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中國證券報
本周A股三大股指周線集體翻紅,4月行情迎來“開門紅”。
首批主板注冊制新股將于下周一(4月10日)集體上市,A股全面注冊制時代正式來臨,疊加上市公司2022年年報、2023年一季報等陸續出爐,“回歸業績主線”越來越成為機構后市布局共識。
在業內機構看來,AI相關板塊主題炒作熱度或降溫,全球流動性拐點主線和財報季業績主線將階段性接力AI主題,實際業績增速將成為市場風格演繹的主要邏輯,以新能源產業鏈為代表的具備業績優勢的行業板塊也有望迎來估值修復窗口期,市場風格或面臨階段性均衡。
影響后市投資大事件
首批主板注冊制新股將于4月10日上市
4月10日,首批主板注冊制新股將集體上市,A股進入全面注冊制時代。這十只新股分別是:中信金屬(11.200, 4.62, 70.21%)、中重科技(28.880, 11.08, 62.25%)、常青科技(45.280, 19.30, 74.29%)、江鹽集團(16.560, 6.20, 59.85%)、柏誠股份(23.130, 11.47, 98.37%)、中電港(30.550, 18.67, 157.15%)、海森藥業(73.630, 29.15, 65.54%)、陜西能源(13.500, 3.90, 40.63%)、登康口腔(53.300, 32.62, 157.74%)、南礦集團(28.800, 13.42, 87.26%)。
新一批央企指數問世
4月7日下午,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公告稱,中證誠通央企紅利指數、中證誠通央企ESG指數、中證央企ESG50指數、中證央企紅利50指數、中證央企高端裝備制造指數、中證央企基建指數等新一批央企指數將于5月4日正式發布。6只央企指數覆蓋央企紅利、ESG、高端裝備制造、基建等多個領域,均選取了50家上市公司作為指數樣本。
股票類業務最低備付繳納比例有望再降低
4月7日,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發布公告稱,將正式啟動差異化調降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工作。中國結算表示,在2022年4月已將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自18%調降至16%的基礎上,此次中國結算引入差異化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機制,將實現股票類業務最低備付繳納比例由16%平均降至15%左右。
機構后市投資觀點
中信證券(21.330, 0.16, 0.76%):規避主題炒作 回歸業績主線
AI相關板塊主題炒作熱度或降溫,機構進一步調倉帶來的增量資金對于AI主題的邊際影響非常有限,預計全球流動性拐點主線和財報季業績主線將階段性接力AI主題。配置上,建議從兩個維度高切低:一是從高熱度的數字經濟板塊輪動到低熱度板塊,建議圍繞全球流動性拐點和財報季業績兩條主線布局;二是數字經濟板塊內部高估值切低估值,關注傳統主業估值低且有新單業務催化抬估值的硬件領域。
海通證券(9.120, 0.05, 0.55%):二季度市場或處震蕩蓄勢階段
展望二季度,海外風險尚未停歇,還需關注部分國家債務風險對權益市場的擾動;國內基本面雖已在修復趨勢中,但修復的斜率仍待確認。因此,二季度A股市場或處于震蕩蓄勢階段,借鑒歷史經驗,市場有望在調整后明確主線行情。近期階段性熱度過高的數字經濟或遭遇波折,需關注以政策為主導的數字基建、數據安全領域以及技術驅動下企業或加大資本開支的人工智能領域。
中銀證券(11.130, 0.06, 0.54%):市場風格或面臨階段性均衡
進入4月,A股市場結構及方向上的博弈或將加劇:一方面,TMT板塊行情短期熱度偏高,股價對于未來產業趨勢的樂觀預期計價較為充分,而隨著實體數據的回溫,地產消費為代表的內需相關板塊存在一定的估值修復的可能;另一方面,財報窗口期來臨,實際業績增速將成為市場風格演繹的主要邏輯,以新能源產業鏈為代表的具備業績優勢的行業板塊也有望迎來估值修復窗口期,市場風格或面臨階段性均衡。
博時基金:二季度A股盈利或將進入逐級修復通道
二季度A股盈利將進入逐級修復通道。總的來看,盈利端預期的逐步改善,疊加宏觀流動性平穩,市場有望進入震蕩偏強格局。結構配置方面,市場有望階段性逐步重回景氣驅動、基本面審美模式。站在當前時點,對于消費、周期等板塊中的較多行業而言,賠率雖然較為清晰,勝率卻仍較朦朧;當下收縮主題投資戰線、選擇均衡風格配置可能是更優的策略。
諾安基金:經濟持續修復 A股或迎“小陽春”
整體而言,3月制造業及非制造業景氣度繼續上行,經濟復蘇走勢進一步得到確認,其中服務業和建筑業活動回暖推動非制造業商業活動PMI持續攀升。重點關注三大板塊機會:國產化和自主可控主題,關注信創、AIGC、產業供應鏈安全;消費等內需修復的結構性機會;國有上市公司估值修復機會。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一季報是主要投資線索
4月為業績密集披露期,市場結構有可能出現一些變化,市場或將回歸基本面。2023年一季報是主要投資線索:一是高景氣成長方向,經歷一年左右的回調后,當前具備較高的性價比;二是數字經濟中去年年報和今年一季報有望持續改善的方向;三是業績穩定且在未來能夠受益于經濟復蘇的大消費板塊。另外,央企板塊后續仍值得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