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媽媽喜歡把現金存銀行。
最近她老收到客戶經理電話,提到銀行理財,有點心動。
畢竟,把大筆錢存銀行定期,利率不高、靈活性還差。
(圖片:某大行存款利率)
她就來問我有沒有靠譜的理財產品可以買。
為了讓媽媽買得心服口服,我認真做了一番功課,今天來和你們一起盤一盤。
*文中提及產品,并無利益相關,僅作為示例,不作推薦。
01
銀行理財 ≠ 銀行存款
銀行理財從年化收益率來看,大部分集中在3-5%。
“秒殺”定期存款,比頻頻破2的“寶寶類”產品(比如余額寶)也要高些。
我們接觸到的銀行理財產品,投資對象是以債券等固定收益類型為主。
比如,打開某個銀行理財產品的產品說明書,可以看到它的投向和占比:
(圖片來源:產品說明書截圖)
投資門檻上,以前銀行理財產品基本都是5萬元起,現在有不少銀行下調為1萬元起投。
而且,隨著銀行的“兒子”——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成立,越來越多1元起投的親民產品也加入了銀行理財隊伍中。
這樣的產品,名字后一般會有個理財子公司的標簽,你可以順藤摸瓜找到產品背后的是哪家銀行。
(圖片來源:中信銀行App)
提醒下,在銀行就能買到銀行理財產品,不等于它和存款一樣「保本」。
由于大部分銀行理財產品,背后買的是債券,它們的收益也會隨著債市波動。
它為你賺取收益的同時,也有虧損的風險。
比如下圖這個理財產品,去年跟著債市下跌,回調過一段時間,但過了3個月就漲回來了。
今年年初到現在,年化收益率也有3.40%。
(圖片來源:銀行APP截圖)
銀行理財產品不是百分百“保本”的,假設你恰好在它虧損的期間急需用錢,賣出了,就會虧損一些本金。
但總體來說,它還是拿得住的穩健產品,不用太擔心。
02
“常駐選手”vs“流動選手”
在挑選銀行理財產品方面,你可以留意一下它是“常駐選手”還是“流動選手”。
先說“常駐選手”——
比如每個銀行都會有幾個理財產品,一直在它的APP上可以買到,預期收益率在3%上下。
從首頁點開「金融」或者「理財」字樣的圖標,一般來說,會出現在相對顯眼的位置:
(圖片來源:截自銀行APP)
找到“最短持有1天”或者標明“T+0”的產品,用來放你的日常用的錢,靈活性比較高。
下面列舉了幾家銀行的常駐活期理財產品,供你參考。
還有一些產品投資期限比較長,一年以上贖回的,收益更高——
適合推薦給父母,或者手上閑置資金比較充裕的朋友:
(圖片來源:招商銀行APP)
而另一種,“流動選手”——
通常產品收益超過4%,看起來很誘人,你可能迫不及待地買入了。
可是過了1年想再投入,它又不在這家銀行,或者直接從市面上消失。
在選擇一款產品的同時,提前留意有沒有其他好的替代品,可以有效避免臨到頭再去換一個產品投資,亂了計劃。
平日里去銀行APP里刷一刷,常駐和流動產品搭配著買。
當然,不論是流動還是常駐產品,格外重要的,是考察產品本身質地——
近兩年,銀行理財的花頭也越來越多了,出現了一些投向權益類資產的產品。
這就需要我們去閱讀產品說明書,了解投資范圍,產品的風險等級等基礎信息。
所以,當個別理財經理要求你“把風險評測等級調高,不然很多產品買不了”——
遇到這樣的違規操作,請堅持原則,按照實際情況填寫,避免買到波動超過自己承受能力的產品。
03
最后,想再多說幾句。
買銀行理財,也要根據錢的用途和產品投資期限,仔細進行匹配:
1)時限上,多留意「申贖」條款。
比如下周就要交的3000元房租,可以放在銀行的T+0貨幣理財產品中,隨用隨取。
下個月信用卡要還的2000塊,就不能放在1年期的產品里,到用時拿不出來,或者虧損贖回。
一些投資期限比較長的,比如十四個月,到期想贖回可以定個鬧鐘,不然又會進入下一輪投資周期。
2)線下網點買產品時,提防個別銷售人員模糊產品性質的說明。
可以在中國理財網上輸入編碼,查到理財產品的真偽。
https://www.chinawealth.com.cn/zzlc/index.shtml
只要是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都會有一個產品登記編碼,這在「產品說明書」里可以找到。
(圖片來源:截自中國理財網)
如果查不到的話,這個產品就大概率有問題了。
好啦,今天關于銀行理財產品就科普到這里。