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劉明濤 每經編輯:趙云
2022年季報與2023年一季報已落下帷幕,A股近6000家公司的業績“面紗”也被完全揭開。
在今年AIGC產業鏈暴漲和新能源產業急跌的行情下,投資者的視角自然聚焦在芯片半導體與新能源這兩大熱門賽道,這是一次估值的全面修復,還是A股又一次新老王者的交替?
5月“交戰”前夕,Z哥將從業績、走勢以及基金動向三大視角,讓芯片半導體與新能源來一場正面“PK”!
【業績答卷】半導體的“冰”與新能源的“火”
投資,永遠繞不開的話題的便是當期業績表現與未來成長,任何行業在A股的長河中,都不能“免俗”,4月下半的極限分化行情,便詮釋了這一特點。
今年熱議最多的兩大賽道,市場普遍預期新能源成長性乏力,芯片半導體拐點將至,到底是否如此呢?Z哥通過WIND數據解讀,先上結論:
“新能源持續高增長存疑,芯片半導體周期拐點仍未到。”
冰:
據WIND數據顯示,在133家芯片半導體公司中,2022年凈利潤實現增長的公司只有59家,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50%只有24家。而該板塊有38家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下滑幅度超過50%,60家公司凈利潤同比下滑幅度超過20%,這樣的成績就略顯尷尬。
而到了2023年一季度,芯片半導體業績整體下滑的趨勢并沒有得到延緩,反而進一步加大。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凈利潤還能保持增長的公司已經降至42家,換句話說,有91家芯片半導體公司一季度凈利潤都是下滑的,而凈利潤同比下滑幅度超過50%的公司數量達到58家,超過20%的公司則有80家。
不過,“春江水暖鴨先知”,就半導體上游的設備業績來看,業績整體保持增長,特別是龍頭公司北方華創、中微公司、至純科技以及芯源微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均超過100%。但需要保持清醒的是,設備的復蘇有部分原因是國產替代采購,到底芯片半導體何時到周期拐點,還有待觀察。
火:
相比芯片半導體業績整體不佳,還在冰點的時候,風光儲的業績答卷就相當的亮眼了。
據WIND數據顯示,在206家板塊公司中,2022年凈利潤同比實現增長的公司達到142家,增長公司占比達到69%。這其中,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00%的公司又有56家,超過1/4,龍頭公司東方日升、天齊鋰業凈利潤增長幅度都是10倍以上。
今年一季度,風光儲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00%的公司達到57家,儲能龍頭固德威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達到驚人的4465%,而去年凈利潤大增的東方日升和天齊鋰業凈利潤也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但是,需要關注的是,風光儲在2023年一季度業績分化開始嚴重,頭部公司業績能持續保持增長,中小公司的業績則相對不穩定,比如在85家一季度凈利潤出現下滑的公司中,有51家公司凈利潤同比下滑幅度超過50%,這里面不乏前兩年的明星公司欣旺達、利元亨、寒銳鈷業以及明陽智能等等。
Z哥個人觀點,當行業公司開始“卷”起來的時候,行業整體持續高增長的時代就將告別,接下來很可能是強者恒強時代,那么,成長性的思考就應當轉變為價值思考。
【走勢表現】半導體的“火”與新能源的“冰”
誰能想到,2023年開年王者會花落AIGC概念,整個人工智能暴漲的背后,基于對算力的需求,芯片半導體在行業周期未見拐點時便先動,迎來了自己的估值修復,而長牛三年之久的風光儲,遭遇到近年來的首次巨幅調整。
火:
雖然說整體表現不如人工智能、游戲板塊,但芯片半導體今年可能是坐穩漲幅榜“TOP3”的,在133家板塊公司中,2023年實現上漲的公司數量達到100家,上漲公司占比達到75%,若以科創50指數作為同期對比參照物,則有60家公司年漲幅超過科創50指數年漲幅的13.33%,其中,寒武紀、中科曙光以及精測電子漲幅翻倍,而容大感光、芯原股份以及中微公司等6家公司年漲幅則接近翻倍。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4月季報期,芯片半導體板塊走勢受到業績低迷影響,整體表現不佳,93家公司股價出現下跌,月跌幅超過15%的公司數量達到24家。當然,4月回調、特別是下半月的大幅回撤這與短期漲幅過高有一定關系。此番調整后,5月芯片半導體會有怎樣表現,值得關注。
冰:
曾經的王者,在2023年的春季,落下的神壇。
截至4月28日,今年風光儲實現上漲的公司僅有57家,占比28%,這與芯片半導體7.5成公司實現上漲的表現形成鮮明對比。在下跌個股中,風光儲板塊中有43家公司年跌幅超過20%,而芯片半導體板塊近有6家公司年跌幅在20%以上。
4月季報期,前文提及風光儲板塊業績開始有分化,但多數公司凈利潤依舊保持高增長,在這樣的背景下,風光儲4月能實現上漲的公司降至28家,而跌幅超過15%的公司卻達到30家。
事實上,在過去的一個月時間里,機構一直在趁新能源板塊反彈出貨,以一季度業績暴增的昱能科技為例,4月25日晚間,其在公布亮眼一季報后,26日股價實現20CM漲停,但在當天的龍虎榜交易席位中,三家機構出現在賣出席位,趁漲停累計賣出1億元之多。
這一案例其實告訴投資者,看似機構短線的操作,卻暗藏玄機,且看Z哥繼續梳理。
【機構態度】基金增倉科技,新能源倉位降至2021年中期水平
2023年一季度市場主題猛烈切換,老成長(新能源)向新成長(科技)的調整備受關注。
今年以來,重倉TMT基金的產品逐步諸多。具體來看,二月重倉TMT的基金產品數量估算僅45只,到了三月已有逾300只,規模合計約2600億元,而到了4月初,重倉TMT的產品數量或已有330只,規模合計超過了3000億元。
在配置子行業上,科技出身的基金經理主要配置半導體、軟件開發,其余子行業配置相對較為分散,相較市場而言,科技出身的基金經理看好軟件開發的同時,還更看好數字芯片設計、半導體設備和計算機設備。與此同時,科技出身的基金經理對市場熱點加倉更為積極,-季度在新基建、計算機應用、Al、ChatGPT等領域配置的提升明顯高于全市場基金。
相比基金大幅增倉科技板塊,新能源高倉位基金籌碼出現松動,大部分基金新能源倉位顯著下降,整體降至2021年年中的水平,而中小規模基金平均減倉新能源更多。
數據顯示,2022年四個季度重倉股中新能源持倉比例均達到60%以上的高倉位基金,總計180只,一季度平均配置占比下降19.5%。其中一季度新能源行業倉位下降的共有135只,占比75.0%;倉位下降超過20%的共有61只,占比33.9%。
目前仍然堅守新能源板塊的基金產品估算約156只,規模合計3127.63億元,占所有主動權益基金規模的6.65%。這些產品大多均為規模超50億的大規模基金產品,估算50億以上產品中有近10%的產品在堅守新能源板塊。
此外,重倉新能源的產品數量和規模較4月初已略有增長,也是年初以來的首次增加,雖不及年初的基金數量與規模,但說明目前堅守新能源賽道的基金開始變多。
看過了機構動向和公司2023業績“首秀”,明天開始的5月行情,投資者朋友您怎么選?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