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張宇
編輯/楊博丞
中國動力電池廠商正在加快出海的步伐。
10月6日,韓國市場研究機構SNE Research的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8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為45.7GWh,同比增長90.3%;2022年1-8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為287.6GWh,同比增長78.7%。
其中,寧德時代仍是當之無愧的霸主,其不僅中國動力電池市場上一騎絕塵,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上也處于絕對優勢地位,具體來看,寧德時代在8月的裝車量為18GWh,較2021年同期的7.9GWh增長128.6%,市場占有率也由2021年同期的32.7%上升至39.3%。
緊隨寧德時代之后的是比亞迪和LG新能源,兩者的裝車量分別為6.5GWh和5.0GWh,市場占有率分別為14.3%和11.0%,同比增速分別為158.7%和16.1%。此外,中創新航、國軒高科、欣旺達和蜂巢能源分別位列第七至十名,市場占有率分別為4.2%、3.0%、1.9%和1.3%,同比增速均超過了100%。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排行榜前十中名中,來自中國的動力電池廠商占據了六席,合計市場占有率高達58.1%,占據了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的“半壁江山”。
對此,SNE Research認為,在中國和美國等主要市場都有所增長的情況下,中國動力電池裝車量增幅尤為突出,中國動力電池廠商更是主導了市場增長,并且帶動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連續26個月呈現出增長態勢。
顯然,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屢創新高,中國動力電池廠商正在改寫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的競爭格局。
掘金歐洲市場
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上,歐洲市場的分量正變得越來越重要。歐盟碳關稅法案正式落地疊加電動化提速,使得歐洲動力電池產業鏈建設進入加速發展階段。
一個明顯的變化是,進入2022年以來,包括瑞典Northvolt、法國Verkor、法國ACC、斯洛伐克InoBat Auto、英國Britishvolt、挪威Freyr、挪威Morrow、意大利Italvolt以及塞爾維亞ElevenEs等在內的多家歐洲動力電池廠商均更新了擴產計劃。
其實不只是歐洲動力電池廠商,中國動力電池廠商也將目光瞄向了歐洲市場。
比如2022年3月,億緯鋰能與匈牙利德布勒森市政府簽訂意向書,計劃購買土地建設一座電池工廠,用于生產新型大圓柱電池;6月,國軒高科在歐洲的首個動力電池生產運營基地在德國哥廷根落地。根據規劃,該生產運營基地分為棕地工廠和綠地工廠兩期建設,規劃產能分別為6GWh和12GWh;9月,蜂巢能源宣布將在德國勃蘭登堡州再建一家面向歐洲市場的電芯工廠,同時也是其在德國薩爾州之后規劃建設的第二家海外工廠;同樣在9月,寧德時代與匈牙利德布勒森市政府簽署預購地協議,擬建設其在歐洲的第二座電池工廠,該項目總投資不超過73.4億歐元(約合509億元人民幣),建成后規劃產能將達到100GWh。
歐洲市場上的動力電池大戰一觸即發,原因在于其需求正在快速釋放。根據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的統計數據,2022年上半年,歐洲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112萬輛,同比增長8.7%。另外,歐盟決定2035年禁售燃油車,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除了旺盛的市場需求之外,歐洲各國政府的大力推動也加劇了市場需求爆發,隨著一系列歐洲新法規的落地實施,歐洲碳中和進程進一步加速,無論是動力電池還是新能源汽車,均獲得了肥沃的生長土壤。
“中國動力電池企業普遍選擇在歐洲建廠,主要是為了就近配套歐洲車企,需求端和供應端靠近是成本最低的。”湖北億緯動力有限公司副總裁蔡金書此前曾公開表示。
中國動力電池廠商集體進軍歐洲市場,導致整個歐洲大陸正以前所未有的危機感來對其進行“反擊”,但在現階段,歐洲動力電池廠商的勝算并不高。
一方面,歐洲動力電池產業鏈不太完善,尤其是在上游原材料領域。在此之前,中國動力電池廠商買下了從澳洲到南美洲的大部分礦山,并在本土建立起一套成熟的生產機制。有數據顯示,中國掌握的鋰礦資源占全球的60%;另一方面,歐洲動力電池廠商短期內還撐不起龐大的市場需求。歐洲市場對瑞典動力電池廠商北方伏特寄予厚望,并試圖扶持其成為“歐洲寧德時代”,然而直至2020年年底,北方伏特才開始自主生產動力電池。未來幾年,北方伏特的產能將增加到每年60GWh,但根據大眾汽車集團預計,到2030年,其僅在歐洲市場的動力電池需求就將超過240GWh,而Stellantis集團也預測,2030年其在歐洲市場和北美市場的動力電池需求將超過400GWh。
一位動力電池行業人士向DoNews(ID:ilovedonews)表示,“現階段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正處于集中爆發階段,未來數年動力電池行業仍會保持穩定增長,尤其是處于頭部的動力電池廠商將最先受益,而起步較晚的歐洲動力電池廠商暫時無法減少對中國動力電池的依賴。”
以寧德時代為例,根據2021年財報,寧德時代在海外市場的業務實現了高速增長,其海外市場業務收入為278.7億元,同比增長2.5倍,占總營收的比例由2021年同期的15.71%增長至21.38%,海外市場業務的毛利率為30.48%,高于中國市場業務的毛利率。其中,特斯拉作為寧德時代最大的客戶,所貢獻的收入高達130.4億元,約占動力電池業務收入的14%。
仍面臨諸多挑戰
中國動力電池廠商進軍歐洲市場也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首先,原材料帶來的壓力仍在上漲。根據上海鋼聯最新的數據顯示,工業級碳酸鋰和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分別達到52.3萬元/噸、53.75萬元/噸,齊齊創下歷史新高。
以已經布局歐洲市場的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億緯鋰能為例,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其業務毛利率下降明顯,根據2022年上半年財報,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和億緯鋰能的動力電池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5.04%、12.49%和13.18%,分別同比下降7.96個百分點、35.17個百分點和9.77個百分點。如果動力電池廠商的利潤空間被原材料價格飆升進一步壓縮,或將導致其進軍歐洲市場步履維艱。
其次,供應鏈本地化也一大挑戰。中國動力電池廠商在歐洲市場建設本土化供應鏈并不容易,現階段,歐洲工廠約有超過半數的原材料需要從中國進口,此外,建設本地化供應鏈離不開人才,但目前歐洲當地缺少動力電池產業人才,中國動力電池廠商在海外建廠,就不得不外派大量員工,而這在無形之中接連拉升了成本。
最后,歐洲市場對于動力電池生產工序的設計理念跟中國動力電池廠商有所差異,因此無法完全照搬國內的技術方案。比如歐洲市場對產線設備的自動化、智能化要求特別高,并且需要經過多項認證,這就導致中國動力電池廠商需要不斷提升其產品的智能制造水平、熟悉歐洲的技術標準和規范,從而增添了成本壓力。
盡管挑戰重重,但歐洲市場仍是必爭之地。隨著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歐洲動力電池市場也將迎來大幅增長。根據歐盟非政府組織運輸與環境聯合會(T&E)估計,2025年歐洲的動力電池需求量有望達174GWh,到2035年將達485GWh。
可以預見的是,進入2022年下半年后,中國動力電池廠商布局全球市場的步伐將再度加速,盡管這條道路上布滿荊棘,但一場全球范圍內的市場爭奪戰已然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