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朋友們,現在你們打開各類手機銀行或互金平臺App,是否發現各式各樣的理財產品層出不窮,但它們都不再顯示“預期收益率”,讓人摸不著頭腦、無從下手了呢?
自2018年資管新規出臺后,理財產品將逐步告別“預期收益”時代,向“凈值化”升級換代。
那么,什么是凈值型理財產品呢?
所謂凈值型理財產品,是指產品發行時未明確預期收益率,產品收益以凈值的形式展示,產品發行時沒有明確的預期收益率,投資者根據產品的實際運作情況,享受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分為封閉式凈值型和開放式凈值型產品:封閉式凈值型產品是指產品期限固定,定期披露凈值,投資者只能在產品到期時贖回;開放式凈值型產品是指產品在存續期內定期開放,投資者可在開放期申購或贖回。
凈值型理財產品和傳統的預期
收益型理財產品有什么不同呢?
我們先來看個對比圖:
我們再拿大家愛喝的奶茶來舉個例子:投資預期收益型產品就像沖泡奶茶粉,每一杯的味道都有“出廠設置”,到期后按照預期收益率來兌付。而凈值型理財產品更像是一杯現點的奶茶,每一份資產都像小料一樣公開透明,盡管挑選自己喜歡的和適合自己的,混搭出的口味往往給人味蕾的驚喜。而產品運作得好,也能給你超額收益的驚喜!讓人忍不住“噸噸噸噸噸噸”。
凈值型理財產品是投資什么的呢?
凈值型理財產品投資的標的很多,幾乎包含所有類型的資產,主要是標準化資產,常見的包括現金、債券、商品、股票、期權期貨等投資標的,隨著市場的發展和政策的變化,產品可投資的范圍會越來越擴大。
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收益率
如何計算呢?
凈值型理財產品按照“金額申購、份額贖回”原則來計算收益:
申購、贖回公式如下所示:
申購份數=申購金額/對應確認日公布的單位凈值
贖回金額=贖回份數*對應確認日公布的單位凈值
舉個例子:
您在產品開放期申購,本金為200萬元并確認成功,確認時該產品的凈值為1.0613,那么持有理財份額為:200萬元/1.0613=1884481.29份。當這款產品在開放日的凈值漲到1.0732時,您想贖回,假設贖回費率為0,那么,贖回總金額為1884481.29份*1.0732=2022425.32萬元,贖回總金額減去本金200萬元,收益為22425.32元。
可以通過轉換收益率和傳統理財產品對比:
公式為:
產品收益率=(贖回日凈值-申購日凈值)/申購日凈值*365/實際持有天數*100%
舉個例子:
您在2021年8月19日申購(并在當日確認),當天的凈值是1.0031,在下一個開放日2021年11月19日贖回(并在當日確認),贖回確認日當天最新凈值為1.0205,持有期為92天,假設贖回費率為0,則年化收益率為:
(1.0205-1.0031)/1.0031*365/92=6.88%。
如何理解攤余成本法和
市值法這兩種估值方式?
☆【攤余成本法】
所謂攤余成本法,是指估值對象以買入成本列示,按照票面利率或商定利率并考慮其買入時的溢價與折價,在其剩余期限內平均攤銷,每日計提收益。簡單點來說就是將到期收益分攤到每一天。舉個栗子,假設某只產品以100元的凈價買了1年期利率2.7%的國債,該只產品會將這2.7%平攤到每一天,也就是2.7%/365,再乘以買入的金額就是這只債對應的每天收益,所以這筆投資收益每天都是固定的。
☆【市值法】
與攤余成本法不同,市值法同時考慮了投資債券的票面利率以及由于市值法波動帶來的估值損益。舉個栗子,某只市值法估值的產品同樣買入了1年期利率為2.7%的國債,在產品估值的時候,首先將票息收益2.7%計提到每日收益中,也就是2.7%/365,再乘以買入的金額,同時根據第三方估值加上或者減去債券買入價格和當日公允價格之間的差額。因為債券的市值是波動的,所以這筆投資每天的收益也不是固定的。
☆【兩種估值方式的差異】
也就是說,市值法估值與攤余成本法估值會導致每日收益是不同的。市值法估值的產品可能在某個時間段出現凈值回撤,但也能在債券牛市的時候出現凈值的加速上漲。一般來說,市值法估值的產品凈值的波動性相對較高。而攤余成本法相對市值法波動更小,更為穩定。
如何理解業績比較基準和
業績報酬計提基準?
☆【業績比較基準】
從字面上來看,預期收益率往往帶有剛性兌付的性質,而業績比較基準只具備參考價值,完全不具備剛性兌付的性質,也沒有任何實際收益承諾的作用,也就是說,產品實際收益率與業績比較基準可能存在較大偏差。在基金中,業績比較基準往往可以讓投資者了解資金投向,比如:債券型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往往是債券指數或者是存款利率。而股票型基金則會選擇各種股票指數。這就好比跑步比賽,我們會分為成年組和少兒組,不同組別的成績及格線是不一樣的。不同產品設置不同的業績基準,可以很好的幫助投資者來判斷并評價投資經理的投資水平。
☆【業績報酬計提基準】
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協會托管與運營專業委員會估值工作小組起草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業績報酬指引(征求意見稿)》第二條【定義】所述“業績報酬是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基于基金的業績表現,依據基金合同約定的計提比例、計提時點和計提頻率等相關條款的收取的費用。業績計提基準就是私募基金可預先設置業績報酬的計提基準,對超出計提基準的增值部分計提業績報酬”。打個比方,某只私募基金設定業績比較基準5%,對于超出部分收取10%的業績報酬。這樣一來,基金管理人就會更加努力的去提升他的投資業績。
隨著資管新規過渡期收官的日益臨近,理財產品將逐漸取消剛性兌付,“預期收益率”這一說法將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業績比較基準”以及“業績報酬計提基準”等概念。
未來的理財市場是凈值型產品的天下,各位朋友們要盡早做好功課,才能應對瞬息萬變的投資市場。
那么該如何挑選凈值型理財產品呢?
第一,嚴選投資機構
選擇投資管理能力佳的正規金融機構,才能給投資人最大的信心。
第二,嚴選投資產品
按照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流動性需求選擇相對應風險等級和期限的產品。
第三,關注凈值變化
理性對待市場變化和短期波動,重視長期投資價值和資產配置。
第四,了解過往歷史業績表現
關注產品歷史業績情況、投資策略及近期兌付收益狀況。
本文源自上海信托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