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稅務問題越來越朝著合規方向走,也給企業帶來很多難點!那么企業經常遇到的稅務問題有哪些?
1、內部借款
內部借款是指股東向公司借錢,這有可能涉嫌抽逃注冊資本,也可能涉嫌“視同分紅”(股東借款超過一個納稅年度未歸)從而導致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這對企業來說是不小的風險。
2、賬外資金回流
把錢借給企業會被懷疑賬外資金回流,比如一個做服裝生意的老板賣了1000萬元的衣服,客戶都不需要發票,于是老板把這筆錢入了自己的個人口袋,后來企業要進貨需要錢,于是向老板個人借款,這個時候,稅務局會認定為企業做兩套帳,有賬外資金隱藏收入,這對企業來說也是個不小的風險。
3、增值稅發票虛開
具有下列行為之一的都屬于增值稅發票虛開:
(1)沒有貨物購銷或者沒有提供或接受應稅勞務而為他人、為自己、讓他人為自己、介紹他人開具;
(2)有貨物購銷或者提供或接受應稅勞務但為他人、為自己、讓他人為自己、介紹他人開具數量或者金額不實;
(3)進行實際經營活動,但他人為自己代開其余的對不能反映納稅情況的有關內容作虛假填寫。
4、支出無票
錢花出去了,但是沒有拿到發票。事實上,發票是主要的原始依據,企業很多支出都是憑發票做賬,在稅局“以票控稅”的監管模式下,發票是每個企業都無法繞過的問題。
5、提前開發票
企業的交易還沒有發生,成本還沒有產生就提前把發票開了,容易被稅務部門認為虛開發票。
6、存貨賬實不符
民營企業存在著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就是存貨賬實不符,要么實際存貨比帳面多,要么實際存貨比帳面少。
7、財政性資金收入不繳稅
財政性資金收入,許多企業以為是政府補貼,不繳稅,留下罰款、補稅、滯納金的風險。
8、兩套賬
很多企業都有兩套賬,內外賬,但是處理非常簡單、粗暴,甚至不需要稽查,一看對外報表就能判斷在通過兩套賬進行偷稅。
其實“兩套賬”根本不是企業的“秘密”,國家和稅務部門都知道企業和老板的“小九九”的,只是稅務監管手段缺乏而已。
9、大額不需要支付的應付賬款
企業買發票時,票買進來了,貨款卻不用付,只好掛“應付帳款”上,買票越多,金額越來越大,最后在財務帳上消不掉。
10、公司注銷問題
隨著金稅四期上線,社保入稅、工商信息聯網、銀行流水監管,國家在不斷地營造一個公平的稅收環境。稅務管理不規范的企業,為了逃避風險,最好的辦法不外乎規范企業納稅或注銷企業。而注銷公司一般要做3-4年的稅務稽查審計。企業有問題,是否能經得住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