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以往開年眾多知名基金經理爭相新發產品不同,今年開年基金經理流行“減負”。謝治宇、馮明遠、王宗合、鄔傳雁、何廣等在內的多位百億基金經理紛紛官宣在管產品卸任、或者增聘新人。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6日,今年共有795只公募基金(僅計算A份額)變更了基金經理。其中,發生離任的基金有422只,新增基金經理的有547只。
為何近期多位基金經理“清倉式”卸任?當知名基金經理不再在追求規模的道路上狂飆,是何原因?對于基金公司給出的“主動減負”說法,投資者又應該如何判斷?
今年離任的名單中,不乏市場知名的基金經理,如中加基金馮漢杰、鵬華王宗合、信達澳亞馮明遠、長城基金何以廣、中銀國際證券白冰洋等。而興證全球的頂流謝治宇、交銀王崇等則為原獨管的產品增加了人手。
以鵬華基金王宗合為例,今年以來,他先后卸任了六只基金,合計減負近50億元,其中不乏任職期回報率達到105.33%的鵬華中國50這類績優基。同樣,馮明遠卸任的信澳先進制造任職期回報率也達到了173.75%。
基金經理為何選擇交出自己的得意之作?對于基金經理增聘人員共同管理或卸任產品的動作,讓不少基金持有人非常緊張。
界面新聞了解到,基金經理離任情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種是“清倉式”卸任,將此前自己管理的基金一只不留,如白冰洋、何以廣、鄔傳雁,這基本代表了基金經理即將離職;還有一種是將名下部分產品交給他人管理,自己保留剩余幾只。
如市場關注度頗高的馮明遠,“網傳的消息不是真實信息,前期卸任產品屬于公司的戰略安排,也是公司主動給馮總減負,不會對馮總其它在管基金產生影響。”信達澳亞基金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興證全球基金也表示,增聘基金經理是公司正常的“老帶新”,“公司傳統都是新基金經理會先跟資深基金經理合管,成熟后再單獨管理。”以規模高達268.06億元的興全合潤為例,今年1月4日新增葉峰為第二基金經理。公開資料顯示,葉峰2017年7月加入興證全球基金,2021年12月20日至2023年1月4日擔任興全匯享一年基金經理,期間回報率為-8.71%。
對于這個現狀的背后有一個行業共識,那就是知名基金經理管的產品實在是太多了。
為了規范公募基金經理的相關工作,早在2020年4月3日,中國基金業協會就發布《基金經理兼任私募資產管理計劃投資經理工作指引(試行)》,并自2020年5月1日起實施。《指引》指出,需合理調配同一基金經理管理的公募基金和私募資產管理計劃數量,原則上不超過 10 只(完全按照有關指數的構成比例進行投資的產品除外)。
經過前面3年的迅猛發展,多位知名基金經理已經觸碰到了“10只紅線”。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在管公募資金規模在200億以上的基金經理有36位。從在管的公募數量來看,銀華基金李曉星已經達到了10只,這10只產品均是他和其他基金經理共同管理的。鵬華基金王宗合、信達澳亞馮明遠兩位,在此波卸任前,在管規模也都達到了10只。
景順長城楊銳文、嘉實譚麗在管的公募數量均達到了9只,其中只有1只產品是和他人合管,其余8只均是獨自管理。
中歐周蔚文、嘉實姚志鵬、歸凱、匯添富胡昕煒、前海開源曲揚、易方達陳皓的在管規模均達到了8只。其中,周蔚文有5只基金與他人合管。
如果按照合管基金的占比來看,36位200億以上基金經理中,有3位100%均和他人合計管理,包括李曉星、傅鵬博、朱璘。
其中,僅有11位基金經理堅持自己管理產品,分別是張坤、劉彥春、陳皓、朱少醒、馮波、崔宸龍、趙蓓、陸彬、韓創、鄭磊、鄭澤鴻等。
實際上,不論是自己一人管理多只基金,還是和他人合管,這對于投資者而言都是一個困惑。
以大成韓創、匯豐晉信陸彬為例,截至2022年末,兩位基金經理各自管理7只產品,并且均由自己一人管理。這對基金經理的精力和能力圈是個很大的挑戰。
“其實這也是個隱患,如果基金經理管理的每只產品持倉都不一樣,那么會被認為是風格漂移,并且這對他的能力圈提出了很大的挑戰。但如果每只基金持倉都一樣,那么也會被詬病是抬轎子。所以我們現在對知名基金經理的原則就是能不新發、就不新發,以持營為主。”華南某基金公司內部人士表示。
以銀華心誠靈活配置為例,該基金除了李曉星和搭檔張萍后,還在今年1月15日新增了王璐作為第三基金經理。公開資料顯示,王璐自2017年8月加入銀華,歷任研究部行業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今年1月4日開始擔任基金經理。
對于多位基金經理合管的情況,在日常的研究操作中,這些知名的基金經理起到什么作用?投資者又能否通過排名的前后,來判斷基金是由誰來主要負責呢?
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在基金的新發和持營中,除了“老帶新”的傳幫帶之外,這些頂流基金經理更是無形的號召力、投資者的“定心丸”。
“在基金的資產池里,可能有大約十個億的規模是由我自己管理的。我會根據自己的判斷,對這部分資金進行調倉和配置。這部分的業績也會被納入基金整體的業績中。每到季度末,公司也會把我管理的這部分資產業績納入到對我個人的考核。”在某次座談會上,當被問及具體分工時,一只百億基金的第二基金經理表示。
2022年4月26日,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窂亩鄠€方面對公募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新要求。
《意見》中提到,要強化長效激勵約束機制。將合規風控水平、三年以上長期投資業績、投資者實際盈利等納入績效考核范疇,弱化規模排名、短期業績、收入利潤等指標的考核比重。嚴禁短期激勵和過度激勵行為。
實際上,在去年年中,已經有基金公司逐漸弱化規模在績效考核中的權重。“我們現在基本上不會對主動權益產品進行一年期的考核了,一般是看近三年和五年期的長期業績。規模的權重非常低,因為很多基金經理在2022年沒有新發,所以如果規模占的權重很大,對大家都不公平。”某頭部公募內部人士表示。
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除了頭部的巨無霸公司,也有中等規模的公募對規模說“不”。“去年新能源行情好的時候,我們市場部收到很多銀行的邀約,點名要求這位基金經理出面發一只獨家代銷/拖管的新產品。不過,他的態度比較堅決,就是想先把現有的基金做好,所以最后也是沒有談成。”某千億基金公司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某TOP10公募人士表示,根據監管的高質量發展意見,公司在去年年末開始強化了業績考核,一些業績不太好的基金在征求基金經理本人意見后會進行人員調整。
“我們公司今年年初也進行了一些調整,有幾位管理數量較多的基金經理也進行了卸任和增聘。這個主要是本著對投資者負責的原則,根據基金過去3年的業績對管理人進行調整。”滬上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數據,截至2022年末,公募行業資產管理規模已經達到了25.7萬億元,成為資本市場當之無愧的明星。
然而多年的高速發展也伴生了一系列問題,基金經理卸任和減負是克制規模沖動的重要一步,如何能從更長期的角度尋求行業高質量發展,值得業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