資者還是應該從宏觀經濟、行業發展態勢等基本面去尋找答案,萬萬不能把自己的情緒交由市場主宰。
一方面,要看到當前我國經濟呈現企穩復蘇態勢,上市公司盈利正逐步改善,長期向好的經濟基本面將給予A股走強更多的底氣和空間。世界銀行近日發布的報告預計,2023年中國經濟將增長5.6%,較1月預測上調1.3個百分點,也彰顯出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另一方面,從市場本身看,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深化,全面注冊制實施后,市場生態進一步優化,優質上市公司將得到更多的市場認可,內在價值將得以真正體現。在估值水平方面,A股主要指數依然處于歷史相對低位,估值優勢也有望吸引更多中長資金的流入。
對于投資者而言,既然經濟基本面有支持,回升向好趨勢不變,那么與其緊盯短期的市場表現,不如將眼光放長遠,堅定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穿越周期才有望成為最終的贏家。對于基金管理人而言,不妨多做一些投資者教育和投資研究,用優質專業的服務和可靠的投資回報換取投資者的信任與理解,一同等待基金市場收獲的季節。
經濟日報(作者馬春陽)
來源: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