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定期存款是銀行吸儲的重要渠道,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用戶越來越多選擇線上購買存款產品,而影響線上存款產品購買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產品體驗,因為體驗好的產品能夠讓用戶更愿意使用產品,帶來信任感,而體驗不佳的產品用戶就可能因為操作困難而放棄。那目前市場上銀行的存款產品體驗到底怎樣呢,哪家銀行的存款產品體驗最好呢?
為了找出體驗最好的存款產品,金融研究院用戶體驗研究中心從產品頁面、操作體驗等方面對比測評了10個銀行的定期存款產品。
測評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招商銀行、南京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平安銀行、光大銀行及浦發銀行,主要對比測評這10家傳統大行的銀行存款頁面、流程及操作體驗。
測評維度:針對存入頁體驗、存入金額提示體驗、存入成功頁體驗、存款查看流程體驗、提前支取體驗共5個維度,運用專業原則從用戶體驗專業角度開展對比測評
測評終端:華為Mate30&iphone11
測評App版本:中國銀行6.12.3,工商銀行6.1.0.6.0,農業銀行6.3.0,招商銀行9.3.0,南京銀行6.0.9,建設銀行5.5.3.001,交通銀行5.5.0,平安銀行5.3.1、光大銀行 8.1.5、浦發銀行10.8.6
存入頁體驗對比
在存入頁,用戶希望能夠方便的選擇存款期限及到期資金安排,同時能夠看到到期收益、起息結息日。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銀行代表有招商銀行、交通銀行等,尤其是交通銀行,將用戶想知道的信息如存款金額、期限,到期日,到期收益及付款卡等都展示給用戶,同時還可以選擇存款期限和款到期后的資金安排,所有操作在一個頁面完成,減少了因頁面跳轉出錯的可能,體驗較好。

建設銀行及平安銀行的存入頁體驗就相對較差,每個期限的存款單獨作為一個產品,存入頁無法選擇期限、沒有存款到期后資金安排說明;但是建設銀行提示用戶增加多少金額可提升年化利率,引導用戶增加存款金額的設計很棒。

存入金額提示體驗對比
在存入頁操作中對于起存金額的提示很重要,及時的提示能夠避免用戶進行無效操作,這也是用戶體驗中一個重要的原則-預防用戶出錯。
在這塊做的最好的是平安銀行和交通銀行,對于起存金額和可用余額在用戶輸入金額時在輸入框下方都有即時且明顯的提示,避免用戶輸入錯誤金額點擊下一步甚至輸入密碼后才發現不對。

而其他銀行如招商銀行等的提示都比較滯后,用戶提交或輸入密碼后才提示用戶金額不對,導致用戶進行了無效的操作。

存入成功提示體驗對比
存入成功后的提示是非常重要的環節,要清晰明了告知用戶需要知道的內容和操作結果反饋。在這里用戶要看到存入操作結果,最終確認存入期限、年化利率,下一步會去查看存款持倉金額,確定成功存入金額才會放心。
交通銀行的提示體驗最好,清晰的展示了用戶需要的存款期限,利率、到期日及收益等,同時提供了去查看定期存款的鏈接,方便用戶確認存款已成功存入。而其它銀行如建設銀行、平安銀行存入成功頁只告知了存款金額,其他信息并未告知。

存款資產查看體驗對比
存款資產查看環節,建議遵循“與業內產品保持一致”的原則。用戶查看資產習慣從“我的”頁找到“總資產”,最后從總資產中找到“定期存款”查看。
這方面招商銀行的查看流程是:進入“我的”頁,查看總資產,分類資產找到定期存款,整體操作流程一共三個步驟,符合用戶習慣,比較順暢。
光大銀行是通過“我的”頁進入存款頁后,需要用戶選擇自己購買的是哪類銀行存款,這對于用戶來說比較困難,用戶只知道自己有存款,但是對于存款的分類并不是那么熟悉,導致用戶的使用體驗不佳,建議若分類可列出每類存款產品的金額,便于用戶識別自己購買的存款產品。


提前支取體驗對比
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會導致用戶利息的損失,這種操作需要給用戶明確的提示,告知用戶這個操作可能帶來的后果。
這方面建設銀行和平安銀行通過強提醒、明確告知用戶提前支取會按照活期利率計息,活期利率是多少,損失的定期利率收益是多少,避免用戶誤操作造成損失。

而南京銀行只提示可能有利息損失,未說明具體的利息損失,光大銀行的提示更加弱化,只在頁面通過文字進行說明,用戶很容易忽略,造成用戶誤操作,體驗不佳。
而工商銀行提前支取需要插入U盾,用戶確實不容易錯誤操作了,但是極大地復雜了用戶操作,沒有考慮用戶操作體驗的便捷性。

測評總結

綜合各銀行存款產品在存入頁體驗、存入金額提示體驗、存入成功頁體驗、存款查看流程體驗及提前支取體驗5個維度的得分情況,交通銀行得分最高為93分,其次是平安銀行的86分和招商銀行的85分。交通銀行尤其在存入操作體驗做的最好,清晰的展示用戶想要知道的信息并引導用戶完成存款操作,值得其他銀行學習。
作者簡介:蘇寧金融研究院用戶體驗研究中心,專注于金融產品的用戶體驗研究。從專業的角度、用戶的視角,對當前各銀行的產品體驗、功能體驗、服務體驗、產品運營創新等方面開展體驗測評,發現體驗優勢,關注創新趨勢,幫助用戶發現最有吸引力、體驗最佳的金融產品。
本文由“蘇寧金融研究院”原創,作者為蘇寧金融研究院用戶體驗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