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百姓愛存錢是出了名的,截止到2022年一季度,我國居民存款總額大概達到了111.13萬億元。不過,國內存錢的主力軍還是中老年人,因為中老年人收入比較穩定,而且平時開銷也不大,每個月總能存下一些錢。而年輕人則不同了,不僅日常開支比較大,而且還要償還房貸和車貸,很多年輕人根本存不下多少錢。
為了爭奪儲戶手中的存款資源,不少銀行就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來吸收存款,但是從去年上半年開始,央行就叫停了銀行的靠檔計息、互聯網存款、異地存款等高息攬存業務,現在就只剩下大額存單了。不過,大額存單的利率出現了大幅下調,遠沒有過去那么高了。
盡管如此,儲戶們還是對銀行的大額存單業務趨之若鶩,銀行只要推出大額存單,就馬上被搶購一空。而內行人則表示,不建議大家存“大額存單”,這究竟是為什么呢?對此,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4大原因。
第一,大額存單的門檻太高了。現在一般定期存款的門檻都是50元起存,而大額存單的門檻卻高達20萬起,部分銀行的大額存單甚至門檻高達30萬元起,這不是普通儲戶所能達得到的。
根據西南財大的數據顯示,國內65%的家庭存款沒有達到16.3萬,而存款超過16.3萬的家庭只有35%。以此類推,存款能達到20萬的家庭,只有不到20%。正是由于大額存單的門檻過高,并不適合普通儲戶。
第二,要考慮安全性的問題。就算是儲戶的存款超過了20萬,但對于多數儲戶來說,這可能就是所有的積蓄了,如果你把一個家庭所有的積蓄都存在一家銀行里面,萬一這家銀行發生了破產倒閉,雖說儲戶的存款并沒有達到50萬賠付的上限標準,但是賠付起來也是非常麻煩的,而且這也違背了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原則。
第三,要考慮大額存單的收益率。過去國有大型銀行的3年期大額存單的利率都在3.8%以上,而現在大額存單的利率已經降到3.35%,這與3年期的定存3.25%也相差不大,這樣一來,大額存單在利率方面的優勢并不明顯。
當然,儲戶也可以選擇中小銀行的大額存單,通常中小銀行的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能達到3.55%。但是把大筆資金放在中小銀行也是有一定風險的,萬一出現破產倒閉就麻煩了。
第四,大額存單的流動性風險。通常大額存單的存期都是3-5年期的,如果儲戶把手里大部分存款都買了大額存單,萬一中途需要用錢,要提前支取這筆存款,就都要算作活期存款利息了,這樣一來,儲戶的利息損失會很大。
可能有人會說,大額存單具有可抵押、可轉讓的功能,但問題是轉讓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急需要用錢,又無法轉讓給他人,還是要提前支取的。此外,也可以把大額存單抵押給銀行,獲得銀行貸款,但是這是要支付高額貸款利息的。
最近幾年,大額存單是比較熱門的存款方式,而內行人卻不建議大家存“大額存單”。這主要有以下4個原因:①大額存單的門檻太高了,普通人達不到這個標準;②大額存單的安全性問題;③大額存單的收益率問題;④大額存單的流動性問題。總之,大額存單雖然具有一定的優勢,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不是適合于所有儲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