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開年以來,金融市場對于北向資金的報道,真的是鋪天蓋地。就數據統計,1月份16個交易日中,北向資金累計凈買入額超1400億元。遠超2022年全年的900.2億總額。
從歷史數據來看,北向資金整體的動作都提前于市場,整體的把握較為準確,所以被市場稱為“聰明資金”。而且北向資金本身是價值投資者,它們主要立足于相關行業與公司的長期增長價值,以此來獲取中國大陸經濟長期發展的紅利。
為何進入2023年,北向資金對于中國資產出現如此強的青睞,或許有這幾個原因:第一、美聯儲加息放緩后,人民幣整體出現持續的升值所推動;第二,在全球經濟衰退趨勢之下,中國經濟維持相對穩定,在防控全面放開以及政策的推動之下,國內經濟復蘇趨勢良好,進一步吸引外資加速回流;同時,從全球主要的金融市場來看,中國A股的估值仍處于相對較低位置,更加適合價值投資以及長期增長價值的外資。
北向資金,持續瘋狂掃貨中國A股,能夠進一步提升市場信心,同時也能夠提升市場整體的風險偏好。
相對于北向資金的瘋狂掃貨,有點看不明白的就是內資,在外資持續加速流入這驅動之下,內資反其道而行持續的出逃。那現在外資看好中國資產,內資持續逃跑,到底誰聰明呢?或許在內資看來,在外資的持續流入驅動之下,能夠解套或趁機落袋,但從歷史的數據來看,每次外資流入過后,市場整體的重心仍會繼續維持向上。最后的結果,或許仍是行情上來,內資為外資接盤。最后到底誰是鐮刀誰是韭菜?目前仍是未知,只能讓時間來驗證最后的結果了!
當然,我們也不能排除近期持續瘋狂的外資中,有假外資出現的可能以及概率。從A股的發展歷史來看,其實外資在A股總體的占比不算高,所以未來市場的方向仍然得看國內。
自防控全面放開過后,國內市場積極信號頻出,疊加昨天PMI數據落地后的進一步支撐,也預示著國內經濟回升的預期再次增強,對股市能夠帶來進一步的提振作用。所以筆者認為,對于2023年A股的整體向好的行情,不必過于擔憂和恐慌!2023年A股整體的高度依舊能夠高看一線。
疊加接下來兩會的召開,未來一年改革發展趨勢和經濟政策導向,也能夠給投資者提供了重要的決策依據,相信這些依據到時必然能夠進一步影響短期A股的階段走勢。在拼經濟的年代,相信市場對于政策的期待和預期也將逐步升級,這能夠進一步提升市場整體的風險偏好。
兔年農歷剛開始,大金融板塊出現持續的跳水拖累,今日保險指數以及銀行指數雖說仍不算太好,但好在券商終于站出來護盤帶動,不然今天的能否收紅仍是個問題(截止筆者文章發布,指數收紅,日K線收帶長下影陰線)!接下來仍要繼續關注大金融板塊,特別是券商板塊,如果券商反彈能夠持續,或許行情隨時能夠結束震蕩反復洗盤的行情!
回到盤面上看,滬指分時線上,黃線領和于白線,說明當前市場題材強于權重。日線級別看,自周一高開低走過后,目前連收出三連陰,今日指數最低小幅回補了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的部分缺口。macD指標目前白線稍有走平,疊加量能未能進一步持續放大,或許也預示著短期市場的反復行情仍會延續!
筆者認為,3300點是2022年高位套牢密集區域,每次指數在突破關鍵位置區域都會出現回撤反復洗盤的行情,節后指數沖高回落過后,目前的市場仍屬于良性調整,相信在各方積極信號的支撐加碼之下,市場整體的調整空間相對有限,最終站穩3300點仍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明天周四,下方重點關注3240.25-3245.41區域缺口的回補情況,若能有效回補,下方看3230-3220區域支撐,重要支撐看3200,上方關注3260附近阻力,突破上看3280,重要阻力看3300能否站穩。
交易策略: 仍然是 耐心堅守 和 低吸埋伏 為主。
2023癸卯年(兔年)股市機會關注:
消費領域:食品飲料、醫藥生物、酒店、旅游、交通運輸等;
雙碳能源:儲能、車零配件、光伏、綠電(風電、氫能源等;
綜合領域:地產產業鏈、電力設備、金融、數字 經濟等。
風險提示: 股市投資,技術是基礎,消息是重點,政策是方向,心態是關鍵; 股市投資需要一顆平常心! 只有擁有平常心,才能在大盤高位時不盲目看高而多一分 警惕,在大盤大跌時多一分理性,主動持股和積極介入,在個股盤整時多一分耐心主動堅守。 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具體操作建議。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