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產品費率迎來“攪局者”!
近日,招銀理財一款權益類公募產品宣布,當累計凈值低于1元時暫停收取固定管理費,此舉打破了公募產品收取固定管理費的多年“行規”。
目前在公募基金2100多億費用中,管理費占比超過60%,接近1500億元。雖然零管理費不等于免費買基金。但在競爭日漸激烈趨勢下,近年來基金行業也出現過多種管理費模式創新。并且在高質量發展背景下,申贖費等其他費用也呈現出持續下降趨勢。
這意味著,在降費大趨勢下,基金公司的高質量發展要不斷提升盈利質量,為基民獲取持續超額收益。對基金經理而言,如果凈值變化和個人收入真正聯系到一起,就可能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投資理念和方法,心態和目標,不然就很可能會被淘汰出局。
基金管理費占比超60%
一般來說,基金產品在銷售過程中要收取多種費用,主要的有管理費、托管費、銷售服務費、交易費四種。管理費雖只是其中一種,但在規模占比上卻是最高的。以2022年為例,天相投顧數據顯示,去年受A股市場大幅波動影響,各類基金虧損達1.45萬億元,但四大費用合計仍達2146.01億元,不僅比2021年出現小幅增長,更是創出歷史新高。其中,管理費規模就占去了1442.43億元,占比超過60%。
但不同基金公司的管理費收入差異較大,其中有35家公司管理費收入超過10億元,和2021年相比10億元級別的公司數量(31家)進一步增加。其中,頭部12家公司的管理費合計671.37億元,在1442.43億元的總收入中占去了半壁江山。但另一方面,去年也有37家基金公司管理費收入不足5000萬元,尾部收入的公司管理費甚至只有60萬元左右。
管理費雖是費用收入大頭,除這里邊有銀行、第三方基金銷售公司等渠道機構的貢獻。因此,這些管理費中的一部分,需要分到相應的渠道機構。天相投顧數據顯示,2022年納入統計的173家基金公司旗下9000多只基金一共向銷售機構支付客戶維護費(也稱“尾隨傭金”)413.98億元,較2021年的407.95億元有所上漲。
即便是剔除了400多億的尾隨傭金,2022年公募基金實際獲得的管理費仍在千億元以上,約為1028.45億元。
曾有過多種模式創新
不難發現,基金公司收取管理費采取的是固定費率模式,無論業績如何,均按一定比例收取費用。這一模式的優點是簡單明了,但容易導致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缺乏激勵。特別是在行情不好年份里,“旱澇保收”很容易招來市場熱議。
但也要看到,在競爭日漸激烈的趨勢下,近年來基金行業也出現過多種管理費模式創新。比如此前一度被市場贊賞的浮動管理費率。2019年底6家基金公司獲準發行首批浮動管理費基金。6只基金均是定期開放基金,封閉期為1-3年不等,管理費與基金業績掛鉤。包括此后推出的多只類似產品在內,這類產品的管理費收取大約分為三種方式:
一是計提業績報酬。與私募基金類似,基金收益部分計提10%-20%不等歸管理人作為業績報酬,但作為公募性質的產品,一般會有個計提基準,比如年化收益率超過6%以上部分才計提。
二是浮動管理費率。一般是從某一個特定時點算起,基金收益率在不同區間內,收取的管理費費率不同。比如從1月1日開始算起,當產品收益率低于5%時,收取年化1%的管理費率;當產品超過5%后,收取年化2%的管理費率。
三是收取附加管理費。這類基金一般有一個固定的管理費率,比如1.2%。當基金累計凈值創新高時,計提15%作為附加管理費。
市場人士認為,浮動管理費基金主要體現出幾方面優勢:一是打破原有固定管理費模式,鼓勵管理人通過優秀的業績表現贏得業績報酬;二是持有鎖定期的要求避免了短期的非理性贖回,鼓勵長期持有;最后,較長的考核周期緩解了基金經理對于短期業績排名的壓力,讓基金經理更好地執行投資策略。
雖然由于缺乏震蕩行情對沖機制等原因,這類基金后來并沒有密集推出。但這些創新舉措,依然為基金行業降低管理費做出不可忽視的貢獻。市場人士認為,管理費降低是大勢所趨,這既能減少投資者負擔,也能激勵基金行業朝著市場化、透明化、競爭化方向發展。
已在全面降低各項費率
實際上不僅是管理費,在基金業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基金公司已在全面降低各項費率,包括申贖費和交易費,以及近期被討論較多的交易傭金。
其中,基金的申贖費用,是當前降費的主要陣營。無論是基金直銷平臺還是銀行、券商或第三方互聯網平臺,時常都在推行各類費率打折活動。此前,平安銀行(12.030, -0.07, -0.58%)、招商銀行(32.550, -0.19, -0.58%)、中國銀行(3.940, 0.05, 1.29%)、建設銀行(6.430, 0.08, 1.26%)、微眾銀行等機構一度祭出了“費率打折”等利器。
此外交易傭金方面。根據Wind數據顯示,2022年券商攬入的公募基金分倉傭金總額為188.74億元,全年公募基金股票交易總金額為24.90萬億元。由此計算,全市場公募基金的傭金費率約為萬分之七,較此前的萬分之八左右水平有所下降。但市場觀點認為,這一水平與券商當前零售經紀客戶的傭金水平(萬分之三以下)還有較大差距,因此從長期來看,交易傭金費率下降是大趨勢。
但也要看到,基金公司作為商業化機構,盈利最大化依然是核心訴求。這意味著,在行業競爭加劇趨勢下,持續降費是必然的市場化發展方向;同時這還意味著,基金公司要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升盈利質量,為基民獲取持續超額收益。對基金經理而言,如果凈值變化和個人收入真正聯系到一起,就可能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投資理念和方法、心態和目標,不然就很可能會被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