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
一、盈利和虧損為什么不對稱
怕賠錢,一旦開倉,內心就異常緊張,一旦行情有一點不利,不給波動留下半點余地,立馬止損。
這種止損往往都是波動區間內的盲目止損,止損之后行情往往就會向原方向繼續,于是心中無名火起繼續追擊。
可惜的是,行情點是波動多、趨勢少,追擊往往追擊在波動區間的頂底附近,也就是進場的最不利的位置,忍受不了波動,一會還得在波動中止損,因為不死心,于是會在追擊中止損,從而搶到頂底附近的位置,這是把賠錢的效率最大化了。
波動幅度雖說不大,但幾次錯在頂底附近,損失相當慘重,即使吃到大趨勢也不一定能彌補。
因為不會止損,設立的止損,既不能過濾波動,也不能防范風險,就認為止損是沒用的,于是陷入另一個極端:死扛。
錯了不認輸,死扛到底。股票可以套上十年八年,但期貨只要重倉,一次趨勢行情就足以爆倉。
因為怕賠錢,如果死扛由虧損變成了盈利,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獲利了結,落袋為安。
即使想多等一會,但因為怕賠錢和落袋而安的理念,趨勢的運行都是在曲折中前進的,回撤是家常便飯,這種驚弓之鳥的心態是經受不起回撤的威脅的,慌忙止盈往往止盈在最不利的位置上,讓獲得的利潤最小化。
這一常見的理念下,虧損是往最大化的方向努力的,盈利是往最小化的方向努力的。這種操作模式重復下去,無論操作多久,都是一個“賠”字。而且任何技術和理論都會被用來指導最大效率的賠錢。
二、盈利的基本思路: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
止損,大家都會說,但很少有人真正懂得如何有效止損。之所以不會止損,是因為沒有認識到趨勢、波動和波動區間的含義。
為什么很多人認為止損是無效的,而關鍵時候又吃不止損的大虧?為什么很多人止損,不但不能控制風險,反而帶來嚴重損失?
認為止損無效,原因是不會設立止損,止損放在波動區間之內,不給波動留下折騰的空間,自然會被波動一次次掃到,一錯再錯,而對過濾波動、判斷趨勢毫無幫助,反而帶來一次次不必要的損失,同時因為設定的無效止損而認為止損無效,心存僥幸的時候便會不再止損,一旦逆勢,損失慘重。
盈利的要點就是:拿住盈利單。
為什么拿不住呢?因為趨勢是以波動的方式曲折運行的,一次又一次的回撤,讓不懂得過濾波動的人落荒而逃。拿不住盈利單,控制不住虧損,不賠錢就沒有天理了。
領悟趨勢的概念還不夠,幾乎所有人都知道趨勢的存在,但能拿住盈利單的人卻極少,原因在于:不懂得過濾波動。
三、如何過濾波動?
簡單得很,設立止損就可以了。因為波動區間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在波動區間之外設立一個止損便可以起到。
過濾波動,給行情的回撤留下足夠的折騰空間;控制風險,如果錯了,損失的最大限度就是止損的幅度,不會造成不可控的局面。判斷趨勢,如果止損了,非常大的可能是趨勢方向錯了。
截斷虧損:也就是簡單得沒有人不知道的止損。
止損需要設別波動區間,借助支撐壓力這些期貨人皆知的常識,設立在波動區間之外,這樣的止損才是有效的。不容易被掃到,能控制風險,還能輔助驗證趨勢,并且幫忙過濾波動,實在是很能干的多面手啊。
讓利潤奔跑:
說起來簡單得嚇人:拿住盈利單就行。
問題是,即使期貨人都知道趨勢這回事,但因為不知道波動區間的穩定性,不懂得過濾波動,就算知道趨勢也拿不住單子,眼睜睜地看著趨勢從自己的手中溜走。最后總結的時候還自我安慰,我知道這波趨勢的,判斷對了,只不過沒拿住單子。
只知道趨勢,不知道波動,不懂得如何過濾波動,說止損,不過是自欺欺人,止損就能打殘他;說趨勢,也是自欺欺人,看得到,吃不到,即使做對了,一個回撤也把他嚇跑了。
趨勢容易知道,但要駕馭趨勢,不領悟波動區間的相對穩定性,并過濾波動,從而有效止損并處理好回撤,趨勢是永遠與之無緣的。誰都知道趨勢,誰都知道止損,但會止損的極少,能拿住對的單子的也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