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真的很重要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很多人意識到了投資理財的重要性。
很多人嘴里嚷嚷著要省錢、存錢、投資,轉頭就向消費主義低了頭
今天沐沐就結合自己的經驗,分享3條讓生活更美好的理財習慣,希望幫助大家更好地省錢,科學地花錢,實現錢生錢
1. 勒緊褲腰帶:省
轉眼已經到了2021年的7月份,網絡上流行的“內卷”和“躺平”處處透露著人們的絕望,一邊是消費力下降,一邊是市場飽和,產能過剩,錢途一片渺茫,該咋辦?
要想富,先“修路”
1)先存錢,再消費
不管怎樣,要開設這樣一個賬戶:每到發工資的時候,先將收入的10%強行存起來,購買貨幣基金,存到一定數額再用于高階理財,這是一只“會生蛋的金雞”,“蛋”指的是利息,可別貪圖一時之快,早早把雞脖子給抹了
我們的口號是:相信復利的力量,不工作也能靠利息生活下去!
例子:如果小A每月工資收入5000塊,每月付給金雞10%,也就是500塊,其實吧,5000塊和4500塊的生活水平是沒啥區別的。
2)停止借貸,杜絕超前消費
什么信用卡、花唄、借唄、白條等通通停掉,不要為了臉面買單,當錢包比臉還干凈的時候,求求你,就別再打腫臉充胖子了,好吧~
3)少逛街、逛淘寶、看時尚穿搭
如果我們蒙住眼睛,就看不到消費主義的洗腦,沒有看見,也就沒有購買的欲望了。
就算是逛淘寶,請不要直接下單,先加入購物車,一個星期后再決定要不要下單,沖動是魔鬼,我們還是要嘗試一下延遲滿足。
精打細算的節奏~
2. 蒼蠅再小也是肉:穩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趕上今年的牛市?有的人就憤憤不平了:唉,簡直不想說,我就是大家口中的那根韭菜
今年大環境不太樂觀,太多人都不知道去哪兒發財,盲目地橫沖直撞只會死得更慘,理財不如求穩來得安心,以下可供參考:
貨幣基金:風險很低、流動性很高,類似于利率高的活期存款,年化收益率在2%~3%之間
債券型基金:風險偏低、相對穩健,年化收益率在5%-10%左右
股票型基金:從長遠來看,收益率最高,但波動太大,有些人心臟受不了,年化收益率-50%——200%之間
建議在熊市中建倉,慢慢投入,耐心等待牛市光臨,不過80%的人等不到勝利那天就丟盔棄甲,看到隔壁老王數錢數到手抽筋,自己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都有~
溫馨提示:各位壯士,保住本金是重點,且行且珍惜。
好資產?壞資產?
3. 那些個我們覺察不到的“壞資產”
小A:問你個問題,我家有房子、車子、現金,3個中哪個是“好資產”呢?
小B:在我看來這3個都是好資產呀!
小A:你知道“好資產”的定義嗎?
小B搖搖頭:這,我沒想過這個問題,你有何高見?
小A:好資產能夠不斷往你口袋里放錢。
很多人只要聽到房價又漲了,開心得不得了,但他們不知道只要住在房子里一天,房價上漲就跟他們沒半毛錢關系,只有出租或高價賣掉才算“好資產”。
有的人經常開私家車去上班,別看他表面風光,實際這玩意兒是個不折不扣的長期消耗品。
帶不來半點收入,除非你租出去或者晚上回來開個滴滴啥的。
如果把現金拿去做保本理財,算得上是“好資產”了。
朋友們,趕緊盤點一下,你家哪些資產是好的?哪些資產是壞的?歡迎評論區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