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稅逃稅頻頻發生,性質越來越惡劣!對此,國務院總理也為之震怒并“拍桌子”強調:針對偷稅漏稅等問題,要一查到底,嚴肅追查!
自從金稅系統上線以后,我國的稅收征管環境和征管手段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正從傳統的以票控稅轉向以數治稅的智能管控模式。在這大背景環境下,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越來越大,為什么會這樣?企業該怎么辦?
企業偷逃稅款是如何被發現的呢?
根據我們的經驗,一般會在發票環節、會計報表、納稅申報表上表現出各項指標異常,不符合商業邏輯,然后在稅務智能管控模式下,被電腦系統自動選入案源,接著進入納稅評估、納稅機場階段。自動抓取和被人舉報,就這樣成為我們中小企業最大的稅務風險來源。
被稅務系統自動抓取的情形包羅萬象,給大家分享真實的案例。
中小企業被稅務系統自動抓取引爆風險,納入稽查的案例比比皆是。
案例:杭州有一家醫療器械貿易企業,他們家的毛利率很高,增值的稅負率和企業所得稅負擔很重,而且需要解決銷售端的提成、傭金、回扣等等問題,于是每年從電腦市場不斷的買進增值稅專用發票,很不幸,銷售端與采購端的這種異常錯配行為,被稅務系統自動抓取,移送稽查,最終移送公安。
有些電商因為會計做賬實在是混賬,被稅務系統自動抓取立案稽查,結果老板找到我們,我們幫他們家做稅務危機處理。
乍一看賬,便大吃一驚,賬上全年銷售額不到500萬元,但是賬上卻顯示一年的房租200多萬,假社保的員工50多人,每年照常發生大量虧損。此類長虧不倒甚至嚴重倒退的企業,是不是完全背離了商業邏輯啊?稅務金三金四機制系統不抓你抓誰呢?如何預防自動抓取的風險。
金稅四期下,財務、稅務不規范的企業很容易被自動抓取,如何預防?如何控制風險?我們給大家四大建議,
第一,不要虛開增值稅發票,包括買票和賣票,包括專票和普票,因為這是稅法上的高壓線,搞不好會移送公安的。
第二,財稅處理必須考慮商業邏輯,比如說財務人員應當懂業務收入與支出的邏輯相匹配,庫存與收入的比例相對合理。
第三,主要的財稅指標應該與日常行業基本接近,如銷售毛利率、增值稅稅負率,并且每個月之間保持相對穩定,不要波動太大。
第四,是先樹立風險點,準備應對方案,做到有備無患。對于稅務可能認為異常的情況,應當事先準備好說辭,證明業務的真實性,打消稅務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