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天下網商(ID:txws_txws),作者:章航英,授權轉載發布。
4月1日,怪獸充電在美股上市,成“共享充電寶第一股”。其開盤價為10美元,較發行價上漲17.6%,而后兩度破發。截至發稿前,股價8.54美元,市值21.29億美元(約138億人民幣)。
怪獸充電的上市,讓共享充電寶行業再次受到關注。
而就在上個月,“共享充電寶又集體漲價了”這一話題沖上微博熱搜,累積閱讀量達1.8億。
早期,共享充電寶價格只要1元/小時,此后經歷多輪上漲。如今,在不少城市的商圈和醫院內,價格普遍為3-4元/小時,而到了酒吧、KTV等娛樂場所,每小時的收費可達10元,封頂價格也漲到了99元。
而不少用戶發現,即便是同一品牌的共享充電寶,在相同區域相鄰網點的價格也有所不同。也就是說,調價不僅僅是品牌官方行為,也存在商戶網點的自發行為。
記者調查發現,共享充電寶被包裝成了“2021年最躺賺的項目”,不少品牌放出了充滿誘惑的加盟條件,以此吸引商戶。比如“分潤高達100%,一月回本”,“24小時賺收益”,“千億市場紅利等你瓜分!”
一品牌方表示,有加盟商戶僅靠共享充電寶,一星期的傭金收益就高達3萬元。
共享充電寶切中的是人們的電量焦慮。當手機變成形影不離的伙伴,共享充電寶成了應急時的“救命稻草”。
據艾媒咨詢,2017年,中國共享充電寶用戶規模突破1億,2020年將突破4億。面對漲價,用戶一邊罵,一邊繼續用。或許,這也是共享充電寶漲價的底氣。
代理商戶自定價格,每月“躺賺”數千?
在共享充電寶行業,除了“三電一獸”(小電、街電、來電、怪獸充電)之外,仍有倍電、速綠、搜電、咻電等品牌。
怪獸充電上市的消息,刺激了一眾共享充電寶品牌。它們正加碼糧草,快速擴張。
比如一個來自深圳的叫“倍電”的共享充電寶品牌,自稱是2020年共享充電寶十大廠家之一,在惠州擁有5000平米的工廠,日產2000臺機柜。
記者通過網上的聯系方式,加上一位自稱是倍電市場負責人陳總的微信。當聽說記者有美甲門店,想要代理充電寶時,對方表示:購買一臺充電寶機柜就可以成為倍電加盟商,不用加盟代理費,收益分成百分百,公司0抽成。
陳總進一步介紹,根據可供容納充電寶數量的不同,機柜價格不同。最便宜的3口桌面機柜1套499元,最貴的落地廣告超大屏款42口機柜9999元。為了快速收回成本或者賺更多收益,漲價是最簡單粗暴的選擇。
這其中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共享充電寶價格,商戶可自己設置。“后臺隨時都可以自己修改,可以設置成按1個小時計算,也可以設置成按半個小時計算。”
“優質店鋪一個月可回本,后期收益就是你躺賺的錢。”陳總算了一筆帳:設置2元一小時,平均每個充電寶使用2小時,一天就是28元,兩月不到就能收回成本。現在很多商家都會設成3元一小時,一個月就能回本。
他發來一些代理商戶的傭金收益截圖,其中一張顯示某代理的收入已有46萬,最近一星期的傭金收益近3萬元。此外,湖南岳陽某KTV3個月收益超過1萬元,每月純賺3000元。安徽池州某奶茶店一個月回本,第二月就“躺賺”1500元左右。
大幅讓利,倍電目標只有一個,快速擴張上市。
倍電科技董事長謝東輝最近表示,要在今年追加1億元投資,扶持全國各地代理加盟商,開拓市場份額,計劃2025年在深圳科創版上市。
“我們估值已經兩個億了,目前就是要把份額做大。所以當別的同行需要很高的加盟代理費,我們不需要。”陳總說。
記者發現,除了倍電,還有不少充電寶品牌紛紛推出優惠加盟措施,比如街電,同樣宣稱100%分潤,首月回本扶持,還能“0”利分期購機。
一個叫“八借充電寶”的品牌的宣傳更赤裸裸,稱“共享充電寶是如今不可多得的‘管道收益項目’”,即“可以什么都不用干,還有錢進賬”,十分暴利。
瘋狂的地推
共享充電寶品牌極力宣傳高收益、招攬加盟商的背后,是日益激烈的線下商家點位爭奪戰。
為掠奪市場,各個品牌之間不惜互相詆毀,不少地推人員還直接上手毀壞競品設備,比如剪掉其他品牌充電線、撬電池、用502膠水粘住充電頭……
以上種種,十分眼熟。遙想共享單車行業競爭火熱時,也有地推人員互相打架,把競爭對手的共享單車運到遠處。
就在共享充電寶品牌混戰之時,新闖入一位“不速之客”——美團。
早在2017年,美團就試過共享充電寶業務。不過彼時,市場前景并不明朗,大多數人的態度和喊話“要是共享充電寶業務能做得起來,我直播吃屎”的王思聰差不多,于是美團退出。到了2020年,當市場教育已經完成,三電一獸紛紛宣告盈利,美團再次出擊。
美團的加入,讓本不平靜的共享充電寶市場再次震動。
相比于苦哈哈地一個個談入駐商家條件的充電寶品牌,美團有先天優勢。手握大量線下商家資源,又籠住了商家們賴以為生的流量,美團開始“降維打擊”。
此前有消息稱,美團地推員為了說服商家拆除其他品牌的共享充電寶柜,甚至提出,美團共享充電寶的使用也被計入團購,將會影響商家在美團上的排名。
有商家表示:不敢不用。
雖然這一說法后來被美團否定——“餐廳不使用美團充電寶并不存在所謂的‘封殺’”,但對其他共享充電寶品牌還是足夠形成威懾。
更何況,美團彈藥充足。其他品牌紛紛漲價時,美團還能保持暫時的“優雅”。記者在杭州某商場發現,其他共享充電寶品牌價格都在4元/小時,美團充電寶只要3元/小時。
搶奪點位,刻不容緩。
剩下的時間不多了
對于大幅度漲價,共享充電寶品牌也有自己的“委屈”,比如為了搶市場燒的錢需要回轉;比如線下點位越來越飽和,進場費也越來越“水漲船高”。當然,共享充電寶品牌們為了上市,也需要快速收割,給資本市場講一個動聽的故事。
即便是頭部共享充電寶品牌,仍然顯露出盈利模式單一、受制于線下點位資源的弊端。
怪獸充電招股書透露,去年共享充電寶服務撐起了大部分收入,占比達到96.5%。另外一小部分收入來自于,用戶未及時歸還被迫買入充電寶,以及小程序廣告。
怪獸給直營點位商戶的分成比例為50%—70%,給加盟合作伙伴的分成比例為75%—90%。去年,怪獸充電寶投放點位的激勵費用從2019年的9.276億元上漲至2020年的15.76億元,同比增加70%,造成了不小的負擔。
也就是說,雖然2020年收入28億,但怪獸自己拿到的錢不多。
對共享充電寶來說,另一個問題是,消費者是為了解決“燃眉之急”,談不上品牌忠誠度,用戶粘性低。
對線下商家來說,在店里多擺一臺充電機柜,就能多帶來一份額外收入,屬于“錦上添花”“多多益善”。
記者在杭州某一商場餐飲區發現,幾乎每家店都擺著一臺甚至多臺不同品牌的共享充電寶機柜。
周黑鴨門店的工作人員透露,像周黑鴨這樣的連鎖品牌,是共享充電寶品牌與總部直接簽約,然后在全國門店設柜。不過,如此大密度的共享充電寶點位,也在無形中“內卷”。一位奶茶店老板告訴記者:現在進入已經太晚了,這個市場太過飽和。
如今,共享充電寶在一二線城市的紅利正在退去,低線城市和海外成為新的擴張方向。怪獸充電未來的計劃,也還是繼續鋪點,主要向低線城市擴展。
擴張仍需彈藥。漲價立竿見影,大部分用戶一邊罵,一邊繼續用,讓共享充電寶品牌的腰包鼓了起來。
但漲價也引起了“反彈”。有用戶表示:共享充電寶漲價,已經倒逼他培養起了出門必帶充電寶的習慣。
如今,“電量焦慮”的重災區是蘋果手機用戶。相比于安卓機陣營,蘋果的續航差了太多,一直被詬病。不過,最近有消息稱,iPhone13的電池容量和續航水平大概率會有顯著提升。
用戶詬病、手機充電技術更新,對于共享充電寶行業來說,都意味著市場的天花板越來越近了。一旦手機續航技術有了大的突破,整個行業都將迎來重大打擊。
在風口關閉之前,共享充電寶行業正在進行最后的狂歡,漲價仍將不可避免地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