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找個機會聊一聊家庭理財。作為一個在資本市場里摸爬滾打了十幾年的老韭菜來說,理財這個概念也就是在近幾年才慢慢形成的。之前更多的是想在資本市場里分一杯羹,尤其是在股票市場里,更是希望自己手里的股票天天漲停板。
但是可能嗎?實際情況是很多時候投著投著,就把手里的本金給整沒了。在短期漲跌的多巴胺刺激中,整個人的情緒是亢奮的,而到了結算的時候,卻發現沒掙著什么錢。等到市場大事不妙,泥沙俱下的時候,就會發現,手中的賬戶帶給自己的都是傷害。
2022年以來,很多持有基金、股票的投資者都很受傷,有的退出了市場,有的臥倒不動。有的渾渾噩噩不知所措。那么有沒有真正適合中國家庭的理財方式呢?
要想知道如何去理財,那么首先我們要明白什么是理財?理財不光是目前火熱的股票市場、基金市場,而是管理自身的人財物,從而實現保值增值的目的。人需要增值嗎?明顯的需要呀,當你提升自己的技能、情商、見識等等之后,你的收入獲得提高,不也是一種增值嗎!
所以理財其實是過程,而不是結果。
很多人都說,我現在沒掙到多少錢,等錢多了再理財。這話咋一聽也沒啥問題,都沒啥錢了,理啥樣的財呢?其實并不是這樣,就像我剛說的那樣,理財是管理自身的人財物,你能節約下來不必要的花費,是不是理財呢?你能學習提高自己,是不是理財呢?你能做副業掙點零花錢,不也是理財嗎?所以說理財要從生活中的每一點做起,而不是等我有錢了再來。
說到底,理財就是轉變思想,說白了,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的時候,都要多想一想,想成熟了再做,不論是節約,還是增收,從本質上來說,都是理財。
我從日常的實踐中,給理財總結下來,就是五做五不做。掌握了這些,再面對紛繁的資本市場時,你就不會再慌張。
第一要做:記賬
記賬是個很日常的行為,是件很容易的事,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每月,每周或者每天把你的收支整理,哪些是掙到的錢,哪些是花出去的錢。花的錢又是花在什么地方,是日常開銷人情往里,還是購置大件改善生活,要做到心里有數,不要糊里糊涂。
前兩天有個朋友找到我,說是一個朋友有些經濟糾紛,讓我幫他理一下賬。因為他既用信用卡,又用花唄借唄之類的網絡平臺,感覺自己的錢老是不夠用的,也說不出來花哪里去了。我把他的信用卡、支付寶、微信、還有網絡平臺的信息導出來,一年的時間,足足有三萬多條,平時也沒有記賬的習慣,稀里糊涂的當然不清楚了。等我把他的信息分類整理好之后發現,他一個月工資接近1w,每月消費支出1w多,再加上信用卡和平臺的利息,入不敷出的,當然錢越來越不夠花的了。
所以保持記賬的習慣,不管是用現在網絡流行的App,還是傳統的手工表格記賬,要對家庭的收支心里有數,對未來的現金流入流出有個明確的預期。這樣才能做到胸有成竹,處事不驚。
第二要做:提升自己
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是沒有錯的。在當今這個社會,持續學習是保持競爭力的唯一方法。而很現實的就是,提升自己能夠帶來明顯的現金收入的增加。我原先部門有個主管會計,小伙子畢業的學校很一般,當地的一個雙非本科財經學校,也沒什么背景。在工作之余認真學習,三年的時間考過了CPA,然后跳槽去了當地的一家事務所。剛開始的兩年,工資從年薪七八萬降到年薪三四萬,后來熟悉業務之后,也有了報告簽字權,現在年薪比之前翻了幾番,好的年份一年那個四五十萬很正常的,當然了,辛苦也比之前辛苦多了。
我說這個的意思,其實就是提升自己,是最好的理財方式。收入的增加,是對你提升的最好回報。
第三要做:開源
很多家庭都是靠著家庭的工資收入,那么在工資之外,能不能再多一條路呢?比如愛好設計的,是不是可以兼職做做PPT,海報啥的;喜歡寫作的,是不是可以給媒體投投稿呢?喜歡攝影的,是不是可以搞搞圖庫啥的?開源,就是要拓寬你的收入渠道,把你的愛好變現。
就像很多投入股市的人來說,他最初的目的絕對不是說我過來當韭菜學習學習,一定是想在股市中增加額外的收入,所以說,開源必不可少,但是不要影響自己的主收入。辭職炒股這種事情是萬萬做不得的。
第四要做:節流
節約是美德,節約能夠積攢家庭的財富。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每積攢下的一點一滴,都可能成為你財富的根基。曾經有個很簡單的例子,0.99的100次方和1.01的100次方,就是幾分錢的差異,經過時間的累積,差距會越來越大。不要大手大腳的花錢,當然了,必要的生活質量是要保障的,我提倡的是節約不必要的花費。
第五要做:保持心態
在資本市場上,有很多財富的神話,其中很多都和老太太有關。深圳老太太8塊多買億安科技,100多萬才賣,2萬塊掙了200多萬;東北老太太銷戶發現賬戶里還有股票,打開一看全是長春高新,市值已經500多萬了;還有很多證券交易所門前掃地的老太太,菜市場賣菜的老太太,等等說不勝說。但是事實呢?股票市場一漲二平七虧的規律一直都沒有被打破,受傷的永遠是處在信息鏈最底層的散戶大眾們。
所以,要保持好良好的心態,不要輕易的腦門上火,被多巴胺刺激的決策多數是不理智的。而現在媒體的繁榮和數據的精準推送,會不斷地把善于誘惑你的信息放到你的面前。抵抗住誘惑,戰勝自我,是你在資本市場立身的支柱之一。
那么五不做呢?
第一,不違法
人說,中國最快掙錢的路子在刑法里都寫得清清楚楚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在合法合理的范圍內實現財富的增值,是無可厚非的。所以,不違法,是最基本的底線。
第二、不投機
投機和投資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從我的理解來看,投資是在自己預期可控的范圍內的資產增值行為,而投機,則是一種賭博行為。比如我聽說有消息說某只股票要漲,那么我就梭哈一把進去了,至于公司是干什么的,業績怎么樣,預期如何都不是我關心的。這種完全靠天收的行為能不能做呢?會不會漲呢?那就完全看老天了。所以這種行為不適合普通大眾,我們不提倡風險承受能力較弱的普通家庭去做這種沒有保障的行為。
第三、不盲目預測
市場上的價格和價值有時候是重合的,有時候是背離的。從長期來看,價格應該符合商品的價值,但是在短期內,價格的走勢是飄忽的,無規律可尋的。為什么呢?因為價格的背后影響因素太多了,價值,政策,預期,資金等等各個的博弈造成的。因此,作為普通百姓,想要預測短期價格是很難的,那么與其去預測價格,不如去判斷價值,尋找價值與自身風險偏好符合的標的投資,而不是陷入預測短期價格的陷阱。
第四、不盲從大V
很多投資者喜歡采用跟隨戰術,復制網上的大V,明星基金經理,投資大佬的持倉。這種不能說不對,但是風險很大。信息的傳遞是有時效的,可能之前是正確的判斷,現在就不對了。作為處于信息流末端的人群來說,跟隨戰術很容易變成接盤俠。網絡大V自然有他的成功之道,我們沒有必要去盲從復制,而是可以去理解他的投資思路和投資策略,最終形成自己的投資風格,這才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第五、謹慎使用杠桿
高杠桿帶來的是高回報,同時也帶來的是高風險。所以很多人都在呼吁,普通投資者要去杠桿,其實也不必把杠桿視為洪水猛獸。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與杠桿息息相關,信用卡分期,房貸首付都是在利用杠桿。我們要正視杠桿,謹慎使用杠桿,畢竟放大收益的同時也在放大風險,那么放大后的風險是不是處于可控狀態,就要我們自己去評估。
這次先簡單地聊一下家庭理財的觀點,下次我們一起來聊一聊我們常見的家庭理財的投資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