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柜員的專業話術,如若沒有一定的經驗和生活閱歷,前往銀行辦事的老百姓很容易被對方“繞”暈。很多人因此抱怨,認為銀行中的“坑”太多,所謂的理財投資產品購買之后收益甚至不如定期存款。對于儲戶而言,如何有效規避那些容易觸碰的坑,防止在銀行中購買那些原本意義不大的產品?
銀行為求提高業績,增加銀行存款數額量,會通過設置各類存款投資理財產品,吸引儲戶將資金放在理財套餐之中。文質彬彬的客戶經理一頓忽悠,誘人的收益之下便會讓老百姓輕而易舉犯錯。要規避這樣的情況,便要學會甄別其中的“陷阱”銀行柜員的話術,只要稍作留意便不會讓自己輕而易舉踩雷。
銀行柜員在辦理業務的過程中,時常會將收益的概念混淆,給儲戶講產品的“預期收益”所謂預期收益,實際上同真正手中拿到的收益數額存在明顯差異。預期年化收益率的設置,更是讓不少儲戶踩雷。如若在銀行辦理理財產品過程中,從對方口中多次聽聞預期收益的說法,儲戶辦理業務時便要留心了。
以預期年化收益率舉例,看似產品會提供給老百姓很高的收益數額,但實質上超出年化收益數值過后的收入將會被納入銀行所得。所以在對方提出預期收益之后,便要留心預防,不要被高額的收益回報所誘惑。除開這句話術之外,銀行員工在辦理業務時,會告知儲戶因為辦理業務的需要必須提供各類身份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業務本身需要提供各類信息,但老百姓并無義務為銀行員工提供給自己的取款密碼等關鍵信息。辦理過程中要時刻保持清醒,不要一股腦將自己的所有訊息交付給柜員辦理。隨時跟進銀行柜員辦理情況,了解各項服務背后的收益和附加條款,算清自身從中能夠謀求到的實際收益和價值。
這點上稍有不慎,便會引發出很多問題。58歲的張先生目不識丁,在銀行辦理理財業務時盲目透露自己的銀行密碼等關鍵訊息,待到對方辦理好自己根本不需要的理財產品之后才意識到問題。而此時再尋求法院解決,因為本身是在銀行授權過對方有權利辦理業務,最終也沒有順勢將資金追回。
暴露自己的個人信息,不僅會造成資產無辜流失,還會導致自己辦出一些莫須有的貸款業務。可見自己的個人信息如若不保護好,在辦理業務當中損失慘重的情況也非常普遍。不要因為銀行本身有權威性,便認定員工的說法便會有權威性。
任何時候要學會保護自身,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對于他人推銷的各類理財產品,要保持理智態度,不要認為離開商場便沒有消費“騙局”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