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白銀(19.34, -0.01, -0.04%)期貨投機事件。
美國最富有家族聯手沙特王室坐莊,近十年精心布局讓白銀價格飆升25倍,迫使交易所改變游戲規則,聯邦政府11億美元貸款救市,始作俑者最終無奈破產收場。
石油發家
這場史詩級的投機大事件始作俑者是美國歷史上最有錢的家族之一——亨特家族,家族開創者老亨特靠著豪賭石油,從癡迷賭博的農場主一躍成為傳奇石油大鱷。
老亨特生育了14個孩子,繼承他衣缽的是最具商業頭腦的尼爾森·亨特,就是他日后在期貨市場掀起了腥風血雨。
與老亨特沉迷賭博一樣,尼爾森也有屬于自己的癖好——賽馬,他為這項上流社會運動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巔峰時在歐洲和美國同時飼養著8000匹良種馬,甚至贏得了賽馬界最高成就英國德比大賽的冠軍。
賽馬的速度與激情,似乎暗合著尼爾森在商場的激進。
尼爾森在世界各地開采新的石油資源,其中包括在利比亞和英國北海的新油田。然而在1970年代,尼爾森在石油事業上遭遇了滑鐵盧,位于利比亞的油田被“非洲狂人”卡扎菲上校沒收,傳言潛在損失高達40億美元以上。
不過,尼爾森的商業雄心并未就此磨滅,尼爾森敏銳地察覺到期貨市場的商機。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期貨市場亂象重生,投機者肆意妄為、丑聞頻發,即使東窗事發投機者往往也不會收到嚴重懲戒。
尼爾森的心不免躁動起來,他意識到期貨投機比苦哈哈挖石油賺錢容易的多,雖然面臨巨大風險,但只要能賺大錢誰還在乎呢?
初露鋒芒
常見的期貨投機手段有兩種,一種是操縱價格暴跌“做空”獲利,另一種是“囤積居奇”做多獲利。
“囤積居奇”如字面意思,有意大量囤積某種緊俏商品現貨和期貨,試圖短時間內大幅抬高期貨價格,使商品期貨價格與內在價值出現嚴重背離,伺機高價出售而謀取暴利。
“囤積居奇”不僅會影響期貨價格,也會影響現貨價格,或許會造成現貨緊缺,對宏觀經濟造成嚴重不利影響。
尼爾森盯上的目標是大豆,大豆這個品種并不適合囤積,全美有數萬農場和數千倉庫儲存著大豆,投機商要想控制現貨市場根本是個不可能的任務。
尼爾森采取了更簡單的辦法——只買大豆期貨,不買大豆現貨。
這樣好處明顯,省時省力、不用四處找貨源,也不用租用倉庫存放大豆,但同時存在著巨大風險,若是期貨空頭見有利可圖,低價買進現貨與尼爾森交割期貨,那么尼爾森將賺不到一分錢,只會收到堆積成山的大豆。好在,這種情況沒有發生。
定好計劃,尼爾森說干就干,立刻發動整個家族的力量,以家族成員的名義設立眾多交易賬戶,全力買進大豆期貨合約,一年時間不到,亨特家族控制了2400萬蒲式耳大豆期貨,相當于大豆期貨總量的40%!
亨特家族的投機行為招來了許多人跟風,試圖從波動中牟利。大豆期貨價格從5.15美元上漲到10.30美元。亨特家族通過操縱市場心理,成功制造了大豆市場的虛假繁榮,間接導致了現貨市場的漲價。
芝加哥交易委員會和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出于維護市場穩定考慮,決定對亨特提起訴訟。但亨特家族辯稱,不存在家族成員聯合操縱大豆期貨,而且交易的目的是保值而不是投機。
尼爾森甚至倒打一耙,指責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說委員會是看不得亨特家族取得的巨額利潤,想強迫亨特家族把利潤吐出來,這是徹頭徹尾的勒索。
在應付官司的時候,亨特家族卻在“暗度陳倉”,不聲不響地賣出了所有大豆期貨。據說亨特家族的最終盈利超過1億美元,相當于一個大型煉油廠數年利潤,這不比開采石油強得多?
盡管委員會聲稱亨特家族違反了管理條例操縱市場,但就是拿不出任何實質性證據,亨特家族最終沒有得到任何懲罰,這無疑助長了尼爾森的野心。
外引強援
在大豆期貨市場春風得意的同時,尼爾森還在布一個大局,這一次他試圖操縱的是白銀。
白銀不僅是人類歷史上通行數千年的貨幣,還是重要工業原材料。在1970年代初,美元大幅貶值、黃金價(1658.07, 0.07, 0.00%)格暴漲,而白銀價格長期徘徊在2美元/盎司左右。
1973年,眼光獨到的尼爾森在白銀價格谷底開始建倉,不僅在中東購買白銀現貨,同時還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和紐約金屬交易所買進白銀期貨。
到同年12月,亨特家族已擁有2000萬美元白銀現貨,以及用2.9美元/盎司成本買入的3500萬盎司期貨,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白銀持有人之一。
亨特家族囤積居奇,市面白銀短缺,廠礦又沒辦法立即擴大產量,價格攀升。同時,許多交易商跟著亨特家族沖進白銀期貨市場,進一步拉升了白銀期貨價格,上漲到6.7美元/盎司。
眼看著計劃一步步實現,但沒想到除了亨特家族,白銀市場還有另一個潛藏玩家——墨西哥政府。
此時,墨西哥政府囤積著5000萬盎司白銀,而且成本低于2美元/盎司,遠低于亨特家族的購買成本。看著行情一飛沖天,果斷出手了結持倉獲利頗豐。5000萬盎司白銀的拋售將銀價砸回了4美元/盎司,亨特家族雖沒虧損,但賬面利潤大幅縮水。
這讓尼爾森意識到,要想壟斷白銀市場,僅憑一個家族的實力還遠遠不夠,他們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盟友。
亨特家族在中東擁有石油生意和強大的關系網,和沙特王子們的關系也不錯。于是尼爾森使出渾身解數,說服了向沙特王室和政府投資大量外匯。
此后數年,亨特家族比以往還要積極吃進白銀。1974年甚至包了三架飛機將4000萬盎司的白銀運去瑞士托管。
經過6年持續的買入,到1979年底,亨特家族聯合沙特王室和大經紀商,控制著數億盎司的白銀。此時銀價維持在6美元/盎司。
亨特家族做好了決戰的準備。
決戰白銀
1979年夏,亨特家族向全世界白銀交易商宣戰。
亨特家族通過在百慕大注冊的一家公司向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與紐約金屬交易所下達了累計4000萬盎司的買入指令。
亨特家族的大手筆買入,再次帶動了眾多小投機者的涌入,白銀價格一路高歌猛進,白銀期貨在紐約商業交易所盤中創下50.35 美元/盎司的歷史新高,較一年前漲了8倍,較10年前漲了25倍。
銀價高企觸犯許多人的利益。由于白銀供應短缺,珠寶企業蒂芙尼在1979年當年,被迫暫停了白銀首飾業務,傳聞蒂芙尼專門在《紐約時報》刊出整版廣告不具名譴責亨特兄弟良心泯滅。
一位芝加哥的交易商撂下狠話:“我們寧愿讓白銀市場倒閉,也不愿意看到它被壟斷。”,許多大的交易商,站到亨特家族對立面。
白銀供應短缺讓全世界白銀生產商亢奮了,他們迅速開始尋找新銀礦,重啟舊銀礦。
白銀供給增加了,亨特家族很難受。為了壟斷白銀維持高價,亨特家族1979年與1980年之交的兩個月內就從全美各大銀行高息貸款了數千萬美元,從華爾街投行貸款2億多美元,幾乎成為全球最大的貸款人。
到了1980年1月,亨特家族直接或間接持倉逾2億盎司白銀,包括5000萬盎司的白銀期貨,巔峰時價值近100億美元,這相當于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全部期貨合約總值的七成,注意這不止是白銀期貨。
當時全球白銀交易量每年不過2000萬盎司,亨特家族已經完全掌控了白銀流通!這還不包含盟友沙特王室囤積的白銀,就連股神巴菲特也是亨特家族的擁躉,持倉做多。
監管發威
白銀期貨價格的異常變化,引起市場監管者的注意,他們擔心整個期貨市場被亨特家族帶入無盡深淵。
首先出手的是芝加哥期貨交易所。
眾所周知,期貨實行保證金交易制度,只需繳納少量用來擔保的保證金即可買賣期貨,針對白銀期貨而言,一張代表5000盎司白銀的期貨合約只需繳納1000美元保證金,這在銀價2美元/盎司時還算合理,但銀價現在高達40多美元/盎司,保證金失去了應有的擔保作用。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于是將保證金從1000美元提高到6000美元,這就意味著亨特家族必須補足大量保證金。
盡管亨特家族囤積的白銀盈利巨大,但都是紙面數字,根本拿不出這么多現金。
隨后,紐約金屬交易所也出招了。銀價暴漲至50美元后,紐約金屬交易所出臺臨時規定:禁止建立新的白銀期貨合約,只允許平倉舊合約。新規定使得亨特家族無法進一步買入白銀期貨維持高銀價,持倉數量不斷降低。
屋漏偏逢連夜雨,白銀大買家印度此時開始大舉沽空,白銀價格開始潰敗。
亨特家族此前通過多家經紀公司購買了大量白銀期貨,當銀價跌破最低保證金要求時,幾家公司要求亨特兄弟追加1億3500萬美元的保證金。
亨特家族是通過大量借貸滿足購買白銀的資金需求,手頭早已沒有足夠的現金,最終未能在截止日3月26日前提交保證金。
1980年3月27日,是被載入金融史的一天,經紀公司強行拋售平倉亨特家族850萬盎司的白銀期貨,其他華爾街經紀商也紛紛跟進,銀價雪崩般一瀉千里,跌至11美元每盎司。
這一天史稱“白銀星期四”。
銀價崩潰,亨特家族瀕臨破產。除了無法償還的拖欠經紀公司的保證金外,亨特家族還累計借貸了約10億美元,通過變賣原油(84.88, -0.44, -0.51%)現貨,并拋售白銀期貨勉強湊足了4億美元,但仍無法全部償還。
據統計亨特家族面臨17億美元的損失,這不僅意味曾經最為富有的家族即將煙消云散,一起深度綁定的華爾街也面臨著極大的風險,如果亨特家族無法償還債務,許多大型經紀公司和銀行將會關門大吉。
尼爾森跑到華盛頓求見了財務部高級官員,請求財政部與美聯儲提供巨額長期貸款。尼爾森再次展現了投機者顛倒黑白的口才:亨特家族只是做了一筆錯誤的投資,并且受到了政府部門的過度干預,所以亨特家族其實是白銀危機事件最大的受害者。
尼爾森手里還握著重要的談判籌碼——6300萬盎司白銀,這些白銀如果一股腦拋出,將徹底的摧毀市場!
權衡利弊后,政府和美聯儲妥協了,說服各大銀行組成銀團向亨特家族提供了11億美元的長期貸款。作為代價,亨特家族出讓了眾多油田和煉油廠股權,并且把家族最優質資產普拉斯德石油公司抵押給了銀團。
這一舉措拯救了期貨市場,也挽救了亨特家族。
尾聲
1981年后,伴隨著白銀產量的擴大,白銀價格不斷下跌,市場漸漸回歸理性,但白銀期貨市場也被激活,成為價格波動較大的期貨品種。
亨特家族剩余的數千萬盎司白銀大幅貶值,財務狀況更加惡化。尼爾森于1987年申請了破產保護,同時也賣掉了他所有心愛的賽馬。
經此一戰,亨特家族自老亨特起積累商業影響力幾乎消耗殆盡,顯赫一時的家族逐漸沒落。監管機構對期貨市場采取了更加嚴苛的監管措施,“囤積居奇”一詞在期貨行業至此成為了歷史。
(文章來源:國投安信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