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筑底后固定反彈的熱點?有模式無行業》中,總結過相關因素,今兒繼續這樣的研究。有幾個投資者關注的要點,如政策底、交易低迷底,基金發行低潮底,還有關于抄底的時間和策略等,真真假假,還是通過實際的市場數據來檢驗。
“政策底”往往需要多重因素確認
我們可以看到幾個誤區。比如說,投資者提問到了政策底的因素。其實,2018年是一次明顯的筑底。但我們很難說具體的指標。在2018年時所謂出現最新“政策底”因素,到最終真正市場底,誤差時間是大半年的。并不能說一實質利好,就是所謂政策底;甚至有些股民,看到只是喊話,就說是政策底,這就更不科學了。
還有,我們倒推一些交易數據,如交易情緒數據與底部,可以發現很早就出現所謂的低交易,低量因素和地量因素是不同的,關鍵的是地量之后還有地量,這個不斷刷新的過程,很難從如今一個節點就說交易量最低了,也不能由此確定市場底部。實際上,A股市場大致出現2次“政策底—市場底”組合:2008年9月-2008年11月、2018年10月-2019年1月。
“政策底”的確認通常伴隨著政策組合拳的持續出臺,包括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資本市場相關政策。尤其是要有真金白銀的投入,這是關鍵。所以,單純喊話是有作用,持續性不佳,往往需要后續的資金因素。如2008年救市三大政策和“四萬億”投資計劃出臺。2018年有過幾次超跌反彈,但真正關鍵是國資委民企紓困、加之后面貿易緩和及2019年初央行全面降準等,均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資本市場相關政策相配合,提振市場對經濟基本面和股市的信心。
“政策底”通常領先于“市場底”1.5-3個月。市場底部的構筑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歷次維穩政策密集出臺后,A股市場往往出現反彈,反彈持續6至29個交易日,幅度在+4.4%至+19.1%區間,反彈階段行業板塊普漲。2008年,持續6個交易日反彈后,由于國內經濟數據繼續走弱、國慶假期美股市場暴跌等影響,市場再度走弱;再如2018年,貿易摩擦再度反復,A股市場又開始緩慢磨底。
基金規模與市場底部規律:
有不少投資者提到這個規律,對不對呢?我們以所謂公募基金遇冷現象倒推,即歷史大底部時,公募基金都是發行低潮期,這個角度似乎是對的。但如果擴大視野,我們可以發現在下跌的半山腰時,也出現過類似數據,說白了當我們正向遇到這個因素時,并不能確定是底部。
最關鍵的是隨著市場擴容,新基金的發行規模越來越大。比如2015年牛市結束后,基金單月發行規模還有500億,和2007年牛市頂峰時差不多。2007年的大牛市中,新發基金的平均規模甚至超過了百億。2015、2020年的牛市沒有2007年那么大,平均規模最高也就60億元。這使得,平均規模的底部,并不是市場的底部,基金發行低迷期可能會持續幾年。如圖,觸底后,新發基金的平均規模并沒有反彈,而是持續低迷了很久。
此外,還有一組數據,那就是關于低迷時間的。2011年下半年到2014年上半年,新發基金的平均規模一直在10億元左右徘徊,低迷了3年。2016~2019年上半年,新發基金的平均規模只有5億,又低迷了3年半。說白了,當投資者發現發行低迷時,無法判斷何時市場見底。
2005年以來的數據,一共有21個月,新基金平均發行規模低于5億元。2022年2月份,主動權益型基金平均發行規模只有3.44億元,能排第4。這21個月分布在這10個時間段內,在這10個時間段內,只在4個時間段,上證指數是下跌的。只有4次對應著市場底部,其中3個在2009年之前。這意味著2009年之前,規律還是比較明顯的,但隨后市場發展了,規模擴大了,這個指標失效了,甚至形成了背離。所以,我們時常“自上而下”分析市場,就是擴大視野提醒自己重視市場因素的改變,只有如此,才能跟隨上市場的發展。接下來,進一步解讀那些失效的抄底指標,避免落入陷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