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令狐沖 韭圈兒
隨著買基金不斷走入深水區,你時不時就會碰到這些拗口的比率——夏普比率、卡瑪比率、索提諾比率。
字都認識,但不知道說了些啥。
有人可能還會進一步去了解,但可能過了段時間,又忘了是啥意思。
每每碰到,還要回憶30秒。
今天我們就通過一篇文章再來認識一下。
Part.1 夏普比率
“夏普”這個詞,對于大家來說都很熟悉,但第一反應會是日本的家電品牌。
韓喬生老師還因此在解說中鬧過一個笑話。
7號球員夏普分球,傳給了9號隊員,9號隊員也叫夏普,他們可能是兄弟。在足壇活躍著很多兄弟,比如荷蘭的德波爾兄弟,愛爾蘭的基恩兄弟......好球,這個球傳給10號傳得非常好。咦,10號怎么也叫夏普。可能是這樣的,外國球員印在球衣上的只是姓,這些球員都姓夏普,就像韓國有很多球員都姓樸...... 漂亮,10號連過兩名隊員,破門得分,11號上前祝賀,11號是――夏普?(停頓好大一會)對不起,觀眾朋友,夏普是印在球衣上贊助商的名字。”
但在資本市場上,夏普比率則是一個最重要基金評價指標,反映的是風險調整后的收益率。它是由諾貝爾獎獲得者威廉·夏普于1966年最早提出。
通常夏普比率可以簡單地被定義為: (年化收益-無風險收益)/年化波動率。它表現的是:一只基金在每承擔一單位風險的情況下,可以獲得多少超額收益。
換句話講,夏普比率是衡量投資“性價比”的指標。
一般來說,夏普比率大于1,代表投資組合的收益率高于波動風險;若小于1,代表投資組合的波動風險大于收益率。在使用夏普比率進行基金比較時,一般是數值為正,越大越好。
不過要注意,在使用夏普比率的時候,一定要在同類型基金匯總作比較,不然沒有意義。還有它是衡量基金的歷史業績表現,不代表將來也一定有同樣的表現。
在我們的韭圈兒里面,就有專門的夏普率排行榜。大家可以根據自己想要投資的類型,選取相應的基金排行。
在里面,你能找到自己心儀的基金。
Part.2 卡瑪比率
再來了解一下夏普比率的兄弟——卡瑪比率。它也是基金評價的重要指標。
從形式上看,卡瑪比率與夏普比率很像,分母衡量投資組合的波動,分子衡量投資組合的收益。
不同于夏普比率,卡瑪比率的分母選用了區間最大回撤,表示的是投資組合向下波動的極限風險,而分子選取了投資組合的年化收益率,表示的是投資組合的絕對收益率。卡瑪比率越高,基金每承擔一單位回撤損失時能獲得的收益水平也就越高。
所以從實際應用上,卡瑪比率更適用于債券、固收+、量化對沖等絕對收益目標產品。
同時,最大回撤作為分母也更貼合投資者們追求上漲及厭惡下跌的心理活動。
同樣,韭圈兒里還有卡瑪比率排行榜。
在市場波動劇烈的當下,它是發現優質“固收+”基金的投資利器。
Part.3 索提諾比率
相較于卡瑪比率,索提諾比率與夏普比率更為相似,有人認為它是夏普比率的升級版。
索提諾比率=(投資組合預期收益率-無風險利率)/投資組合下行標準差(資產的下行波動率)
我們發現,夏普比率關注的是同時包括了上行和下行的整個資產的波動率,而索提諾比率只關注資產的下行波動。
簡單來說,索提諾比率區分了波動的好壞,它認為資產的上行波動表示收益的上漲,是投資者期望看到的,是好的波動,并不應該歸為風險調整。
在計算風險調整收益時,只考慮屬于風險部分的資產下行波動。同樣,索提諾比率越大,表明基金每承受一單位下行波動風險時獲得的收益越大。
這三個比率大家都懂了沒?
在挑選基金的時候,選擇對的指標,用好對的工具,才能選出與自己投資目標和風險偏好相適配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