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經濟社會進入一個新的階段,資管行業也將跨過“資管新規”過渡期的最后階段,開啟全面凈值化時代。在這樣的背景下,銀行理財業發展亦隨之進入全新的階段。
農銀理財黨委委員、副總裁楊新蘭7月17日在“2021第十五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年會暨資產管理高層論壇”上發言指出,銀行理財的未來已來。高質量發展必將成為理財公司“十四五”時期發展的主題。
她認為,當前階段,銀行理財業的發展面臨四大機遇。其一,人民幣資產吸引力大幅提升,在2021年全球千家銀行榜單上,我國上榜144家銀行;其二,政策環境優化,理財存量過渡期延長,標準化債券類資產認定、銷售新規以及估值核算指引加快落地;其三,房住不炒導向下的大財富管理市場供求潛力巨大,打破剛兌和價值崛起必將迎來真正的財富管理,引導居民財富向資管產品轉移;其四,銀行理財業凸顯普惠性、依托大行集團、聯結投融資客戶、履行社會責任、穿透管理及跨業跨市場的比較優勢,將促進理財業以新業態彰顯中國智慧。
與此同時,理財也面臨一系列新挑戰。從國內國際環境看,全球金融市場大類資產輪動加快,風險傳染加快,我國金融創新還不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從大資管監管來看,財富管理與資管規則體系的系統化、市場化建設正在完善,新業態新產品的包容審慎監管正在深化。從理財業看,正值二次創業,面臨“七大”挑戰:一是打破剛兌,投資者管理要求更嚴;二是產品凈值化,“三單”管理要求更高;三是資產標準化組合化,權益類投研短板急需補齊;四是數字化轉型,金融科技資管成為競爭的最大壁壘;五是交叉風險管理一體化,管理的工具方法亟待優化;六是合規管理體系化系統化,違法違規零容忍;七是機制市場化,人才競爭更加激烈。
“縱觀銀行理財的蛻變轉型,我切身體會是‘變’與‘新’,”楊新蘭表示,她同時介紹了農銀理財在六大方面的創業實踐。
一是以提高核心競爭力為目標,推進管理變革。農銀理財肩負新老產品雙重受托管理職責,知重負重,以深化內部改革為著力點,大力推進公司化、凈值化、專業化、市場化改革。其一,探索良好公司治理。其二,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其三,探索集團一體化管理。
二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推進財富管理升級。其一,做專凈值型產品體系。其二,做優“現管+純固收+固收增強+混合”類支柱產品。其三,做強“普惠性鄉村振興+ESG”等彰顯社會責任的特色品牌。
三是以資管能力建設為根本,推進投研一體化。其一,不斷優化“固收+”投資策略。其二,不斷優化權益市場投資目標策略。其三,不斷提升交易能力。
四是以科技賦能,推進科技資管價值創造。為筑牢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技術設施,自主研發新一代資產管理平臺(A+),全面啟動“估值+減值+稅務+核算+信披”的一體化凈值計量體系建設,此外,推進OCR識別、RPA技術等等。
五是以提升服務質效為核心,推進資產端供給創新。其一,創新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其二,著力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其三,積極落實國家重點產業投資。
六是以提升客戶體驗為抓手,推進品牌戰略與銷售模式創新。其一,品牌創設彰顯“以客戶為中心”。其二,有序推進“行內渠道+場景獲客+行外代銷+公司直銷”全渠道建設。其三,高度重視線上銷售投資者教育。
楊新蘭認為,應當抓住戰略機遇,勇于破解痛點難點,著力增強韌性、增強核心競爭力、增強金融服務供給能力,深入踐行“五大”新發展觀,全力構建理財業發展新格局。一是創新發展,著力解決理財領域新舊動能轉換問題;二是協調發展,著力解決理財結構不平衡問題;三是綠色發展,著力解決責任投資問題;四是開放發展,著力解決理財全球資產配置能力不足問題;五是共享發展,著力解決理財服務不充分問題。理財業高質量發展,還應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點”,要以客戶根本利益為中心,提升金融普惠性;統籌好發展與安全,服務經濟社會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發揮好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