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余世鵬
從3月8日和3月20日起,擬由創金合信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魏鳳春管理的兩只養老FOF分別開始發行,這意味著他即將成為一位管理基金產品的首席經濟學家。據記者了解,包括魏鳳春在內管理基金的公募首席經濟學家目前只有3位。但這很可能預示著首席經濟學家群體的發展新趨勢,即在宏觀研究策略化后,逐步走上策略研究投資化之路。業內分析認為,這是資本市場逐漸走向成熟后,公募基金主動更好滿足投資者需求的一種適當性安排,這種探索剛剛開始。從過往業績來看,公募首席基本能貢獻出兩位數的任職收益。
公募首席
經濟學家管產品
每周一早上,基金圈的注意力會重新回到交易市場上來。魏鳳春會在這段時間里發布周度策略分析報告,針對最新市場動態進行宏觀分析,并給出針對性的資產配置策略。他是一位訓練有素的老手,他的策略報告言簡意賅,邏輯清晰。在這次管理基金前,他曾先后在江南證券、中信建投(26.100, 0.24, 0.93%)證券、博時基金、創金合信基金等買賣方機構,有過十多年的宏觀策略分析工作經驗。
允泰資本首席經濟學家付立春對記者表示,在金融機構中,首席經濟學家一般扮演著宏觀策略團隊帶頭人角色,既負責對內的研究支持工作,也會對外提供研究服務。此外,首席經濟學家還是很多金融機構的發言人,代表公司整體研究實力和影響力。但付立春說,因個人的從業和專業背景不一樣,首席經濟學家的具體分工也會有所差異。除宏觀策略研究外,具備復合專業或經驗背景的人還可能會做投資。
實際上在博時基金期間,魏鳳春曾擔任過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他也一度管理過基金產品。他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此次擬任新產品基金經理算不上是重操舊業,而是多年踐行知行合一理念的自然呈現。“自從決定從事宏觀產業研究后,我就明確了‘宏觀研究策略化、策略研究投資化’的基本思路,并在長期的工作中堅持投研一體化,研究與投資互相映射,共同升華。無論是之前從事的公募基金、QDII基金、特定資產管理,還是后來的FOF、養老FOF等投資,都是在踐行這一理念。”他說。
類似的還有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他早年曾在南方基金有過研究員和基金經理經歷,2016年加入前海開源基金后擔任首席經濟學家。從2019年開始楊德龍重新管理基金,先是管理幾只FOF產品,從2021年開始管理主動權益基金。另外,目前管理基金產品的首席經濟學家,還有富國基金的袁宜。楊德龍告訴記者,首席經濟學家一般從事宏觀經濟策略研究。但擁有一定市場影響力和知名度的首席經濟學家,對提高公司知名度和客戶服務質量,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新的探索剛剛開始
即便有了上述3個案例,首席經濟學家管理基金依然并不多見。但這很可能預示著首席經濟學家群體在歷經30多年發展后,逐漸發生著新變化。
國內最早的首席經濟學家,大約是在上世紀90年代由外資投行設立。為市場熟知的有胡祖六,曾擔任高盛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以及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原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等人。隨后國內券商投行興起,本土化的首席經濟學家開始增加。如市場熟知的張智威、哈繼銘和彭文生,三位都曾擔任過中金公司(40.340, -0.02, -0.05%)首席經濟學家。隨著資本市場大擴容,券商領域還走出了高善文、任澤平、李大霄等人氣首席。而隨著大資管行業興起,以公募基金為主的資管機構開始增設首席經濟學家。截至目前設立首席經濟學家的基金公司已接近10家,除前海開源、創金合信和富國基金外,還有招商基金、鵬揚基金、天弘基金等公司。
中泰資本董事王冬偉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基金公司增設首席經濟學家并開始讓他們管理基金組合,是因為他們擁有較為深入的宏觀經濟研究能力,可以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建議。另外,這也反映出我國資管行業多元化發展的趨勢,即基金公司逐漸增強自身宏觀投資能力。楊德龍認為,管理基金既是公司的安排,也是他個人意愿,“這可能是公募首席的一個發展趨勢,因為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才能更好地感受市場變化,能更好地從宏觀策略中發現市場方向,選擇好行業好公司;也能在投資實踐中不斷摸索,提煉出更多適合中國市場實際的理論”。
“這一分工定位是資本市場逐漸走向成熟后,公募基金主動更好滿足投資者需求的一種適當性安排,這種探索應該是剛剛開始。”魏鳳春認為,以公募基金為先頭部隊的資產管理行業,正從“農耕時代”迅速過渡到工業化與數字化時代,這個時代需要新的商業模式。其中,投資目標從追求相對收益向絕對收益轉變,風險優先、多元配置、團隊智慧、專業服務、科技助力五位一體是明確的特征,以追求系統性收益為最終目標。“首席經濟學家專業的比較優勢與這一模式的匹配是相對恰當的。目前首席經濟學家的工作多是從專業服務入手,本質上還是參謀行為的延伸。但從基金組合入手卻是一種創新,對該模式的探索會更有意義。”魏鳳春表示。
從FOF開始上手
首席經濟學家管理基金,無論是楊德龍還是魏鳳春,往往會從FOF產品開始上手,這與他們自上而下的投資框架有密切關系。
楊德龍直言,在投資上他傾向于自上而下的投資框架,基于宏觀經濟趨勢判斷來決定倉位高低,并選擇受益于經濟轉型的行業,再從中挑選龍頭個股進行配置,“當然,作為基金經理,個股選擇能力也很重要,所以我也會很重視個股的基本面研究,兩者結合創造更好的投資回報。未來會不斷完善這個投資框架”。
“在持續的投研工作中,我的體會是宏觀策略出身做投資的比較優勢,是可以較好地構建宏觀基本框架,以經濟范式和經濟邏輯為基礎,經濟周期和產業周期為基準,宏觀政策和產業政策為核心擾動,宏微觀數據和資本市場預期、表現變化為驗證,能夠將擇時和配置更好地結合。”魏鳳春表示,基于這些理念,他會在具體的投研工作中構建系統的配置框架,融合宏觀、產業、資產、模型等要素,是一個相對普適的工具,但更適合于管理資產配置的基金產品。
魏鳳春對記者表示,從組合管理視角看,FOF是最適合這一模式的公募產品之一。在2022年之前FOF投資大多以基金研究為主,但面對比個股數量還多的基金產品和逐漸同質化的基金研究方法體系,基于基金研究的FOF投資方法論就需要迭代了。“FOF投資需要解決配置邏輯離散、配置技術單一、配置標的冒進的問題,首先要明確配置的底層邏輯:一是明確資產配置方向,確定組合階段性是進攻還是防守,明確行業趨勢,確定重配行業,根據基金經理畫像,配置對應的基金;二是力求對于所配置、所關注的基金,能夠看明白配置的宏觀、產業層面清晰的邏輯鏈條,與研究相互驗證。”他說。
“首席經濟學家的整體思路會以自上而下為主,如從遠期趨勢到短期潛在變化、從國際到國內、從宏觀到微觀等維度進行投資機會把握。這是一個比較新的嘗試,他們的投資水平到底如何還有待觀察。除自身研究功底外,基金公司的決策定位、團隊配合等因素也很重要。”付立春說。另外從公開的過往業績來看,魏鳳春和楊德龍都實現過兩位數的投資收益,袁宜的最好業績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