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一件事。那么當一個人去世了,TA銀行賬戶里的存款該怎么取呢?
我們主要分三種情形進行分析。
第一種情形:繼承人既有存款介質(zhì),又知道密碼。
1、 若存款金額(定期/活期)合計在5萬元以下,繼承人可以帶上身份證,到銀行直接辦理代理支取(不要告訴銀行工作人員人不在了,因為這涉及法律上的財產(chǎn)繼承問題)。
2、 若存款金額合計在5萬元以上,或金額雖在5萬元以下但并未到期的定期存款,則需要帶上自己和已故人員的身份證辦理代理支取(一次性支取50萬元及以上金額需要和本人核實,所以即使帶上雙方身份證也不能辦理支取)。
當然,你也可以分多次提取大于5萬元的活期存款,或等定期到期或再提取,這樣也不需要已故人的身份證。
第二種情形:繼承人沒有存款介質(zhì)或不知道密碼。
1、 若存款金額合計小于1萬(這個金額為1-5萬元之間,每個銀行要求可不一樣,具體可向相關銀行咨詢),任一繼承人(法律規(guī)定的第一繼承人為父母、配偶、子女)可以攜帶身份證,憑死亡證明,關系證明,簽訂承諾書后直接辦理支取。
2、 若存款金額合計大于5萬,繼承人則需要提供身份證、死亡證明、公證書,在所有繼承者都在場的情況下辦理支取業(yè)務。
(公證書該怎么辦理,建議先打電話咨詢一下,避免來回折騰。)
第三種情形:無繼承人,或者繼承人不知道該遺產(chǎn)而未來領取。
在這種情況下已故人員的存款只有兩種結果:要么永遠躺在銀行的賬戶上,要么歸國家所有。
針對繼承人無法順利繼承的問題,建議在做資產(chǎn)規(guī)劃時將資產(chǎn)賬戶簡單列個清單,讓家人有所知曉(特別是保險之類的,涉及后續(xù)理賠問題)。一些理財類的資產(chǎn)不提前告知,繼承人可能根本不知道這些資產(chǎn)的存在。而繼承人最好第一時間攜帶相關資料(身份證、死亡證明、關系證明)到銀行查詢資產(chǎn)狀況,因存款人的銀行賬戶里可能并不僅僅只有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