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滾利、息生息,這是許多人(特別是老年人)熟悉并追求的生錢方式。許多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一種投資理財方式是利滾利、息生息的,也就是復利。
于是,許多人將銀行定期存款以“滾存”的方式去獲得“利滾利、息生息”的效果。他們將一筆長期限的定期存款分割成幾個期限,在定期存款第一次到期后,又將本息存為新的定期存款,如此循環(huán)反復,獲取復利。這種方法俗稱為本息滾動轉(zhuǎn)存法。
將本息滾動轉(zhuǎn)存的做法,在存款利率高的時候是劃算的。例如,在1993年7月,當時1年期、2年期、3年期的儲蓄定期存款利率分別是10.98%、11.70%、12.24%。如果將3年內(nèi)不動用的10萬元存款,先存上2年后,再連本帶息轉(zhuǎn)存1年。如此,客戶可以取得的利息收益是36949元。
存2年的利息=10萬元×11.70%×2年=23400元
2年之后的本金和利息=10萬元+2.34萬元=12.34萬元
12.34萬元再存一年的利息=12.34萬元×10.98%×1年=13549元
利息合計=23400元+13549元=36949元
如果直接存為3年,則10萬元的存款到期時的利息收入為36720元,比滾存方式少了29.32元利息,利息收入雖然多不了多少,但總還是劃算的。
10萬元×12.24%×3年=36720元
因此,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本息滾動轉(zhuǎn)存是一種使金融資產(chǎn)更快增值的好辦法。
但在目前低存款利率時代,本息滾動轉(zhuǎn)存的做法已經(jīng)過時了,不劃算了。利率水平越低,本息滾動轉(zhuǎn)存法產(chǎn)生的收益越低。如果還采用本息滾動轉(zhuǎn)存的理財方法,那么利息損失就大了。
我們來舉個例子,你有10萬元可以存3年定期,但不直接存3年,而是先存2年定期再存1年定期,那么這種存款方式比直接存3年會少了1876.25元的利息。不僅增加了麻煩,還少了利息,真是不劃算。
存2年的利息=10萬元×2.75%×2年=5500元
2年之后的本金和利息=10萬元+5500元=10.55萬元
10.55萬元再存一年的利息=10.55萬元×2.25%×1年=2373.75元
利息合計=5500元+2373.75元=7873.75元
10萬元直接存3年的利息=10萬元×3.25%×3年=9750元
因此,對于定期存款收益來說,2個1年絕不等于一個2年,3個1年絕不等于1個3年。我們在打理定期存款時,如果流動性允許(即不會提前支取),要盡可能存3年或是5年的定期存款。
如果一定想擁有一種投資是利滾利的,那么可以購買一定金額的基金,基金的收益是復利計算的。例如今天的凈值是1.50元,明天漲2%,那么凈值就是1.53元(1.50元×1.02%),后天上漲3%,凈值就漲到1.5759元(1.53元×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