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清理睡眠賬戶、嚴格限制開戶后,銀行“斷卡”行動持續推進。
2月21日,《華夏時報》記者調查了解到,近期銀行不僅加大了新用戶開卡的審核力度,部分機構還對Ⅰ類賬戶設置了交易限額,其中一家股份制銀行北京地區非柜面所有渠道的交易額度,每天上限為5000元。
對于客戶抱怨開卡越來越難,限制越來越多,多位銀行客戶經理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現在是問責制,誰開卡誰負責。”
另外,在首次開卡環節,一些銀行會對客戶進行“五問兩查”和風險提示,其中包括詢問開戶意愿、開戶原因,以及核實客戶職業、住址、聯系方式等。
Ⅰ類賬戶交易也限額了
2月21日,記者到一家股份制銀行北京某支行辦理新開儲蓄卡業務,坐在柜臺前,注意到周圍貼了三張防詐告示。
該行客戶經理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初始辦卡非柜面渠道每天支出不能超過5000元,后續如果有需要,可以提供社保繳存記錄或者信用卡記錄,到柜臺辦理提額,最高可以提高到10萬。”
值得注意的是,客戶經理提到的“非柜面渠道”即不在銀行柜臺辦理的業務,包括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網上快捷支付、銷售終端POS機、ATM機和包括支付寶、微信等在內的第三方支付等。
當天,記者遇到一名前來辦理業務的客戶,該客戶對本報記者說:“我上次來修改限額,從大堂經理到柜員、副行長,一個接一個的跟我宣傳反詐。”
2016年,央行發布相關規定,個人在銀行開立賬戶,每人在同一家銀行,只能開立一個Ⅰ類戶,如果已經有Ⅰ類戶的,再開戶時只能是Ⅱ、Ⅲ類賬戶。
通常來說,銀行Ⅰ類賬戶是屬于全功能賬戶,支持辦理存款、購買投資理財產品等金融產品,還提供轉賬、消費和繳費支付、存取現金等服務;而銀行Ⅱ類賬戶屬于限制功能賬戶,在進行轉賬交易的時候有限額。
近年來,全國范圍內開展“斷卡”行動,嚴厲打擊整治非法開辦販賣電話卡、銀行卡違法犯罪。在此背景下,多家銀行加大了對Ⅰ類賬戶的交易限制。
今年2月16日,一家國有大型銀行上海分行發布公告,其中提到我行將按照“銀行賬戶功能與賬戶風險等級相匹配”的原則,調整部分個人銀行結算賬戶非柜面渠道支付限額。
同時,公告也表示,客戶可通過柜面及電子銀行渠道查詢當前賬戶非柜面支付限額情況,如有調額需求,可持本人銀行卡/折憑證及有效身份證件至我行任一網點進行申請,我行將根據核實結果,為您調整相關業務功能及限額。
去年以來,多家銀行相繼發布公告表示,將調整個人銀行結算賬戶線上業務限額。
“就算您能開通Ⅰ類賬戶,銀行也會對您的非柜面交易做額度限制。”2月21日,記者到北京一國有大行線下網點辦理儲蓄卡業務時,該行客戶經理表示,現在銀行對申請一類卡客戶的審核很嚴格,如果沒有特殊需求可以先開通二類賬戶。
同樣,據他介紹,目前該行Ⅰ類賬戶也有限額,只要不是柜面交易都有額度限制。柜員會根據客戶出示的工資證明、社保繳費基數或納稅情況去設定。
“柜面業務都不設限制,但除了柜面交易都有限制。”上述客戶經理表示,所有渠道交易額度總和,一般一天限額5萬,一個月10萬,一年是50萬。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曾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近期多家銀行調整線上渠道交易額度,與此前銀行清理睡眠賬戶的舉動具有相似之處。近年來,通過銀行卡實施電信網絡詐騙或盜刷、盜取卡內資金的現象頻發,給銀行的風險體系防范以及客戶的資金安全均帶來挑戰。
不過記者注意到,同一銀行不同網點的政策執行及嚴格程度會有差異。
銀行開戶進行“五問兩查”
“我們也不想這么麻煩,但是有些人不聽勸,出了事我們工作人員要負連帶責任。”
“現在是問責制,誰開卡誰負責。只要開卡人員涉案或出問題,要追責到開卡經辦人。”
對于客戶抱怨開卡越來越難,限制越來越多,多位銀行客戶經理對《華夏時報》記者做出上述表述。
一國有大行工作人員向《華夏時報》記者透露,在用戶首次卡開環節,他們需要進行“五問”,“兩查”和風險提示。
其中“五問”包括:詢問開戶意愿,賬戶是否為本人使用,觀察是否有受他人操控開戶的表現;詢問開戶原因,賬戶用途是否與本人身份、金融屬性相符;詢問客戶職業信息,并進行核實;詢問客戶居住地址,如常住地址與網點距離較遠,進一步詢問開戶原因;詢問客戶聯系方式,并進行核查。
“兩查”包括查詢客戶名下賬戶情況,重點詢問是否頻繁開銷賬戶等;查詢客戶歷史交易明細等。
近兩年,針對電信詐騙,多家銀行啟動了“斷卡”行動。目前,業界普遍認為,銀行下調個人賬戶線上相關業務交易限額,是銀行針對電信詐騙等風險事件對個人賬戶管控的再一次升級。
“線上轉賬、支付的速度非常快,監管比較困難,所以降低額度以加強資金流動監管。”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盤和林曾提出,加強用戶賬戶和卡片管理將是大勢所趨,預計會有更多銀行跟進個人賬戶管理。但銀行必須考慮客戶便利性和資金安全性的平衡點問題。
“斷卡”行動主要打擊整治非法開辦販賣電話卡、銀行卡違法犯罪。其中銀行卡既包括個人銀行卡,也包括對公賬戶及結算卡,同時還包括非銀行支付機構賬戶,即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
相關的懲戒力度也不小。凡是經公安機關認定的出租、出借、出售、購買個人銀行賬戶、企業對公賬戶的單位或個人,將面臨信用懲戒、限制業務、嚴管賬戶、法律處分等。
其中,銀行的“斷卡”行動一直在持續,2021年11月,央行公布,督促銀行、支付機構清理“不動戶”“一人多卡”和頻繁掛失補換卡等異常銀行賬戶14.8億張;支付方面,暫停了620家銀行網點1個月至6個月開戶業務。
記者了解到,為防止電信詐騙,減少資源浪費,銀行計劃在2023年繼續開展銀行卡清理工作。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張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