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先解釋一下“凈值”這個詞。
無論是買基金還是買理財產品,都是買“包子”,對吧?(更準確的講,買的是“包子餡”,包子皮是免費的……)
比方說,張三去買一個牛肉蘿卜包,要花多少錢呢?
店老板說:
“我這個包子里有五毛錢的牛肉和五毛錢的蘿卜,加起來1元錢。”
好,這個1元,就是包子的凈值。張三花了1元錢,買了一個包子走。
沒想到,第二天牛肉漲價了。五毛錢的牛肉,漲到1元了。
那張三手里這個包子的價值,就變成了1元的牛肉+0.5元的蘿卜=1.5元。
好,包子的凈值漲到了1.5元,恭喜張三,買包大賺。
又沒想到,第三天牛肉降價了。昨天值1元的牛肉,跌到0.2元了。
此時張三手里包子的價值,就變成了0.2元的牛肉+0.5元的蘿卜=0.7元。
包子凈值跌到了0.7元,張三買包血虧。
對于基金和銀行理財產品來說,所謂的凈值都是一回事,都是一份基金或銀行理財里面,包含的底層資產的總價值。
基金從出生那天起,就全都是凈值型的,每一份基金的凈值是多少,每天都算的很清楚。底層資產漲了,那凈值就漲了。底層資產跌了,那凈值就跌了。
但是保本時代的銀行理財是沒有凈值的,你也搞不清楚它的底層資產是什么。
反正無論底層資產漲了還是跌了,最后銀行都會把承諾的收益發給你,這個行為還有個專業名字叫“剛性兌付”。
到了不保本時代,銀行每一只理財產品的底層資產都要單獨核算,每天的凈值都要計算出來,公布給持有人。底層資產漲了就賺錢,跌了就虧錢。
你可能會問:“這銀行理財怎么聽起來和基金那么像啊?”
確實是很像,雖說不完全一樣,但銀行理財確實在逐漸向基金方向轉化。
在轉化過程中,很有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
比方說,有的用戶,比較習慣于買之前的保本理財,現在換成凈值型不保本產品了,他的知識儲備和風險承受能力是不足的。
但是呢,如果銀行又把高風險產品賣給了他,這就出現風險承受能力錯配了。
一旦凈值產品運氣不好,遇到熊市開始下跌,用戶很可能會賠錢。
前兩天中國基金報就報道了這樣一個案例。
一位股民在某銀行買了5支基金理財產品,花了320萬。后來虧了57萬,該股民將銀行告上法庭。
我看了一下案件的流程,該股民是在2017年10月至次年1月29日在銀行理財經理的推薦下買的這5支基金理財產品。
這個時間段,剛好是2017年藍籌牛市的頂點。
買完之后沒多久,股市開始下跌,股民出現虧損。股民開始逐步贖回,最后一筆在2018年11月28日贖回。
最終造成了56.88萬元的虧損,然后股民將銀行告上法庭。
因為銀行未盡合理的風險告知義務,最后銀行被判全額賠償股民損失。
我看了一下該股民買的幾支產品的凈值,基本上,她割在了最低點。如果拿到2021年,全都翻倍了。
可惜,沒有如果。
其實那幾支基金都是好產品,只不過銀行把高風險產品賣給了低風險用戶,出現了風險承受能力錯配,這就是一個多輸的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