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存進銀行應該是不少國人會有的一個習慣,就不要說中老年人了,包括年輕人的儲蓄意識也很強。畢竟在特殊情況的影響下,許多人也意識到了只有手里留有一定積蓄,發生意外時才能更好地應對。當然存款這種事情還是比較私密的,除了自己以外一般是不會跟第二個人說這些事情的。
這也就造成了一種情況,那就是一旦存款人去世,這些存款銀行又會如何處理呢?會不會“歸”銀行所有呢?
其實對于銀行如何處理存款的問題,也要分為不同情況來看。一般情況下有3種處理方式,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親屬對這筆存款知情
如果親屬本身就得知有這筆存款,并且也知道取款密碼的話,直接從ATM機將存款取走,是最省事的一種辦法。畢竟ATM機取款規則就是這樣,無論取款人是不是本人只要銀行卡與密碼對應,錢就可以取走了。
親屬知情卻不知道密碼
這一情況相比上一種就有些復雜了,因為一旦存款人去世,家屬想要去銀行提取存款,必須要走流程才行。之前是必須要有公證書,家屬才能順利將錢取出。不過現在小額資金已經沒有這么麻煩了,只需要帶上相關證明,部分地區1萬元至5萬元以內,都可以直接從銀行提取。
如果超過這一額度的話,就和之前一樣必須要做好公證,帶上有效證件才能去銀行取錢。
家屬不知情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存款人過世,但是家屬并不知道有這筆存款,那么這筆錢就會一直“躺在”銀行了。當然并不是銀行想要據為己有,只是銀行并不會一個一個去查存款人是否離世。畢竟在銀行存款的人那么多,銀行是沒有那么多精力去“管”的。
不過有些時候銀行也是會清理無主存款的,比如出現大量人員死亡時,銀行會對死者存款進行“特別”對待。這種時候銀行會調查死者是否有存款,然后通知家屬前來進行支取、過戶。如果無人認領的話,這些無主存款就會“上交”國家。
還有最后一種情況,家屬可以主動查詢死者名下財產。只需要帶上戶口簿、存款人死亡證明等材料,就可以去銀行查詢了。不過也只能一家一家銀行去問,看看死者之前是否在銀行辦理過存款業務。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之前存款人在銀行存的是定期,那么到期后這筆錢也會自動轉存。該給的利息還是會給,如果過了很久家屬去取錢的,還能多拿點利息。
之所以銀行不會主動聯系家屬,其實原因很簡單。要知道銀行是有義務幫客戶保管信息的,即便是死者存款,同樣也是受到保護的。銀行不會主動過問這些信息,自然也就不會主動去聯系死者家屬了。對于存款人來說,為了避免之后取款造成不便,最好提前將密碼告知家屬,這樣也能省去不少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