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后將外交、軍事等主權事務交由中央政府管理外,同時香港地區內部事務則在一國兩制的原則下實行高度自治。這其中貨幣發行權就屬于香港能獨立決定的金融事務之一。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只有一種法定貨幣,只有少數國家由于歷史原因同時存在多種法定貨幣。我國大陸地區目前有且僅有唯一的法定貨幣就是人民幣,而與此同時港澳臺地區還有各自的法定貨幣。
港幣是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定流通貨幣。可能對港幣有所了解的人會發現港幣上標注有匯豐銀行、渣打銀行、中國銀行三家銀行的名字。這其實與人民幣上標注中國人民銀行的名稱有相似之處。世界各國的貨幣發行通常是由中央銀行負責的:美元就是由美聯儲發行的,英鎊是由英格蘭銀行發行的,日元是由日本央行發行的,而中國人民銀行作為我國的央行負責人民幣發行和管理事宜。
香港的具體情況相對比較特殊。香港并不是一個獨立主權國家,而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香港政府在中央政府的許可下依據一國兩制的原則享有發行貨幣的自治權。問題是香港政府是如何發行貨幣的呢?我們知道中央政府發行人民幣是通過中國人民銀行來完成的,那么香港政府發行港幣又是通過什么機構根據什么機制來確定呢?這就需要從香港的貨幣發展歷史說起了。
鴉片戰爭后英國從清政府手中強占香港時當地的貨幣一度曾相當混亂:無論是清朝發行的銀圓、銅錢還是英國的英鎊、印度印度發行的盧比、墨西哥或西班牙的銀圓等都可以在當時的香港流通。1846年東藩匯理銀行在香港發行了最早的一批紙鈔。這時東藩匯理銀行發行的紙鈔更類似于古代錢莊發行的銀票那樣只是一種匯兌憑證,但并沒得到政府公權力為其背書。
1851年8月東藩匯理銀行獲得英王頒發的“皇家特許狀”標志著該銀行發行的紙幣獲得了港英政府背書的法定地位。可實際上民間老百姓還是按自己原來的習慣進行交易。東藩匯理銀行發行的紙幣并沒能真正在香港得到推廣。1866年5月港英政府在香港建造了第一家造幣廠,可這家造幣廠僅僅只維持20個月后就關門倒閉了。直到1872年港英政府才又授權委托匯豐銀行在香港發行面值“壹圓”的紙鈔。
1895年英國在英屬印度鑄造了遠東貿易銀元。港英政府隨即將其引入香港并列為法定貨幣。從1845年至1895年間香港有八家銀行發行過紙幣。這八家銀行中既有獲得港英政府授權的銀行也有無授權銀行。長期以來香港不存在統一制定貨幣發行政策并進行管理的中央銀行。香港的貨幣發行從一開始就是由各商業銀行主導的,而不是由統一的中央銀行來主導。
到了20世紀30年代全球經濟大蕭條期間大量銀行破產倒閉。這一時期香港有很多發行貨幣的銀行都倒閉了。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港英政府于1935年12月進行了幣制改革。當時港英政府確定印度倫敦三處中國匯理銀行、印度新金山匯理中國銀行、香港上海匯豐銀行這三家發行的貨幣為香港法定貨幣。這實際上相當于把世界各國中央銀行發行貨幣的權力職能分散在了三家銀行。
1974年印度倫敦三處中國匯理銀行停止發鈔,而印度新金山匯理中國銀行則與英屬南非標準銀行合并為渣打銀行。從此香港的貨幣就由匯豐、渣打兩家銀行發行。世界各國的貨幣按慣例都會標注發行銀行的名稱:人民幣上就用漢、蒙、藏、維、壯五種民族文字標注著“中國人民銀行”,日元上也標注有“日本銀行”這一名稱。1997年香港回歸以前的貨幣上也同樣標注著匯豐銀行、渣打銀行的名稱。
香港回歸前國家一直與英國方面就中國銀行參與港鈔發行一事進行談判。在香港回歸前夕的1994年5月2日中國銀行開始正式發行港幣鈔票并在市面流通。因此中國銀行發行的港幣上就出現了“中國銀行”的名字。中國銀行參與到港幣發行中既穩定了香港的金融市場、保障了香港回歸的平穩過渡,更是國家對香港主權的一種象征。當然有人可能注意到了參與港幣發行的是“中國銀行”。
請注意不是發行人民幣的“中國人民銀行”,也不是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為啥參與港幣發行的偏偏是六大行里的中國銀行呢?這是因為我國所有的外匯都要經過中國銀行結匯。中國銀行是我國專門的外國貨幣兌換銀行。因此中國銀行在外幣兌換方面具有幣種全、費用低、額度大、服務專業等特點。相比之下其它幾大國有銀行只具備其中一部分功能。
通常來講一種貨幣只有一個發行的銀行:人民幣的發行只能是通過中國人民銀行,美元的發行只能通過美聯儲,日元的發行只能通過日本銀行......可港幣由于歷史原因造成匯豐銀行、渣打銀行、中國銀行三家擁有發行權。香港作為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并不存在自己的中央銀行,但確實有類似于中央銀行的機構負責貨幣金融事務。在香港類似于中央銀行的職能由1993年4月1日成立的香港金融管理局(簡稱金管局)承擔。
目前只有新款紫色十元港幣是香港金管局自己發行的,其它絕大部分港幣是香港金管局授權委托匯豐銀行、渣打銀行、中國銀行發行的。自1993年起匯豐銀行和渣打銀行發行的新版鈔票開始將英女皇頭像等具有殖民色彩的圖案換成獅頭和紫荊花圖案。帶有英女皇頭像的舊版貨幣仍允許流通使用,但將會逐漸退出流通領域。如今1993年以前的老版港幣大多已成為收藏品。
港幣的匯率是與美元直接掛鉤的且維持在固定的7.8:1的比例。在這樣的制度下中國銀行、渣打銀行和匯豐銀行要發行港幣就要先獲得美元。比如當三家銀行手上有1億美元的時候可以將這1億美元存入香港金管局,同時將這筆美元計入外匯基金的賬目用于購買負債證明書,從而以此作為發行紙鈔的支持。之后這三家銀行就可以按7.8:1的比例發行7.8億的港幣。
如果三家銀行要回收港幣可以將負債證明書還給金管局,然后以7.8港幣對應1美元的價格從外匯基金中回收美元。三家銀行雖擁有港幣的發行權,但港幣并不是這三家銀行印出來的,而是由香港印鈔有限公司負責印制。三家銀行擁有港幣的發行權并不表示能隨意印發港幣。能印發多少港幣的前提是這三家銀行擁有多少美元。只有擁有足夠多的美元才能在這個基礎上去印發港幣。
目前在香港一些大型商店消費是可以選擇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模式或者刷銀行卡。銀行會按實時匯率自動轉換為港幣進行結算支付。當然一些沒開通電子支付的小店就只能用現金支付。因此內地人赴香港務工、上學、旅游時就需要把身上的人民幣現金兌換成港幣。在赴港之前可以在內地找任何一家中國銀行進行幣種兌換,也可以在到了香港以后找專門的兌換店進行兌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