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求說是注冊制將引導(dǎo)中國的資本市場走向法制化與國際化。
注冊制這件事,還真是韭菜幫的一劑止痛藥。
其實,實行不實行注冊制,跟我們韭菜們實在沒多大關(guān)系;注冊制對市場主體關(guān)系很大,多少有點市場化的味道了。
注冊制與核準制到底有什么差別?
所有人都是在對比條款:什么取消了三年利潤、營收三千萬以上的硬性條款:什么手續(xù)簡化,降低了上市成本之類的;其實,這都是果,不是因。注冊制與核準制最根本的不同,在于是注冊制是市場化的選擇,而核準制是一條行政化的選擇。
哪里有行政權(quán),哪里就有權(quán)力漏洞。
在審核制下,有太多的投資公司玩的就是資本游戲。找一家還過得去的公司,關(guān)鍵是公司的項目要有一個好故事,比如,發(fā)明了益壽延年的神藥什么的,以極低價格拿下20%股權(quán),包裝上市后,這20%的股解禁,賺得可能是數(shù)倍的利潤。
這樣一個過程,沒有廣義的腐敗是做不到的。這也增加了資本市場中的不安全的因素,因為,畢竟是包裝出來的東西。公司的品質(zhì)并不那么好,故事也未必能講完,老百姓是完全搞不清楚的。那還談什么價值投資呢?
這就造成了中國股市核心理念的偏離:它是一個融資市場,而不一個投資市場。
不再強調(diào)審核反而降低了風(fēng)險
那么,注冊制不再強調(diào)審核了,虧損的企業(yè)也可以上市,這難道風(fēng)險不是更大了嗎?其實,風(fēng)險會變小。
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腐敗失去了意義,既然不強調(diào)審核,一切問題全集中在信息規(guī)則中了,如果違反了信息規(guī)則,面對的不再是行政化的處罰,而是刑律。在一個司法獨立的國家中,那非同小可。
實行注冊制后,更需要有一雙判斷投資價值的慧眼,對韭菜幫的難兄難弟們來說,不能再閉著眼晴玩什么一股炒天下了,但是,相比沒有實行注冊制,滿網(wǎng)都是公司、游資、主力機構(gòu)與股評家們幕后交易的謊言:好聽的故事、永恒的賽道……;就算你有一雙慧眼,也依然是霧里看花,散戶根本沒有能力去判斷一個公司的真實價值,因為信息是被操縱的。
從這種意義上說,應(yīng)該說:A股市場全面實行注冊制,是在資本市場完全市場化的道路上邁出了一小步。
國際化也就是說說而已
吳曉求說是注冊制將引導(dǎo)中國的資本市場走向法制化與國際化。
這似乎沒有任何必然聯(lián)系,真要走向國際化,直接與國際市場無縫拼接就行了,不需要創(chuàng)新什么,全在于你是不是真想做。真想要國際化,先把證監(jiān)會這種純行政機構(gòu)取消了吧。
一個在行政框架下管理的證券市場,這本身就很難實現(xiàn)完全法制化,更不要說國際化了。美利堅的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是有立法權(quán)的,前提是制度上的司法獨立,所以,它不會是一個政策市。
A股市場與國際接軌,有一個不可能跨越的天塹,這就是人民幣的國際化。吳曉求談到注冊制時說到,中國資本市場開放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提升境外投資比重,目前只有4.5%;二是讓中概股回歸,第一條做到的前提是如何平衡外匯管制,是否允許自由兌換,不然就是一句空話;第二條恐怕不能叫開放,如果我們的中概股都不能在國際市場站住腳,又如何談中國的A股市場與國際接軌呢?最近中美達成的協(xié)議,這才是好事。
國際化的前提是取消外匯管制,這不可能
我們一直處在一個奇怪的邏輯中,仿佛國際化是讓全世界一起通用人民幣,而人民幣卻拒絕任何幣種在中國流通,這怎么可能?
我們是外匯管制國家,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自己,也限制了自己,目前,人民幣在國際結(jié)算不足3%,美元的占比是60多,沒有可比性。這如何取代美元地位?
我們會取消外匯管理制度嗎?
零可能,這是必要的自我保護,也是不同經(jīng)濟體制上的必然沖突,我們不拒絕走出去,但是,不是什么東西想進來都能進得來,這就是雙循環(huán)的真正定位。
放棄行政化管理與推行人民幣國際化,這兩條是改革的基本條件,有了這兩個基本條件,A股注冊制才會意義非凡。
至于散戶,實行的注冊制以后,該賠的賠,只要還是T+1打板制的交易規(guī)則的組合,投機仍將是市場炒作的主流模式;只有完全市場化了,建立起了真正的投資理念,中國股市才會成為老百姓財富增加的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